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慧英
首先,感謝 《水上消防》雜志一直以來對我的關心,特別是信心的培養。今天的發言只能說是自己的一點體會,一點對自已來說比較有用的做法。
回顧幾年來撰寫公安消防宣傳報道的歷程,不能用難和易來形容,也不能完全用苦與樂來概括。只能說從好奇到愛好,從嘗試到興奮,從膽怯到自信,一路走來,關鍵在于堅持,關鍵在于身邊同志的精神感染,自然而然養成了自主意識,養成了習慣。可以說,現在已從最早的見報后的喜悅轉變為寫作過程中的一種享受。
說實話,我沒有實實在在地學過寫作,在第一篇稿件發表之前還沒弄懂什么是宣傳報道的內涵。雖然在上學期間的作文曾經被當過范文,但與公安消防宣傳報道,特別是新聞宣傳報道相比,可以說大相徑庭。促使自己提筆試水最早的原因是所在的部門有太多太多的讓人感動的素材,包括人和事跡以及一種平凡的精神。回憶起來,助推力量還有來自當時身邊領導的鼓勵,一鼓勵一激勵,自己竟然就不知道了天高地厚,就試著寫了,寫寫見報了,興趣也就慢慢有了,見報率也越來越高了。現在回顧一下,其實并不全是自己的水平高,也沒有寫作技巧 (想想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時間內就學會或找到寫作技巧),重要的是有領導和同志們的幫助、有工作實踐素材可以挖掘,還包括機遇,但最重要的還是在于勤動筆,并堅持抓住最基本的寫作要求,就是客觀、實事求是。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談談自己撰寫公安消防宣傳報道的做法,不一定適合大家,權當借個平臺讓我再展現一篇拙文,不妥之處請大家包涵。
沒有興趣就不可能堅持。因此一開始要強迫自己喜歡,到真的喜歡了就養成了習慣,當成了愛好,就能夠堅持了。這里面我談幾點:
一是要想寫、敢于寫。不要有寫不好和寫了也發表不了的心理,要多給自己一點鼓勵。
二是要學會欣賞和肯定。這包括學會欣賞和肯定自己、學會欣賞和肯定別人兩個方面。一方面對自己發表的每篇稿件包括寫了沒有發表的都要學會欣賞,這對培養自己的寫作興趣很有益處。我建了一個電子包,將撰寫的每篇稿件包括圖片按照時間年度都存在里面;建了一個冊子,將發表的稿件按照先后次序張貼起來,經常翻翻、看看,不僅有意思,有成就感,還能再打開寫作的思路。另一方面要學會欣賞和肯定別人的閃光點及敬業精神。因為欣賞你就會注意,你就會挖掘,從而促使你想辦法去宣揚。
三是要注意加強學習。多看報、多看書、多看網絡文章,對提高自己的寫作思維有很大幫助。
一是養成勤問的習慣。要養成多問的習慣,對任何一件事情,我都要問清事情的出處、進展、結果,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等。這對寫好一篇比較清晰的宣傳稿件幫助極大。
二是養成勤記的習慣。都說再好的記憶都抵不過一支爛筆頭,因此一定要養成勤記的良好習慣,無論過去多長時間,只要翻翻本子就行了。現在電腦很普及,我也習慣什么都記下來建個包,查找起來比本子還方便。
三是養成積累資料的習慣。現在在電腦上存儲一個資料或圖片十分方便,只要養成歸類保存的習慣,就像是自己需要的一個字典或圖片庫,對寫作是很有幫助的,特別是照片,當文章需要配圖時,隨時就能找到合適的。
四是培養觀察的能力。要學會觀察身邊的同志以及他們所做的工作,要學會觀察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任何細小事件,說不定什么時候就能派上用場。記得發表在 《中國水運報》的“節約從一點一滴做起”一文,在 《水上消防》上發表的 “定格”,在長江航運公安局網絡上廣為宣傳的以人物為主線的 “長江上的老 ‘哨兵’”等,都是得益于日常的注意觀察所積累的素材。因此說培養觀察能力也很重要。
五是培養融入感情的寫作方法。就是要用心、用情、用愛去寫文章,哪怕是一個 “豆腐塊”。現代社會是個網絡時代,情感逐漸在消退,而人們心理又十分渴望這種原始的情感。如果你帶著真心、真情、真愛去寫一篇文章,往往收到的效果會出人意料。前面提及的 “定格”一文,當時我動筆時,腦子里映出的全是身邊同志那些可愛可敬的形象和事跡,說真的是帶著情感一氣呵成的。
六是要體驗生活。雖然自己是一名女同志,而且年齡也不輕了,但在我們支隊機關還算比較年輕的,因為所有大的工作、特別是消防專項行動,自己總是每次都參加,和男同志一樣爬高攀梯,上船舶、碼頭,到企業單位,體驗消防監管工作的嚴謹和艱辛,這樣寫文章表現的都是真情實感,特別是照片,全是自己現場實拍,事實證明,這些照片很管用,不僅可以拿來發表,而且在制作匯報的PPT時很實用。
學而不知倦是學習的最高境界,寫而不知乏就是寫作已成了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目前自己的寫作水平,充其量也還屬于初級水平,剛才所談的只是自己近幾年來在寫作當中的一點做法和體會。但這幾年的寫作確實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充實和精彩,當我在宣揚別人的同時也展示了自我。在分局,我已經連續七年被評為優秀通訊員,也是唯一的一個,寫作已成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我會繼續當成一種愛好去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