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倪晨敬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長江三峽庫區滾裝船運輸日趨繁忙,繁榮背后有著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滾裝船舶火災事故居高不下。特別是2011年7月21日 “長舟6號”重大火災事故,雖未造成人員傷亡,但造成較大財產損失,潛藏重大群死群傷隱患,給長江水上消防安全特別是滾裝船舶消防安全敲響了警鐘。事故發生后,交通運輸部徐祖遠副部長批示: “長舟6輪火災事故教訓深刻,要從源頭上把火災隱患消除。”長江航務管理局唐冠軍局長要求 “落實部長批示精神,拿出實招,管住源頭”。對滾裝船舶消防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結合事故分析,對長江三峽庫區汽車滾裝船舶消防安全提出幾點思考和建議。
案例一:2009年7月1日10時許,一輛開往重慶載有13 t偶氮二異丁腈的貨車,以裝載食品添加劑的名義辦理相關手續后駛上滾裝船。11時許,當滾裝船行至水田角水域時,該車車廂突然冒煙。經緊急搶救,冒煙車輛火情被控制,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案例二:2010年7月30日早晨,一艘停靠在三峽水庫湖北秭歸縣茅坪碼頭的翻壩滾裝船突發大火,當地公安、消防、武警、海事等部門的救援力量經過近兩個小時的撲救成功撲滅大火。事發時該船未裝車輛,未造成人員傷亡。
案例三:2011年7月21日下午,湖北長舟滾裝運輸有限公司所屬滾裝船 “長舟6號”由宜昌茅坪至重慶郭家沱,上行至重慶長壽水域時,船中部一輛貨車自燃起火,船舶采取自救措施未能控制火勢,于是緊急沖灘抵岸,司乘人員全部安全撤離。經公安消防和海事人員的全力撲救撲滅明火,初步確認20余輛貨車不同程度受損,其中10輛貨車損失嚴重。


1.案例一是因為滾裝港埠公司日常監督管理不到位,安檢不仔細,未能發現并杜絕載運危險品車輛上船,最終因車輛所載危險品貨物自燃引發船舶火災事故。
2.案例二是因為船舶自身存在安全隱患。部分滾裝船舶經多次改建而成,設備老化,其電氣設備已在水氣、油霧、鹽霧中工作了10年以上,電氣絕緣老化嚴重,在高溫潮濕環境下引發了船舶火災事故。
3.案例三是因為乘客安全意識淡薄,載車甲板上部司乘人員起居場所煙頭處置不當,掉落至橋樓前下方的貨車車箱頂部引燃棚布等可燃物質造成火災事故。
1.滾裝船在駕駛室下方艙室內只配置了車輛處所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沒有配置水炮、泡沫滅火系統等大功率的滅火設施,給滅火救援帶來了難度。
2.船舶消防結構不合理。沒有設置防火防煙區,未建立專門的吸煙室,車輛區、機艙與船員乘客居住區的分隔甲板上未鋪設防火敷料。整個主甲板作為一個貨艙,車輛停放密集,車輛之間只有60 cm左右的間距 (僅容一人通過),不能滿足防火間距和疏散要求,一旦發生火災,必定造成 “火燒連營”。
3.消防力量十分薄弱,且分布不均勻。涪陵、萬州兩大港口還沒有專業的水上消防隊。滾裝船舶發生火災可能會在航行中,一旦發生火災,消防部門不能迅速到達事故現場,難以滿足對滾裝船等大型船舶火災救援能力的需要。
1.多頭管理,體制不順。對三峽庫區滾裝船舶進行管理的部門繁多,消防監督方面有船檢、海事、港航、地方公安消防機構等部門。由于法規滯后、職責不明造成職能交叉,多頭監管,沒有形成合力,監管責任制難落實,漏管失控的情況突出。
2.滾裝港埠公司管理不嚴。為了追求經濟利益,放任超載、超高、超重車輛上船。大型安檢設備有時候形同虛設,在明察暗訪中發現,有時候部分車輛甚至不過安檢門直接上船,安全隱患特別突出。
3.水上從業人員和旅客 (包括司乘人員)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違反有關消防安全規定,擅自違章使用電器、亂扔煙頭等行為時有發生。同時,消防自救能力差,許多船員、旅客不知道起火后自己該干什么,甚至缺乏起碼的滅火常識。
通過分析典型案例,筆者認為,做好滾裝船舶消防事故預防與控制必須抓好三個方面:一是職能部門落實責任,加強日常監督管理;二是船舶增添消防設施,強化自身消防能力;三是加強對船員及旅客的安全宣傳教育,消防應急演練。三個層面形成合力,才能防患于未然。
(一)理順體制,實施歸口管理。對滾裝船舶實施由海事部門統一管理,其它消防、公安等部門歸口管理,加強日常監督檢查。
(二)落實責任,制定預案,加強培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落實各級人員消防安全責任;制定火災事故處置預案并開展模擬滅火演練;全方位開展消防知識培訓。
(三)增強船舶自身抗火性能設計。滾裝船設計建造時,結合滿足抗沉性和抗傾覆性要求,劃分防火防煙區,設置消防通道和防火間距,安裝自動滅火設施,并在車輛區、機艙與船員乘客居住區的分隔甲板上鋪設防火敷料。
(四)加強車輛消防設施及危險品檢查。港口要利用現代化儀器,結合開箱檢測等措施對上船車輛進行嚴格的安全檢查,嚴禁裝載有易燃、易爆、毒害等危險物品和自身存在隱患的車輛上船。出航前,船方要對所有消防設施進行檢查和檢測,尤其要對車輛處所的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進行噴水試驗,保證能夠有效滅火。杜絕超重車輛、禁運物品上船。
(五)加強車輛移位防碰措施。加裝縱向隔壁或立柱,避免車輛發生位移。車輛駛進汽車艙按配載擺正車位后,要采取有效措施固定好車輛,防止因船舶遇到風浪搖擺時車輛發生位移;對車載貨物也要進行有效固定,防止因重心過高船舶搖晃時車輛發生側翻,損壞油箱,導致燃油滲漏,引發火災。
(六)加強消防設施配備。按照有關規范、標準配齊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消防水炮系統及滅火器等消防設施設備。定期開展檢查,保證消防設施設備運行正常,各類滅火器數量充足有效。

建立預警系統,防止和矯正船舶火災誘發因素的發生和發展,保證船舶處于安全狀態。通過收集與分析各種安全預警信息,對可能引發 (誘發)船舶火災事故的各種風險因素進行評估分析,做出相應判斷,確定預警等級,發布預警信號,警示航運單位、船舶和船員采取防范措施,消除事故隱患,有效防御事故發生,同時提示有關單位做好險情或事故發生時的應急救援準備,以減輕船舶火災事故的危害。
加快三峽庫區消防救助體系建設,制定完善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按規定配齊各種消防裝備,增加布建具有現代化消防裝備的公安消防站,縮小救助保護半徑,建立區域性的反應靈活、快速清晰的火警受理和火場通訊網絡,建立一個嚴密而完整的滅火救援體系。
三峽庫區汽車滾裝船運輸公司和滾裝港埠公司是安全生產主體,公司法人是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各滾裝船運輸公司要建立健全各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規程、操作須知,夯實 “安全自查、隱患自改、責任自負”的消防安全自我管理基礎。要全面貫徹落實各項消防法律法規,嚴格落實崗位責任制和巡 (查)艙制度,無論在停泊還是航行中,船員須按照崗位職責和巡 (查)艙制度要求開展定時和不定時巡查,及時發現和處置火災隱患,預防火災事故的發生。
1.各汽車滾裝港埠公司要加強安檢人員培訓,不斷提高安檢能力和水平。嚴格執行各項安檢規定,杜絕車輛不經大型安檢設備檢查直接上船、夾帶危化品上船等違法行為。各港航管理機構要加強對汽車滾裝港埠公司安全工作日常監督檢查,督促落實安檢責任。建立健全安檢責任追究制度,對違規者從嚴處理。
2.長江海事管理機構要加大滾裝船舶安全檢查力度,及時排查治理安全隱患,切實加強隱患和缺陷的排查整改。督促船公司落實安全責任制,確保船舶適航、船員適任。同時加強車輛裝載情況的現場檢查,督促滾裝船舶落實船檢部門核定的車輛裝載間距等規范要求,留足消防應急通道。
3.長江航運公安機關要加大對滾裝船舶的消防檢查,嚴格督促各企業落實安全消防主體責任,落實各項消防安全制度。嚴禁違章用火,嚴防設備老化或使用不當引起的火災。要加強消防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各種火災隱患,確保隱患整改到位。對未按照要求開展整改、整改不到位、措施不落實、檢查驗收不合格、火災隱患突出的船舶,嚴格依法查處,對存在重大消防安全隱患的,要依法責令其停航整頓。
各滾裝船運輸公司要按照長江航務管理局制定的 《長江干線客船旅客運輸安全防范告知制度》要求,通過安全宣傳廣播、安全宣傳片、張貼 《安全告示牌》、發放 《旅客安全須知》等多種形式,大力開展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加強從業人員消防知識培訓,努力提高水上從業人員及旅客的消防安全知識和應急處置水平。
1.各滾裝船在生活區設立專門的吸煙室,解決司乘人員亂扔煙頭、臥床吸煙等問題。同時加強宣傳教育,現場巡查,力求管住煙頭。
2.各滾裝船舶在載車甲板上方通風口加裝防火網,防止上層煙頭掉落至載車甲板;改造船舶消防系統,增設消防設施,實現對船舶橋樓下區域的覆蓋。
3.各滾裝船舶在駕駛室安裝視頻監控系統,對船舶主要通道、應急通道及載運車輛進行適時監控。
4.三峽庫區汽車滾裝船舶學習并推廣液化危險品運輸公司經驗,在駕駛室及機艙安裝視頻監控設備,在載車甲板等重點部位配置電子巡更系統,實現公司對船員履職情況的適時監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