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永遠(yuǎn)
行走吉布提
●翟永遠(yuǎn)
隨著一聲汽笛的長鳴,靠泊吉布提的休整結(jié)束了,我們又踏上了亞丁灣浪拍濤涌、霧霾水天的護(hù)航之路。雖然離開了吉布提,但思緒久久不能平靜,東非大裂谷呼嘯的雄風(fēng)猶在耳邊作響,漆黑油亮的火山石仍在眼前閃光,還有那一望無際潔白的阿薩勒湖,以及吉布提人善良的笑臉,都一直縈繞在我的腦海。
吉布提是貧乏的、貧窮的,但它又是富足的、富有的。這里沒有四季的霜霧雨雪,沒有秋菊冬梅、春樟夏柳,有的是漫天起舞的黃色沙塵,有的是散落沙漠中被駱駝啃食的一種叫駱駝刺的低矮樹種,有的是滿山遍野凝重的黑色火山石。在那片土地上幾乎沒有植被,由于沒有棲息地,鳥類極其稀少,只有生命力極強的烏鴉不時成群掠過,哇哇地叫著,仿佛訴說著非洲苦難的歷史。
在吉布提,人們吃飯要靠國際社會救濟(jì),喝水要靠政府配給,公路兩旁到處擺放著收集水的容器,散落著家徒四壁簡陋到極致的民居,這些無不顯現(xiàn)著它是嚴(yán)重缺水缺糧和貧窮落后的國度。據(jù)資料介紹,吉布提是全球最不發(fā)達(dá)國家之一,面積2.32萬平方公里,境內(nèi)地形復(fù)雜,沙漠和火山占全國面積的90%。東非大裂谷橫跨中部,裂谷帶北端的阿薩勒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3米,為非洲最低點。境內(nèi)無固定河流,只有季節(jié)性的小溪流。主要屬熱帶沙漠氣候,內(nèi)地近于熱帶草原氣候,終年炎熱少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下,年平均氣溫在30℃以上,故有“熾熱的海濱之國”之稱。
自然環(huán)境如此惡劣,為什么他們的祖先會選擇這塊土地?他們的后人又沒有逃離?是伊斯蘭教義約束著他們?還是激勵著他們?是一輩又一輩人頑強的奮斗生存,使得他們的心靈在這片土地上深深地扎了根?還是他們遵循祖先的遺訓(xùn),固守著人類創(chuàng)世者亞當(dāng)和夏娃的家園?這片貧瘠的土地,又怎樣滋養(yǎng)了他們?短短的幾天休整時間里,我找不到答案,但又引發(fā)我許多思索。
極目滿眼的火山石,像涂抹了瀝青分布均勻地堆砌在一望無際的平頂山體上,彰顯著原始的蒼涼與雄渾;幽深不見底的東非大裂谷,又隱藏了多少非洲大陸板塊謎一般的故事和歷史;低于海平面153米的阿薩勒鹽湖,為這黑色的世界帶來耀眼的潔白,它又昭示著吉布提人幾多美好的期盼。
我們要說,吉布提人是堅強的。看那裸足行走在滾燙礫石上的女人,拉著孩子的手,干熱的非洲風(fēng)吹起她們身著的阿法爾部落傳統(tǒng)服飾,偶爾迎風(fēng)佇立,這不僅僅是一道風(fēng)景,而是生命的頑強瞬間。
吉布提人是淡定的。看那烈日下奔走著的人們神情安詳,絕沒有因為貧窮而躁動,更沒有因為饑渴而恐慌。還有那大海中無憂無慮戲水的少年,以及夜幕降臨時簡陋的屋舍前傳來的人們相聚時的陣陣歡笑,這一切無不告訴我們:面對苦難,他們昂然前行。
吉布提人是文雅的。看那商店的老板、飯店的服務(wù)員、開車的司機(jī),笑得是那么的純真。路上的行人,也經(jīng)常是高舉著長長的手臂,微笑著向我們致意問好。
吉布提人是富足的。看那清澈的大海中,海豚成群結(jié)隊,歡舞跳躍;碼頭邊的淺水中,周身迷彩的魚群在暢游。盡管吉布提貧窮,但是他們謹(jǐn)慎地進(jìn)行少量捕撈,以保持良好的生態(tài),長久地享受著大海的饋贈。他們就如同吉布提的駱駝,雖然消瘦,但是高大挺拔;雖然沒有張揚的資本,但是絕對有堅強的沉靜。
這就是吉布提,無法想象的貧窮帶給我們心靈的震顫,但也強健我們的心智,因為它無處不張揚著人性的頑強,更激勵著我們樂觀向上,為共同醫(yī)治人類的貧窮與落后擎起應(yīng)有的擔(dān)當(dāng)。
(本文作者:91991部隊政治委員)
責(zé)任編輯:韋國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