段習強
怒江州消防支隊,云南 怒江 673100
目前,農村火災起數和直接財產損失呈現出逐年增多的趨勢,占全部火災起數和直接財產損失的比重逐漸增大,形勢十分嚴峻,直接影響到社會穩定與和諧。2002年到2011年怒江州農村火災發生63起,受災209戶,亡5人,傷5人,直接財產損失8061169元。火災起數、死亡人數、受傷人數、直接財產損失分別占同期統計的60.6%、50%、55.6%、66.1%。
1)發生火燒連營的村寨,很多農戶房屋連在一起,大都沒有防火分隔措施,房前屋后大多堆集柴火、農作物桿,房屋多為木楞房,發生火災會迅速擴大蔓延,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2)農村家電設備增多,使用易引發火災的火塘做飯、燒水、取暖等頻率高。農村房屋使用了大量的可燃材料,大多農戶屋內擺放著在火災中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的農業生產材料,如塑料薄膜等,火災中產生的有毒氣體使被圍困者難以脫離險境;3)村寨中青壯年外出干農活或務工時,大多會把幼兒交于家中老人照看,發生火災時,幼兒和老年人自我保護能力差、逃生能力弱,發生火災時傷亡的可能性較大。
近年來由于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怒江農村人口增長較快,原來住戶分散的小村寨,變得越來越擁擠,越來越大,村民建房時受道路、水、電、土地的限制,往往就近建房,缺乏合理規劃,建筑材料往往使用木材等。隨著家用電器普及、城市淘汰或禁止使用的可燃、易燃裝修材料進行入尋常農戶,火災發生機率大幅增加,而農村公共消防基礎設施相當薄弱,村民消防安全意識相對滯后,防火滅火知識較缺乏。
部分村民缺乏火災防范常識,家用電器和其它用電設置布置不合理,電線隨意拉接;為了取用方便和不淋雨,房前屋后堆集大量柴火和農作物桿,火災隱患多,不會報警和撲救初期火災,缺少滅火器材,致使小火釀成大災。
1)農村房屋建筑材料主要考慮是取材方便,成本低廉,很少考慮防火安全;隨著經濟的發展,城鄉交流擴大,大量城市已經淘汰或禁止使用可燃、易燃、有毒建筑材料逐步進入農家,增大了火災載荷和危險性;2)隨著汽車、摩托車進入家庭,家庭儲存汽油、柴油留下了火災爆炸事故隱患。氣體打火機或充氣罐、摩絲、殺蟲劑等含有易燃易爆危險化學品放置不當,也可能引起火災。
1)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的普及,空調、電熱壺、電飯鍋、電熱水器、飲水機、電暖器等大功率家電產品的廣泛使用,使家庭用電負荷由過去的3A~5A陡增到10A~20A甚至更大。原有的設計用電功率較小,加上線路陳舊老化,容易造成電線過熱、絕緣層老化而短路起火。此外,亂拉亂接電線也會引發火災事故;2)在怒江農村,無論男女,均有大量人員吸煙,煙頭余火的處置十分隨意,煙頭表面溫度為200℃~300℃,中心溫度達到700℃~800℃,隨意丟棄的煙頭可點干草堆、衣物、被褥等而引發火災;3)使用明火照明時,明火與可燃物過近會引發火災;使用電器照明,燈頭接觸不良、電氣線路破損、燈具表面溫度過高烤燃周圍可燃物也會引發火災事故;4)小孩模仿大人吸煙,玩弄火柴、打火機及液化氣爐具,燃放煙花爆竹等也易引起火災;5)農村火塘和灶的周圍習慣堆積柴火或引火物,火塘的輻射熱或竄出的火焰、火星引燃附近可燃物,或在爐旁燒烤衣物、用易燃液體引火等易發生燃燒;6)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識和法制觀念淡薄。在農村特別是處于偏遠地帶的村寨,消防宣傳教育工作不到位和基礎教育不落實,群眾缺乏基本的防、滅火常識。在農村,疏于教育與管理,玩火致災事故遠多于城市;無視法紀,因泄私憤,醉酒放火事件也時有發生。
通過對怒江農村火災的原因進行分析,生活用火不慎、電氣原因占到了同期農村火災總數的83%。
各級政府開展村寨消防規劃,將移民搬遷、恢復重建納入新農村建設規劃,不斷改善農村居住的消防安全條件。落實“一村一隊”建設任務,把農村公共消防設施納入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結合農村開展的“水改、電改、灶改”等工程契機,增設必要的消防基礎設施,使消防基礎設施建設與村莊改造同步進行。各級政府、公安(邊防)派出所和教堂等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一方面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牢固樹立防范火災的意識;另一方面提高全民的火災防范和撲救技能,懂得如何去防止火災的發生和及時撲救初期火災,防患于未然。
村民住宅要盡量采用不燃、難燃材料建造和裝修。電線應嚴格穿管保護,電插座等不得直接安裝在可燃構件上,家用電器應與可燃物保持安全距離,不超負荷使用電器。各村委會、村民小組要大力宣傳,嚴格落實農作物桿不進村、進戶。戶與戶間保持適當安全距離,拆除戶與戶的簡易棚,留足消防安全間距。
1)電表、電線荷載應根據農戶使用的家電總功率確定,并留有荷載余量。導線與導線、導線與開關的連接要牢固,不亂拉亂接電氣線路,經常檢查電氣線路和家用電器是否完好無損,防止漏電、短路、超負荷等現象發生;2)吸煙后要將煙頭置于陶瓷、玻璃等不燃材料制作的煙灰缸內,不能躺在床上或沙發上吸煙、亂扔煙頭,更不能將燃著的香煙隨處亂放;3)用電燈具高度不應低于2米,下方不要堆放可燃,燈具所使用的鎮流器應用不燃材料作隔熱處理。采用明火照明時不要靠近可燃物,基座應采用不燃材料;4)加強對兒童的教育,使他們懂得玩火的危險性,把火柴、打火機等引火物放在不易拿到的地方。禁止小孩在無大人的監護下燃放煙花爆竹,家長外出時不要將兒童單獨留在家中;5)火塘和灶與可燃物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木質地板上設置火塘時應用磚等不燃材料鋪設隔熱墊,四周堆砌。砌筑爐灶、煙囪時要選擇合適的建筑材料,爐灶周圍不要堆放可燃物,嚴禁用汽油、煉油等易燃液體點火。人離家外出須熄滅火塘和灶中的火。
1)各級人民政府特別是鄉鎮一級要高度重視農村消防問題,各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的要定期召開消防宣傳教育和防火檢查,提高村民的消防安全意識,自覺遵守消防法律法規,做好農戶的火災預防工作;2)有關部門要在當地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齊抓共管、努力形成社會化大消防局面。各級公安消防監督機構及公安(邊防)派出所要認真履行消防監督管理職責,對村民委員會、村民小組履行消防職責情況進行監督檢查,督促鄉鎮、村委會、村民小組開展經常性檢查,制定防火公約,落實防火安全措施;3)加大開展農村消防安全宣傳力度,采取以消防宣傳陣地化、形式多樣化、活動常態化、及“三貼近”的要求,加大消防法規政策、消防知識及火災案例的宣傳力度,深化消防宣傳“五進”及“進教堂”活動。特別是要通過學校對中小學生進行消防知識教育,把中小學生消防安全教育活動延伸到農村學校,把消防常識、消防法律法規納入教育內容,使他們從小就接受消防安全教育,努力形成一名學生帶動一戶家庭模式,普及火災預防和撲救火災、逃生基本自救知識,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
[1]GB50445-2008,村莊整治技術規范.
[2]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年鑒.云南民族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