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巖
(平原縣第一人民醫院 山東 平原 253100)
醫院文化建設應該營造和倡導積極健康的文化環境和價值觀念,使之成為醫院職工認同并自覺遵守和奉行的基本信念和行為準則。醫院要真正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同時提高的目標,使醫院在激烈的醫療市場競爭中永遠立于不敗之地,就要不斷重視和加強醫院文化建設。尤其在現代,醫院文化已成為一個醫院發展的核心。
醫療行業是終身學習的行業,醫療市場的競爭更是迫使醫務人員不斷學習新理論、新技術。高度重視學習工作,著力在全院營造熱愛學習、善于學習的濃厚氛圍,激發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創建學習型黨組織為載體,學習黨的優秀理論成果;制作學習簡報、開辟讀書專欄等;各科室把理論學習作為日常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每月進行兩次集中學習,以深刻領會、指導工作。醫院本著“以人為本,科技興院”的方針,積極引進各種高水平的技術人才的同時,注重對廣大醫護人員進行不斷的教育培訓。每年選拔一定數量的醫護人員到上級醫院進修學習,積極邀請各醫療領域專家來院開展專題講座,與醫學院成立了在職研究生培訓基地,提高了醫院人才培養的層次和水平。
隨著醫療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和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豐富,人們對醫院的服務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到醫院就醫的患者希望得到更多的人性關懷。為了把“以病人為中心”落實到實處,責任護士全程為病人提供人性化的基礎護理和生活護理服務,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來提高醫護人員的服務標準。如:每月進行一次患者滿意度調查、護患溝通能力比賽、“假如我是一名病人”換位思考大討論、對患者進行全程電話回訪、為行動不便的病人洗頭等服務。醫院領導班子成員堅持每周星期六行政查房制度,深入病房,及時聽取患者對醫院和醫護人員的意見,及時查看問題解決問題,不斷改進醫護人員的服務質量,使規范服務落實到醫療衛生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一步拉近了醫患雙方的距離,使患者在醫院切實感受到家的溫暖。
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做到年有目標、月有計劃、周有落實,形成積極、健康、汲取的氛圍,提高全院職工的思想素質和主人翁意識。為體現黨員的先進性,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以黨員示范崗創建為載體,以黨員星級化評比為杠桿,通過黨員評星定級,有效地激發了廣大黨員的奉獻意識。講黨性、講奉獻、比成績、比貢獻“兩講兩比”蔚然成風;積極聯系群眾,在技術上幫帶,在思想上共勉,在生活上互助,形成了良好工作氛圍。制定一整套績效考核機制,不斷完善績效管理,在保障公平的基礎上向技術含量高、風險責任大的科室和崗位傾斜;對外出培訓人員業務開展及對科室其他人員的幫帶情況進行動態考評,使之能實實在在地應用臨床醫療服務之中,帶動科室整體服務水平的提升。
醫院通過積極邀請上級黨政機關講師來院開展專題授課,增強職工廉潔行醫的自覺性和抵御不正之風的免疫力;通過行風整治專項活動,簽訂《廉潔行醫責任書》,使廉潔行醫活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循序漸進;通過公開廉潔行醫服務承諾,召開社會監督員座談會,全面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形成廉潔行醫的強大監管合力;通過組織推薦、公開競聘、民主評議等程序,公開選拔出一批作風扎實、經驗豐富、素質綜合的年輕力量充實領導班子和中層管理隊伍;大型設備、重點工程建設在政府集中招標、采購的基礎上,又成立了醫院招標采購領導小組,將常用醫療器械、醫用耗材、藥品采購進行分類集中招標、公開競價,進一步降低采購價格和服務成本;加強新農合、醫保資金監管,確保了新農合、醫保專項資金安全使用,方便群眾就醫。
為使廣大職工以更加昂揚的精神面貌投入到工作中,醫院非常注重與職工建立健康向上的工作熱情。在工作中,以身作則,做到公平、公正、公開,使廣大職工從心理上對管理者產生信任、擁護、尊重的感情;在生活中給予職工無微不至的關心,為員工獻出一份愛心,幫助解決生活中的實際情況,了解員工的心理動態,激發廣大員工的創業熱情。利用“五一”、“十一”“五·一二”等節日集中組織大規模的文體比賽,積極推動各類文體活動成為職工業余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如組織籃球對抗賽、廣場舞表演、京韻大鼓等活動。醫院院報、網站、簡訊已成為宣傳醫院、對外展示的平臺和窗口,也成為普及醫療知識、引導健康生活的重要載體。醫院文化已成為匯集民智,集中民力,全力服務患者的助推器和原動力。
[1]劉惠敏.新醫改背景下我國公立醫院文化建設的思考[J].醫學與社會,2011(02).
[2]趙險鋒.現代醫院文化建設與發展[J].現代醫院管理,2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