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2012年8月18日消息,麻省理工學院的科研人員日前宣布,他們研制出一種微型火箭推進器,能為質量小于2kg的微小衛星提供動力。這種推進器形似電腦芯片,它由多層金屬組成,最上層有500個均勻排列的金屬尖端,最底層裝有一個小型液體容器,每層結構都有細微小孔,可將離子液體“吸”到最頂層的金屬針狀物上。研究人員為這個推進器設計了一個金箔板,通過施加電壓,使金箔板與金屬尖端之間形成電場,使金屬尖端釋放離子束,從而推動微小衛星運行。
據中國國防科技信息網站2012年9月5日消息,美國海軍授予史密斯探測公司合同(價值760萬美元),采購補充機動天氣信息系統,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任務計劃和軍事行動提供支持。根據合同,該公司將向海軍提供下一代機動氣象設施(METMF(R)NEXGEN)系統。這是一種基于卡車運載的系統,利用中尺度氣象模型廣泛地收集數據,可在數分鐘內用預報工具對現在和未來天氣條件提出完整描述。該系統配有機動、快速傳感器組件,包括表面傳感器、上層空氣系統、氣象衛星和多普勒雷達。美國海軍陸戰隊空降部隊會利用氣象系統獲得來自地面傳感器和衛星的戰術氣象信息,在作戰過程中進行關鍵任務決策。
據中國科技部網站2012年9月4日消息,英國牛津大學科技創新衍生公司Zyoxel宣布將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發人員、Charles Stark Draper實驗室以及MatTek公司合作開發芯片上的微型人體線路。該項目計劃歷時5年,其中美國國防部預先研究計劃局(DARPA)將為其提供金額達2 630萬美元的資助。此項目旨在單個的集成芯片上并入10組微工程人體活組織,從而提供一個預測新藥物和疫苗安全性的多功能平臺。
據中國科技部網站2012年8月2日消息,京都大學光電專家野田進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近日成功開發出新的太陽能材料。專家們用兩種鎵化合物相互重疊做成約2μm 厚的膜,并在膜上有規則地布置約4μm 直徑的微孔,形成一種新材料,實驗發現,它不僅熱能效率良好,還可轉換為遠紅外線。專家解釋說,由于電子封存于膜中,形成的特殊光可通過微孔增幅而發出。專家稱,通過改變膜的成分,發光的種類也會發生變化,可制作能產生近紅外線的材料。運用這些新材料,可將太陽能電池發電效率提高至40%~70%,該技術計劃5年后進入實用階段。
據中國科技部網站2012年9月4日消息,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電腦工程學院媒體與網絡技術中心的9人研發團隊,耗時18個月研發出多屏社交電視平臺(Multi-screen Social TV Platform)。這項被稱為“瞬間轉移”的技術利用云計算(cloud computing)將社交媒體與網絡電視融合。公眾到時只須打開有攝像鏡頭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對著電視照一下,電視上的視頻、電影、視像會議等便能透過3G 通信傳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內。所謂的云計算是指一種新興的共享信息技術的基礎設施,可將巨大的系統連接在一起,通過網絡并根據需求及易于擴展的方式提供各種信息技術服務。
據中國科技部網站2012年9月7日消息,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AIST)稱,其新材料工學研究組近日在世界上首次開發出了可以彎曲,而且性能卓越的電池。據悉,研究人員在用硬質礦物云母制造的電路板上面,將薄層的構造堆積兩極物質“鋰鈷氧化物”進行700℃的熱處理后,除去云母剩余的物質即成為具有柔韌性的電池材料,再采用塑料包裹的辦法,制造出超薄且柔韌的電池產品。研究組表示:“該電池彎曲前后電壓沒有變化,反復進行1萬次充電和放電試驗顯示運作穩定”。還說:“電池內部使用了耐熱性強的固體電解質,因此幾乎沒有爆炸的危險。”研究組還將該電池裝在可以彎曲的顯示屏上面,成功制造出可以攜帶的柔韌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