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青,郭景洋
鄭州大學信息管理系,河南 鄭州 450000
隨著網絡在各地區(qū)廣泛覆蓋和深入啟用,人們的生產生活與網絡越來越緊密,信息用戶也應運而生。據2012年第29次CNNIC報告稱:截止2011年12月底,中國網民規(guī)模達到5.13億。目前,信息服務機構也在開始尋求更加有效的方法來爭取進而維持一批固定用戶。為此,服務機構還要進行有效的信息整合,讓用戶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得到準確、可靠的數據。
信息用戶是指在科研、技術、生產、管理、文藝、教學及其他活動中需要和利用信息的個體和群體,可以是個人、群體,也可以是單位。它不僅包括了具有信息需求和信息接受行為的社會成員, 同時還包括了能夠參與社會信息交互過程的社會成員。信息用戶既是信息的使用者,也是信息的創(chuàng)造者。
根據關系管理理論,根據信息用戶訪問行為可以將信息用戶分為網上用戶、注冊用戶、正式用戶、核心用戶四類,其中,對注冊后與該機構建立某種費用上聯系的用戶定義為正式用戶,隨著用戶與服務機構之間信任度的增加,部分正式用戶逐漸成為核心用戶。這四類用戶有如關系:范圍: 網上用戶>注冊用戶>正式用戶>核心用戶
信息需求是人們?yōu)榻鉀Q各種問題而產生的對信息的必要感和不滿足感,它有以下幾個特點:
1)用戶的信息需求觀念日益更新: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人們對信息的需求表現的越來越迫切,同時,信息用戶一些新變化都導致了信息用戶對信息需求量的急速增加;
2)用戶需求的不平衡性:用戶需求的不平衡性主要由于財富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引起的。另外,信息用戶也正在向低學歷人群擴散;
3)用戶整體對信息的要求更加嚴格:目前隨著信息量的急劇增加,信息用戶對信息的質量——“精品”意識突出,信息特質性強,即信息應具體、準確、可靠、高效、完整、全面而不模糊;
4)用戶信息需求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表現為用戶信息需求主體多元化、用戶信息需求內容多元化和用戶信息需求方式多元化。例如新型即時通信、微博等互聯網應用迅速擴散,傳統(tǒng)的網絡應用下滑,顯示出快、變和多元化的明顯趨勢;
5)信息用戶的信息獲取途徑增多。目前信息用戶獲取信息的最主要途徑有兩種:利用搜索引擎和瀏覽網絡新聞。
本文根據不同類型的信息用戶的特征以及用戶信息需求的特點出發(fā),共有以下幾種信息整合策略。
1)以信息服務為中心,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不同服務機構、不同數據庫之間可以通過建立統(tǒng)一的數據平臺,解決數據的不一致性問題,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這樣可顯著增加信息來源量,避免信息重復,同時大大提高是信息利用率和檢索效率;
2)以知識管理為核心, 構建基于用戶的個性化信息整合服務平臺,針對不同用戶,提供不同的信息服務策略。如對于網上用戶提供一些基本化、大眾化的信息服務,不予提供涉及到付費使用的信息產品,對于正式用戶和核心用則應該提供個性化、專門化的服務等。另外,還可根據用戶需求的不平衡性及特點進行信息整合,如根據不同區(qū)域內信息整合,根據不同民族的個性化信息需求整合,不同年齡階段相應信息整合;
3)以用戶為本, 構建面向用戶的交互式服務平臺。由于用戶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多層次特點,應開展主動的、個性化、智能化的服務,真正實現以顧客為核心,為用戶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務;
4)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務知識體系。信息服務機構應注重自身的建設,即信息服務機構除了要用戶強大的數據資源之外,還需要建立健全的知識體系,并將現有知識體系與最新的信息不斷整合,隨時都能為用戶提供最新最全面的信息。
信息經過整合之后,還要進行一些相應的評價來驗證整合策略的可行性。
1)評價對象。評價是針對信息價值而言的,信息價值的大小與信息對于用戶的可利用程度直接相關。因此我們對信息進行科學評測時,應從主體和客體兩方面進行評價。因為信息價值的大小由信息的客觀效用決定,但受信息用戶的主管感受影響。從客體和主體兩方面出發(fā), 整個信息價值可以用以下函數表示: 信息價值=F(信息的客觀效用, 信息用戶的滿意度)。而對信息用戶價值的確定包括以下幾個流程:
識別信息用戶價值維度——確定具有戰(zhàn)略意義的價值維度——測定價值傳遞中的信息用戶滿意度——分析價值傳遞問題的成因——預測信息用戶價值的變化
通過以上五個步驟可以對信息用戶的價值進行判定,然后進行分析,爭取更多的用戶。
2)信息評價指標。對整合后的信息進行評價有兩方面的指標。
一是用戶角度:信息用戶滿意度;二是服務務機構角度:信息被使用頻率、更新頻率,信息分類的合理性、全面性、及時性以及服務態(tài)度等。
信息整合研究在我國起步比較晚,雖然很多信息服務機構都在努力為用戶提供更有效便捷的服務,但目前在網絡上仍然是信息混雜,在這種情況下,用戶是想找到對自己有用的信息需要的工作量是相當大的。與其他發(fā)到國家和信息利用率高的國家相比,針對不同用戶不同需求的信息整合研究已經迫在眉睫。
[1]高屹.用戶需求研究與圖書館信息咨詢服務的思考[J].圖書館論壇, 2005, 25(5):169-171.
[2]賴院根,周杰.網絡環(huán)境下的信息用戶分析體系研究,情報理論與實踐,2011(1):27-30.
[3]鐘葦思,劉景旭,李弘偉.基于信息效用和信息用戶滿意度的信息價值測度研究.情報雜志,2007(1):92-97.
[4]于北海.信息用戶價值的確定、分析與交付流程研究,農業(yè)圖書情報學刊,2009(3):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