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吳浪 王圣媛
陳飛菜籃子的環保情結
本刊記者/吳浪 王圣媛
我就是希望大家重新提起菜籃子,減少使用塑料袋,一起給國家實施的限塑令加把勁兒。
“我的履職之路,可以說是環保之路、民生之路,我每年在兩會上提交的建議基本上都與環保相關,比如引起媒體關注的《發行中國環保彩票》、《發展城市公共自行車項目》、《支持實施楠溪江流域綜合治理》、《賓館停止免費使用一次性用品》等建議。”全國人大代表、浙江永嘉縣綠色環保志愿者協會會長陳飛五年來堅持每年兩會都帶著籃子上會,送給參會代表和北京市民,呼吁大家少用塑料袋,成為大家熟知的“菜籃子代表”。
陳飛的環保行動始于對家鄉“母親河”——楠溪江環境問題的思考。每年7月~9月是江南的汛期,一降大雨,楠溪江的江水就會猛漲。2000年的夏天,一次回家時,陳飛被眼前看到的景象驚呆了:昔日清澈透明、哺育了世代永嘉人民的楠溪江在洪水退去后,赤裸的河岸上留下了遍地的塑料袋,風吹起,這些五顏六色的垃圾像惡魔一樣飛舞著,目所及處,觸目驚心。看著楠溪江遭受“白色污染”的創傷后,陳飛萌發了宣傳“重提菜籃子,拒絕白色污染”的念頭。
2007年6月陳飛發起成立了浙江省永嘉縣綠色環保志愿者協會,開展環保宣教活動。協會自成立以來,在主管部門環保局的領導下,積極組織實施各項環保宣傳和實踐活動,營造濃郁的環保宣傳氛圍,使越來越多的志愿者投身于環保隊伍,推動著全縣環境保護事業的健康發展。至今為止,協會吸收了綠色學校、綠色企業、綠色社區、綠色醫院、生態村以及社會從事環保事業的各民間團體,共有會員2000余人。開展了成功嘗試對楠溪江進行包江保潔試點、組織“迎綠色奧運,創文明縣城”系列環保活動、組織“迎綠色奧運,創文明縣城”系列環保活動、組織“迎綠色奧運,創文明縣城”系列環保活動。
“近年來國家和民眾對環保重視程序與日俱增,但資金投入,基礎設施建議還比較滯后。尤其是生活垃圾處置還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普遍的焚燒、填埋等方式較為落后。盡管2008年6月1日‘限塑令’已經正式實施,但從目前實踐看,超市好些,而農貿市場進展不大。”陳飛有些擔憂地說,“為了不讓垃圾圍城 ,有關部門要推動環境治理,而社會公眾對此也應提高關注。”
對于給代表和市民送菜籃子的行動,陳飛表示:“我就是希望大家重新提起菜籃子,減少使用塑料袋,一起給國家實施的限塑令加把勁兒。”陳飛還告訴大家,這種毛竹編制的籃子很耐用,是他籌款后以每個20多元的價格購買的,五年來已經累計送出七千多個。
近五年的履職過程中,陳飛感觸最深的是通過網絡認識了很多熱心網友,并對他的履職工作中提出很多中肯意見和建議。此外,他非常感謝各大媒體對他的熱心報道和宣傳,擴大了環保理念的宣傳和傳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