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娜 張 敏 馬月霞
(陽谷縣農業局農廣校 山東 陽谷 252300)
自參加全省2010 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新型農民創業培訓以來,陽谷縣農廣校支持“農業增效,農民致富”原則,以培養和造就一批農民企業家、新農村建設帶頭人為工作目標,按照“遠程服務、集中培訓、分散跟蹤、重點扶持”的工作思路,采取集中與分散,請進來與走出去的方式,科學開展農民創業培訓后期跟蹤服務, 廣泛為學員送信息、送技術,提高了他們創業的自信心和創業技能。
全縣共有150 人參加了全省2010 年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陽光工程農民創業培訓, 他們來自16 個鄉鎮,50 多個村莊,其中18-30 歲36 人,占總數的24%;30-45 歲91 人,占總數61%;45 歲以上23 人,占總數的15%,年齡結構合理;初中以下文化68 人,占45%;高中(中專)71 人,占51%;大專以上5 人,占4%,文化程度明顯偏低;培訓前從事種植業100 人,養殖業30 人,其他行業4 人,多數從事效益低的產業,年收入平均2 萬元,在全縣農民收入中處于低水平。
在參加市里舉辦的培訓和縣農廣校跟蹤服務后,他們出現顯著變化,創業信心增強,創業勁頭更足,創業人數不斷增加。 培訓后統計顯示:從事種植業的人數80 人減少了20 人;從事養殖業40 人,增加了10 人;從事加工服務及其他行業30 人,增加了10 人;行業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收入也由以前的2 萬元,提高到3 萬元。
學校領導對農民創業培訓跟蹤服務工作非常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究部署。 為了加強對這一工作的領導,成立了以校長呂蘭海為組長,副校長張良軍為副組長,培訓科成員和骨干教師為組員的學校農民創業培訓踴躍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建立目標責任制和任務考核機制,主要領導親自抓,每位小組成員都有具體分工和考核任務,每名跟蹤服務的教師負責不超過15 名學員的跟蹤服務的教師一年內開展跟蹤服務不少于6 次,其中實在指導不少于2 次,通過以上措施,確保每一項工作能落到實處。
1)電話回訪:1 月份以來,創業輔導教師先是通過電話回訪的形式, 了解學員培訓后的創業愿望以及開始創業的情況,并及時為學員提供了技術咨詢和信息以及有關創業的建議,幫助學員降低創業風險。 閆樓鎮國廟村的學員張東英,自培訓結束后,一直想干點事情:想利用自家的院子種植蘑菇,得知情況后,指導教師主動到她家中了解情況并進行實在察看,指導她本著投資小、產出高的原則,免費給張東英提供蘑菇的技術光盤、書籍資料。 高廟的密學生。 今年五十一歲了,由于股骨頭壞死落下了殘疾,走路不方便。 參加培訓時,專家老師向他提供了焊劑的冶煉方法, 他回家后實驗成功了,但是苦于找不到銷路。 輔導老師知道情況后,四處幫他聯系廠家,并在網上公布了供貨信息。 現在,他的產品已遠銷福建、山西、河北、河南等地。
2)實地指導:創業輔導教師除電話回訪外,還根據學員的情況,及時到學員家中走訪、進行實地查看,幫助學員解決創業中出現的困難和問題。 4 月份,高玉靜想開個小餐館,需要在租用的房屋旁邊蓋個廚房,但由于政策原因,鄉城管不允許蓋,為此,高玉靜感覺到了創業的艱難,情緒不佳,農廣校得知此事情后,出面到鄉政府為其協調,最終同意她在不違背政策的前提下,搭建了臨時廚房,在農廣校創業指導教師的幫助下,高玉靜創辦的“農家院”于5 月12 日正式開業,農業局分管領導、農廣校領導前去進行了祝賀,并為她送去了祝福、關懷與鼓勵。 國廟村的潘玉杰是有名的“獺兔女狀元”。 隨著訂單越來越多,她的兔子供不應求,急需擴大規模,這就需要征地建廠房。 而國家對土地的征用控制的也很嚴,她不知往縣里跑了多少趟最后也沒有結果。 跟蹤服務老師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和她聯系,幫她跑單位,跑手續,農廣校領導親自出面協調關系,終于幫她把地拿到手了。
我校按照省校文件要求組建了由參與創業培訓班教學管理的骨干教師為成員的技術服務團隊,多次深入到參加培訓學員所在地, 根據學員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給予幫助和指導。 培訓學員阿城鎮養雞大戶徐明亮,經過多年的拼搏,產業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經濟效益不錯,但由于缺乏技術指導,養殖方法粗放,導致病害多發,因而思想上有顧慮,無法擴大養殖規模。 針對這種現狀,我校為其聯系了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柴同杰教授,柴教授二元體淺顯易懂的語言講解了許多有關家禽養殖和病害防治方面的知識,并建議養殖方法要從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病害防治要以預防為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徐明亮感到受益匪淺,表示要擴大養殖規模,進行標準化升級改造,并對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陽谷縣農廣校為更好地開展創業培訓踴躍服務工作,要求創業輔導教師為每個學員建立創業培訓情況檔案,認真填寫《全省新型農民創業培訓教師跟蹤服務手冊》,將電話回訪情況、實地指導情況以及學員的創業發展情況、經營狀態、經營業績及其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等情況及時登記。 積極給他們想辦法,找路子,認真幫助學員解決創業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經過近幾個月的跟蹤服務了解到:陽谷縣創業班的大多數學員創業的積極性普遍增強,創業熱情高漲,絕大多數參訓學員已經或正在進行創業。 陽谷縣農廣校通過積極開展創業培訓跟蹤服務工作,為學員提供了多方面的技術咨詢和信息服務,降低了經營風險,增強了學員的創業意識,提高了學員創業能力和競爭能力,實現了以培訓促創業、以創業興產業、以產業促增收的良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