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 芬(韶關市粵北技工學校 廣東 韶關 512031)
目前,實用型技術人才有著較為廣闊的市場需求,如何抓好教學的針對性和創新性,提升辦學質量和水平,是擺在職業技術學校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隨著電子技術的迅猛發展,PLC即可編程控制器在社會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PLC技能人才的結構性需求矛盾日益增大。為培養實用型技術人才,在職業技術學校開展PLC實習教學,是推動電類教學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促進職業技術學校自身發展的必然選擇。經過多年的教學和實踐,我對此方面體會如下:
由于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底子較薄,在學習過程中容易產生抵觸情緒,導致PLC理論知識貧乏,甚至造成學校高投入低產出,得不償失。因此,在PLC的實習教學過程中,指導教師一定要正確處理教與學的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盡量科學、合理安排好教學內容的順序,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結合教學內容,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現實中去,意識到PLC的重要性,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當學生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就會產生強烈的動力,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目前,在《PLC原理及應用》課程實踐教學上,被廣泛認可和采用的方法是“簡單驗證式”或“機械重復式”的實訓,學生在實訓時也只是“依葫蘆畫瓢”的進行程序輸入、線路連接。我認為,這種教學方法是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和創新能力的。對于PLC實習教學,教師要努力給學生創造思考的條件,讓學生動手,動腦,動口,使他們深刻地理解,掌握知識并有效地利用。這樣,才能可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從本質上學好這門課程。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眾所周知,學習興趣是啟動大腦思維的動力。要實現這種轉化,教師在教學中要結合教材特點,廣泛使用的FXTRN軟件來學習PLC編程。在一種人造的情境或環境里學習所學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在分析過程中,學生可以自已提出問題,并自已找出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手段,從而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而所選的每個課題以貼近生活的實例為重點,比如設計一些控制車流的互鎖程序、控制一個指定時間間隔變化的交通燈及當檢測到一個物體時,自動門的打開或關閉等較為貼近生活的課題。以現廣為應用的“交通燈的時間控制”課題為例。課題大意:控制交通燈紅信號燈先亮10s后熄滅,然后黃信號燈亮5s后熄滅,綠信號燈亮10s后熄滅,重復動作。學生對該課題既感興趣又感覺到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教師應預先想好難點和重點,做好引導工作。教師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解決難點:首先,講解時間定時器的用法,然后分析交通信號燈的控制時序圖,設計一個開關控制紅,黃,綠信號燈變化閃爍的程序,通過這個練習,學生可以知道在編寫程序時,要了解每個燈的信號變化狀態,避免重復輸出。其次,介紹內部繼電器的功能和用法,并利用自鎖程序完成對每個燈閉合狀態的鎖存。最后,教師要讓學生進行PLC程序寫入啟動仿真演示。經此引導,本課題的設計思路就非常清晰,難點也被一一分解。
近年來,PLC以其功能強大,可靠性高,編程簡單,安全性好,以及抗干擾能力強等突出的優越性,迅速晉級并成為當代工業自動化的支柱設備之一。然而PLC這類技能型人才呈現出供不應求的局面。與這一趨勢不相適應的是:PLC技能人才的培養教育方式仍然沿襲過去輕技能,重理論的傳統教學模式。因此,我認為職業技術學校要加強PLC實習教學,必須以培養學生實操能力為重點。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實踐訓練基地,長期安排學生頂崗實訓,進一步強化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在生產中逐步實現學生向生產者的轉變,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分析和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既進行了技能訓練,又可以開展課題研究,承擔社會工程項目和生產任務,為學生按行業要求設計訓練項目,使學生可消化已學過的理論知識,加深對相關理論知識的理解,還能鍛煉動手能力,并在此基礎上培養創新能力。如電梯的PLC控制、首先教師把電梯的控制分成5部分:(1)程序的啟動與停止。(2)程序運行過程。(3)電梯在上升或下降到呼叫樓屋時的延時程序。(4)電梯門程序控制。(5)報警系統程序控制。然后再把學生分成5個小組,并明確各小組在實訓中的任務和目標。通過這些程序的組合完成一套電梯的控制系統。讓學生在完成“任務”中掌握知識、技能與方法。從而促進良好的人際合作關系,使不出校門或者在未畢業的學生就能初步掌握這些現代化技術和能力。
時代在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實習教學不應該總停留在傳統的實習模式上。只要我們抓好專業教學的基礎訓練,抓住科技發展帶來的契機,加強實踐性教學。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創新能力得到了培養和發展,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更加提高了學生素質從而降低辦學成本,提高辦學效率,全面增強學校在市場經濟下的綜合競爭力!為社會培養更多有技術能力的人才。
[1]王國海,沈蓬,主編.可編程控制器及其應用[M].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高安邦,智淑亞,徐建俊,主編.新編機床邊電氣與PLC控制技術[M].機械工業出版社.
[3]梁耀光,余文烋,主編.現代電工新技術教程[J].廣東省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
[4]廣東省電工新技術教程編審,組編.電工新技術教程實訓指導[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