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睿,湯 元,汪金盾,呂 軍
(后勤工程學院,重慶 401311)
利用鹽穴儲存油氣是人類在油氣儲存上的一項重要創新,盡管歷史不長,但在世界不少國家,尤其是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得到了大量運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益。鹽穴就是鹽礦開采后留下的鹽礦洞,體積巨大,且密封良好。人們利用鹽穴圍巖具有低孔隙率、鹽性致密、非滲透性,在一定的壓力條件下重結晶的特性,儲存原油、燃油、乙烯、液化氣以及其它液態和氣態產品,還可以在人口稀少的地區利用鹽穴進行深層封存放射性核廢料。巖鹽礦物成份中鈉鹽含量高,易溶于水。鹽穴儲庫就是通過地下水或人工注水溶解礦物鹽,形成符合設計規范的能夠儲存固態、液態、氣態等物質的腔體。
鹽穴儲庫通常選擇在鹽層厚、分布穩定、無斷層影響、夾層較少的鹽丘或鹽層上,并且要具備足夠大的巖鹽體積,其厚度一般大于50米,含鹽品位一般在80以上,而且水不溶物殘渣含量要低,既能滿足建設單腔體鹽穴儲庫的要求,又要滿足建設鹽穴儲庫群的需要。我國地下巖鹽資源豐富,分布范圍廣。鹽礦埋藏于地下數十米至上千米處,礦體一般呈層狀、似層狀及透鏡狀,礦床平緩,品味一般比較高,礦石易溶于水。它的形式和規模因地質條件的不同而存在差異,多為圓柱形、球形和鈴鐺形。我國主要巖鹽礦分布在山東、河南、陜西、湖北、江蘇、安徽、四川、云南等地,在陜西省榆林探明的特大型巖鹽礦床,其潛在資源量超過了國內已發現的巖鹽儲量的總和,西北地區也有已經開發和未開發的大型鹽礦。這些地區基本上滿足了油氣儲備基地所要求的進出油氣方便、道路暢通、便于利用等原則,可為儲存和分配油氣資源提供便利條件,并且大部分地區鹽層分布穩定,鹽層厚度較大,利于建造鹽穴油氣儲庫。例如處于蘇南經濟發達地區的金壇鹽礦,鹽巖礦床平面形態呈腎狀分布,分布面積60多平方千米,鹽巖層埋深800米至1 200米,鹽巖層厚度67.85米至245米,氯化鈉儲量125.3億噸,礦石儲量162.4億噸。由于金壇鹽礦具備了鹽巖分布穩定、鹽層埋深適中、鹽層厚度大、內部夾層少、鹽層品位高、頂板為巨厚堅硬玄武巖層,封閉性好,后期構造也不易對礦體造成破壞等有利地質條件,加上有充足的造腔水源和優越的地理位置,因此,當時金壇鹽穴成為我國“西氣東輸”管道工程建設的主要儲氣庫的首選目標。
在國外利用鹽穴儲存油氣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世界上第一座鹽穴儲氣庫的建成使用距今已經超過90年,利用其儲存戰略石油儲備也有近50年的歷史。近幾年來,我國引進、消化和吸收國外技術和經驗,并結合我國實際不斷研究、探索和實踐,也已經完全掌握利用鹽穴儲存油氣的技術。總的來說,利用鹽穴儲存油氣我國還處于起步階段,我國第一個“西氣東輸”工程中的金壇鹽穴地下儲氣庫,已經有五處鹽穴分別注入了15萬至20萬立方米天然氣。中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廊坊分院歷時兩年完成的《國家石油儲備基地金壇地下鹽穴儲備庫可行性研究報告》,確定了在金壇利用12個已有溶腔,改建成250萬立方米戰略石油儲備庫的方案。此方案通過評估驗收,已作為國家第二期戰略石油儲備庫在金壇布點的重要依據。在鹽穴儲庫地質條件評價技術方面,我國主要進行了地球物理、巖鹽巖石力學、巖鹽物質組成、水不溶物等研究,為準確研究鹽穴儲庫地質、篩選庫址目標提供了科學而有效的技術手段。其次,在建造鹽穴油氣儲庫的工藝技術方面,國外建造鹽穴儲氣庫最普遍采用的是單井采鹵成穴的方法,在巖鹽層或鹽丘中鉆成相互獨立的溶腔,經注水溶解達到設計規模;我國主要采取注水正循環方式,通過中心管與中間管和中心管之間的環空注水循環采出鹵水,使鹽層部位溶蝕形成溶腔。有的設計單位和研究機構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展開了鹽穴油氣儲存機理、工程地質、水文地質等方面的研究,形成了實用的鹽穴儲庫設計、建造及儲存技術。在圍巖結構處理技術、圍巖裂縫處理技術、工藝自控優化、操作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優勢。
利用鹽穴儲存油氣具有建造成本及運行費用低的特點,據相關部門論證,在工程和水文地質條件良好的地方建設鹽穴儲庫,鹽穴儲存容積可達到幾十萬立方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鹽穴儲庫規模將更大。最初在德國儲氣鹽穴剛開始時的最大允許容積是3.5萬立方米,后來增加到5萬立方米,目前已增加到70萬立方米。儲罐的個數減少勢必降低建造成本,據估算,建造5萬立方米的鹽穴地下油庫的投資費用要比在地面建造儲存能力相當的儲油罐節省25%;建造儲氣罐的費用只相當于地面罐的5%。若是直接利用巖鹽開采所形成的鹽穴建庫,其投資費用更少。在法國和德國建造鹽穴油庫的造價一般為地面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在美國為五分之一,有的更低。在我國“西氣東輸”管線建設的關鍵配套工程,即我國首座鹽穴地下儲氣庫工程施工過程中,首次應用注氣排鹵造腔技術,單井注氣排鹵歷時約4個月,由于沖洗系統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已建設施,如取水系統、鹵水回收處理系統、注水變電站、站外管網等,節省建造成本約1 400萬元;排鹵部分的井口閥組,防爆泵、罐等設施均采用可拆卸和撬裝結構,節省建造成本350萬元。同時,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項目經濟規模,對項目的固定資產投資額實行差別稅率征收,但對鹽穴油氣庫建設項目暫不征收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鹽穴儲庫具有構造完整、密封性好、可縮性大、堅固耐用、不易損壞、實際運行壽命長等特點,正常情況下,一座鹽穴的使用壽命約為35年左右。且只有少量地上設備,因此運行維護費用低,與地面儲庫相比,一般可減少30%的維護費用。因此,利用鹽穴儲存油氣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
油氣是國家重要戰略性資源,油氣儲備已經成為穩定油氣供求關系的重要環節。利用鹽穴儲存油氣與現有油氣儲存方式相比安全可靠性更高,因此,被稱為“具有高度戰備安全的儲備庫”。由于油氣儲庫一般儲存著各種易揮發、流失、燃燒、爆炸,并有一定毒性的油氣,極易產生火災、爆炸等事故,使國家財產遭受損失,所以,油氣儲存對安全性的要求特別高。鹽穴地下儲庫將油氣儲存于地下,油氣散失量小,操作運行時基本無油氣排放,大大降低了發生火災和爆炸的危險;并且一個地下鹽穴的主要通道就是一口井,即使井口裝置遭到破壞,也不會造成儲存于地下的油氣大量損失。在現代戰爭中,油氣設施等經濟目標已成為重點打擊對象,也是恐怖分子襲擊的重點,地下巖鹽洞一般深度在200米以上,加拿大曾在薩斯喀徹溫省建造了用于儲存天然氣的鹽穴深度達l l28米,美國在密西西比建成了的鹽穴儲氣庫最深達2 042米。因此,抗轟炸能力非常強。據實驗,深6米而且有覆蓋物的油氣庫就能承受一般炸彈轟炸;深30米的地下油氣庫可以承受各種炸彈的直接命中。有資料表明,目前威力最大的導彈,其破壞力也僅限于地表以下30至40米的深度,這一深度不會影響鹽穴儲庫的安全性。所以,利用鹽穴儲存油氣,有利于保護油氣資源。
[1]夏喜林,劉燁.淺談我國地下油庫的建設[J].石油規劃設計,2004(7):26-27.
[2]黃耀琴,陳李江.地下鹽穴儲油庫庫址優選[J].油氣儲運,2011(2):117-120.
[3]管國興,李留榮.金壇市配合“西氣東輸”利用地下溶鹽穴建立儲氣庫[J].礦產保護與利用,2003(2):24.
[4]莊清泉.注氣排鹵技術在鹽穴造腔中的應用[J].油氣田地面工程,2010(12):65-66.
[5]丁國生.鹽穴地下儲氣庫建庫技術[J].天然氣工業,2003(3):10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