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0121724 中文文本的地理命名實體標注=Annotation of Geographical Nam ed Entities in Chinese Text/張雪英,朱少楠,張春菊(南京師范大學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測繪學報.-2012,41(1).-115~120
地理信息的語義解析有效地解決自然語言與地理信息系統之間的語義障礙問題。在分析中文文本和地理信息系統中地理實體描述和表達機制差異的基礎上,結合地理命名實體描述的語言特點,制定中文文本的地理命名實體標注體系和標注規范,并以GATE(General Architecture for Text Engineering)作為標注平臺,構建基于《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地理》的大規模標注語料庫,以解決當前相關標準和規模化標準數據匱乏的問題。圖1表2參29
?中文文本 地理命名實體 標注體系 標注語料庫自然語言
CH20121725 浮動車地圖匹配算法研究=Study on Map-matching Algorithm for Floating Car/王美玲,程林(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測繪學報.-2012,41(1).-133~138
針對現有浮動車地圖匹配算法應用于城市復雜路網時面臨的關鍵技術難點,基于浮動車數據,在SuperMap GIS平臺下實現城市交通路網構建,并研究一種浮動車地圖匹配的新算法:基于網格的候選路段確定,基于距離、航向、可達性權重的定位點匹配及基于最短路徑的行駛軌跡選擇。算法能夠滿足浮動車地圖匹配準確性與實時性的要求,為獲取城市道路的交通擁堵狀況信息提供可靠依據。圖11表2參16
?浮動車 地圖匹配 最短路徑
CH20121726 高階模糊地理現象建模和度量研究=Modeling and Metrics of Higher Order Fuzzy Geographical Phenom ena/郭繼發(天津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崔偉宏//測繪學報.-2012,41(1).-139~146
模糊地理現象的建模和度量方法已經取得一些進展,但是現有的模型不能度量隸屬度的誤差,不足以客觀描述復雜的模糊地理現象。認為尺度效應和測量誤差是客觀上引起模糊地理現象隸屬度誤差的主要方面,相關人員的主觀性和部門間標準的差異性是主觀上引起隸屬度誤差的主要方面。基于區間Ⅱ-型模糊集理論建立模糊地理對象模型,研究區間Ⅱ-型模糊線長度、區間Ⅱ-型模糊面面積的度量方法和它們隸屬度誤差的度量方法。該模型能表達隸屬度誤差,克服現有模型的諸多缺陷。在自然災害分析、全球變化和植被變化等方面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圖10表2參26
?高階模糊性 區間Ⅱ-型模糊集 不確定性
CH20121727 深度優先搜索的地圖著色算法=An A lgorithm for Map Coloring Based on Depth First Search/喬永利,王建強,胥海濱(青海煤炭地質局測繪工程院)//測繪科學.-2011,36(5).-175~176
在分析地圖著色本質以及深度優先搜索算法優缺點基礎上,提出一種基于深度優先搜索的地圖著色方法,并以全國地圖和全國縣級行政區劃圖對該算法進行了實驗驗證,取得了較好的著色結果。圖4參9
?地圖著色 深度優先搜索算法 四色定理
CH20121728 ALiDAR用于1∶10000比例尺地形圖高程更新的可行性研究=Feasibility of Elevation Update for 1∶10000 Topographic Map Using ALiDAR/史建青(武漢大學測繪學院),史照良,鄭斌,蔣廷臣//測繪科學.-2011,36(6).-13~15
簡要介紹了ALiDAR在航高3000m的應用現狀,為驗證其在1∶10000比例尺地形圖高程更新中的可行性,通過ALiDAR航攝前實施參數設置、儀器檢校、參考站選擇、航線設計等質量控制措施,再利用網絡RTK對ALiDAR在平地、城鎮、丘陵、山區等不同地貌點進行了檢測,并對檢測結果進行了統計分析,得出航高3000m ALiDAR用于1∶10000比例尺地形圖高程更新具有可行性。圖6表6參7
?高程更新 RTK檢測 統計分析
CH20121729 康熙《皇輿全覽圖》投影種類的統計分析=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Projection Type App lied in Huang Yu Quan Lan Tu/陸俊巍(復旦大學數學科學學院),韓昭慶,諸玄麟,錢浩//測繪科學.-2011,36(6).-16~18,27
通過對《清廷三大實測全圖集——康熙皇輿全覽圖》經緯線間距的仔細量測,并運用數理統計和回歸分析的方法,從統計學上證實《皇輿全覽圖》的投影類型為桑遜投影。研究顯示,運用統計的方法判別古地圖的投影方式可以解決因史料欠缺、測量誤差以及圖幅因年代久遠變形而帶來的不確定性等問題。圖6表9參10
?康熙《皇輿全覽圖》 回歸分析 桑遜投影
CH20121730 電子地圖可視化質量因素研究與實踐=Study and Practice on the Quality Issues of Electronic Map Visualization/張躍(軍事經濟學院訓練部戰爭經濟實驗室),謝超,江帆//測繪科學.-2011,36(6).-158~160
電子地圖研究是現代地圖學發展方向,它已成為數字制圖成果表達主要形式,也是地圖服務于社會經濟的重要手段。電子地圖的可視化效果已經成為評價電子地圖產品或者系統的一個重要方面,但事實上電子地圖距高質量顯示還有很大的距離。首先對電子地圖的高質量可視化問題進行討論,進而分析電子地圖可視化的質量因素,并對如何保證和提高電子地圖可視化質量的相關技術進行了研究和實踐。圖1參12
?電子地圖 可視化質量 用戶界面
CH20121731 Web2.0環境下基于布魯克斯方程的地圖信息傳輸模型=Cartographic Information Transm ission Model in Web2.0 Environment Based on Brookes Equation/趙晶輝,尹章才,張世偉,李彥鶴,周沂,吳迎霞(武漢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測繪科學.-2011,36(6).-164~166
各向地圖信息傳輸模型是傳統地圖信息傳輸理論在Web2.0時代的延伸與發展,對提升現代地圖學的價值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分析Web2.0地圖的特點和相關工作,研究地圖制圖模式及其相應的地圖信息傳輸模型,引入信息生態學和布魯克斯方程,重點探索了基于Web2.0地圖的各向地圖信息傳輸模型,利用信息學的布魯克斯方程對Web2.0環境下地圖信息的傳輸過程與機理進行了詳細分析。圖3參12
?公眾參與制圖 布魯克斯方程 地圖信息傳輸模型
CH20121732 GeoWebCache瓦片地圖服務中間件研究=Research on GeoWebCache Tile Map Service Middleware/聶云峰,劉海玲,許虎(南昌航空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測繪科學.-2011,36(6).-207~209
以GeoWebCache開源瓦片地圖服務中間件為例,剖析其工作原理和系統結構,并與傳統WMS(Web Map Service)進行了性能對比,實驗結果表明采用GeoWebCache中間件比直接訪問WMS服務的平均響應時間減少約36%。最后,從瓦片空間索引、擴展機制及系統部署策略等三個方面給出了GeoWebCache中間件的優化對策,對推動該中間件的應用水平具有參考價值。圖5參12
?瓦片地圖服務 中間件
CH20121733 利用流域邊界和坡向差自動提取山脊線=Automatic Extraction of Ridgelines Using on Drainage Boundaries and Aspect Difference/郭萬欽,劉時銀(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余蓬春,許君利//測繪科學.-2011,36(6).-210~212,191
目前山脊線的提取方法以地表曲率分析為主,其成果山脊線連續性差,實用性較難保證。其他基于流水模擬的方法也有提取成果與山脊線定義不相符等缺點。介紹了一種整合地表曲率分析和流水模擬2種方法各自優勢來提取山脊線的方法。該方法以地表流水模擬提取的流域邊界為基礎,并以邊界兩側地形坡向差值為地表曲率代用指標,對流域邊界進行篩選來提取山脊線。該方法具有成果山脊線連續性好、地形代表性高的特點;并能夠正確提取絕大多數的地形山脊線,具有較高的幾何精度。圖3表1參24
?流域邊界 坡向差值 地表曲率
CH20121734 多用途多尺度專題地圖快速制圖設計模式=Fast Mapping Design Pattern of Thematic Map for Different Use and Different Scale/馬俊,王光霞,張令逵(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劉健//測繪科學.-2011,36(6).-213~215
根據不同用途不同尺度專題地圖快速制圖需求,提出多用途多尺度專題地圖快速制圖設計模式體系框架。該模式在邏輯上分為用戶模塊層、技術模塊層和數據庫層,其中詳細闡述了用戶模塊層和技術模塊層中的要素設計模塊和可視化設計模塊的構成及關鍵技術。與原始設計模式比較分析可知該設計模式在推理和實現機制、內聚程度和耦合程度方面存在明顯的優勢,能夠滿足不同層次用戶對多用途、多尺度專題地圖快速制圖的需求。圖3參11
?原始設計模式 知識庫 模板庫 符號庫
CH20121735 建庫與制圖數據一體化生產與管理技術的研究與實踐=Research and Practice on Producing and Managing Data for Database and Topographic Mapping Harmoniously/吳燕平,田超(國家測繪局第一航測遙感院),謝露蓉,夏宏威,陳白//測繪科學.-2011,36(6).-224~226,181
通過對目前建庫與制圖數據生產與管理的現狀,以及這兩種數據特點的分析,闡明了建庫與制圖數據生產與管理一體化的真正含義和一體化空間數據模型的內容,通過在建庫與制圖數據一體化軟件平臺-Map-Store基礎測繪版上的實踐,總結了建庫與制圖數據一體化工藝方法和質量控制,在建庫與制圖數據一體化數據管理的基礎上實現兩種數據快速同步更新,提供了建庫與制圖數據一體化生產、管理及質量控制完整的解決方案。圖11參7
?制圖數據 建庫數據 生產與管理一體化 工藝方法
CH20121736 一種基于符號指令的地圖顯示方法=Method of Map Display Based on Symbol Command Line/葛文(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張小朋,郭建忠,蔡暢//測繪科學.-2011,36(6).-245~247
地理空間數據的多源性、地理要素目標的多樣性客觀上給地圖顯示帶來了困難,目前地圖顯示常用的程序法和符號庫法都難以解決此問題。針對此問題,從模擬繪圖動作的角度出發,引入動詞、形容詞、名詞的概念,形成一個主、謂、賓等語法組成的符號語言體系,完成地圖符號的定義;通過給定符號化過程中涉及的各項動作及參數,符號指令以命令字為單元完成地理要素的符號化。圖5參6
?符號指令 符號語言 地圖顯示 地理空間數據 多源性 地理要素目標 多樣性
CH20121737 IMAGIS在城市三維建模中的應用-以濱州市會展中心為例=IMAGIS Application in City Three dimensional Modeling-Taking Binzhou Convention and Exhibition Center as the Example/路春燕,衛海燕(陜西師范大學旅游與環境學院),李吉英//測繪科學.-2011,36(6).-270~272
三維建模技術是數字城市建設的關鍵技術之一。在對比幾種建模技術優缺點的基礎上,選擇IMA-GIS軟件,以山東省濱州市會展中心為例,經過數據準備、提取DEM數據、提取建筑物底圖數據、建筑物拉伸、紋理添加等步驟,最終生成AVI格式視頻文件,實現了建筑物的三維漫游,完成了三維模型的建立。并就建模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圖9表1參13
?數字城市 三維建模 紋理貼圖
CH20121738 PDA終端嵌入式GIS地圖的顯示=Map Displaying of PDA Mobile Information Devices Embedded GIS/周國鋒,沈繼成,胡偉(常州市國土資源信息中心)//測繪科學.-2011,36(6).-273~275
探討了基于PDA終端嵌入式GIS的地圖顯示方法。針對移動信息設備的硬件局限性,提出了在地圖顯示過程中減少系統硬件負擔的方法,根據不同的圖形類型,提出了各自的顯示方法,同時解決了復雜多邊形的填充和顯示問題。本研究應用于常州市國土資源野外巡查實驗結果表明:基本滿足實際應用需求,能有效實現移動終端硬件局限下的地圖快速顯示,為國土資源三級綜合動態巡查提供技術支持。圖10參11
?嵌入式GIS 地圖顯示
CH20121739 基于南方Cass的宗地圖批量打印技術=Batch Printing Cadastral Block Maps Based on South Cass/路立娟,李朝奎,張愛娟,唐雄偉(湖南科技大學地球空間信息科學研究所)//測繪科學.-2011,36(6).-276~277,203
介紹了一種在南方Cass7.0版本下實現宗地圖批量打印的方法,并將其應用于湖南省漢壽縣第二次全國城鎮土地調查項目中。對比傳統的單張宗地圖打印方式,該方法更為方便快捷,降低了工作人員的工作強度和重復率,提高了宗地圖打印速度,解決了工程應用問題,具有實用性。圖3參8
?宗地圖 批量打印 城鎮土地調查
CH20121740 基于線要素綜合的形狀相似性評價模型=Evaluation Model for Similarity Based on Curve Generalization/劉鵬程,羅靜(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艾廷華,李暢//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7(1).-114~117
從面狀要素形狀描述模型中導出線狀要素的相似性評價模型:將線狀要素以首尾點的連線為對稱軸作鏡像處理構建其對偶面,以其對偶面的傅立葉形狀描述子為其形狀向量,以向量的歐氏距離來度量曲線的相似程度。為保證一定的評價精度,通過計算傅立葉第K項X、Y的增量值,來決定K值大小。最后對給定曲線運用不同的化簡算法進行多層級的化簡,通過本模型對形狀的保真度進行分析。該模型具有數學嚴密性和實用性,能為選擇曲線化簡算法提供一種參考依據。圖4表2參11
?地圖綜合 曲線化簡 形狀相似性
CH20121741 利用地學信息圖譜的江西省生態服務價值結構研究=Study on Structure of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Assisted with Geo-Information Tupu in Jiangxi Province/劉海(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王興玲,陳曉玲,陸建忠//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7(1).-118~121
提出了生態服務價值結構的概念,并引入地學信息圖譜,以江西省為研究區,利用HJ衛星數據,獲得了江西省各縣的土地利用類型面積;以修正的生態服務價值估算方法,計算得到了各縣6種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生態服務價值;利用Weaver組合指數,對江西省縣域生態服務價值進行類型劃分;將生態服務價值類型與地學信息圖譜相結合,使江西省生態服務價值譜系化,依此分析了江西省生態服務價值圖譜結構類型特征與組合類型特征,為區域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和構建低碳江西提供了參考建議,為生態經濟研究提供了參考。表2參11
?地學信息圖譜 生態服務價值結構 土地利用
CH20121742 一種基于標準緯線變更的瓦片索引方法=A New Map Tiles’Indexing Method Based on Discontinuous Changing of Standard Parallel/李海亭(武漢市勘測設計研究院),李艷紅,彭清山//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7(1).-122~125
分析了常見的電子地圖投影變形特征,提出了一種間斷性變更標準緯線的非固定倍率瓦片索引方法。該方法在瓦片索引過程中,通過自動變更標準緯線來減小地圖投影的變形程度。該方法在長度變形、角度變形和面積變形方面均具有整體變形較小的特點。在區域性電子地圖表達中具有良好的變形可控性,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表2參13
?電子地圖 瓦片索引 標準緯線 投影變形
CH20121743 圖斑群合并的漸進式方法研究=Progressive Combination of Polygon Groups/郭慶勝,王曉妍(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劉紀平//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7(2).-220~223,232
圖斑合并(聚合和融合)是專題地圖綜合中一個很重要的任務。將小于面積閾值的圖斑群的空間視覺沖突分為四類,針對不同的類型采取不同的策略,重點討論了鄰接小圖斑群的漸進式合并方法。該方法有效地簡化了整個計算過程,提高了計算效率,并使得合并前后的變化值達到最小。圖4參17
?地圖綜合 圖斑合并 圖斑群 空間視覺沖突 漸進式合并
CH20121744 利用相似性度量的不同比例尺地圖數據網狀要素匹配算法=Feature Matching from Network Data at Different Scales Based on Similarity Measure/安曉亞,孫群(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尉伯虎//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7(2).-224~228,241
提出了一種基于相似性度量的不同比例尺地圖數據網狀要素匹配算法。首先進行結點、弧段的粗匹配,然后利用結點-弧段拓撲關系的相似性和離散Fréchet距離進行精確匹配,匹配過程將幾何、語義、拓撲、結點和弧段匹配有效結合起來,最后以可視化方式將不同匹配結果進行顯示,以便人機交互。實驗表明,該算法可有效地匹配各種復雜情況下的同名道路,并提高匹配的正確率和速度。圖8表2參9
?數據集成 相似性度量 地圖匹配
CH20121745 利用透明度進行時空信息可視化=Visualization of Spatio-Temporal Information Based on Transparency/艾波(山東科技大學海島(礁)測繪技術國家測繪局重點實驗室),唐新明,艾廷華,汪匯兵//武漢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1,37(2).-229~232
利用電子地圖中透明度視覺變量產生的虛實感,在對當前焦點時刻時空內容進行完全表達的同時,以不同透明度圖形對時間上下文中的內容進行輔助表達,實現兼顧焦點時刻和時間上下文的時空可視化。該方法能夠從時間全局上描繪時空對象的時間分布和時態關系,幫助把握時空發展的趨勢和規律,同時更加高效地利用地圖幅面,時空信息量更加豐富。表1參15
?時空信息 可視化 時間上下文
CH20121746 基于Neogeography的中文地名詞典維護和服務機制=Chinese Gazetteers Content Maintenance and Service Mechanism Based on Neogeography/張雪英,朱少楠,徐希濤(南京師范大學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測繪通報.-2012(1).-56~59
地名是最常用的社會公共信息之一,是不可或缺的基礎地理信息資源。探討基于VGI的地名信息獲取方法,設計基于Neogeography模式的中文地名詞典服務系統架構,討論地名詞典服務的協議標準,實現服務端和客戶端的基本功能,提出地名評估校驗的基本策略。圖3參9
?地名信息 地名服務 地名詞典
CH20121747 北京市大比例尺政務應用級線劃電子地圖制作研究=Research on Production of Beijing Government Application-level Large-scale Digital Line Map/劉清麗,陳品祥,顧娟(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測繪通報.-2012(1).-60~63
利用北京市基礎地形數據,探索在ArcGIS、GeoWAY及Adobe Illustrator軟件中制作大比例尺政務應用級線劃電子地圖的方法。提出電子地圖制作原則、平臺選擇、數據處理和制作流程等,并總結制作中的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為基本比例尺地形數據轉換為電子地圖探索了一條系統完整的技術方法與路線,可為其他城市類似工作提供參考和技術支持。圖4表3參7
?政務應用級 電子地圖 大比例尺數據
CH20121748 1∶2000基礎地形圖自動縮編體系的研究=Research on the Automatic Generalization System of 1∶2000 Topographic Map/李花,林鴻,秦亮軍,李奇(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測繪通報.-2012(1).-64~66
為解決1∶2000基礎地形圖的需求量與更新速度慢之間的矛盾,討論實用化地圖綜合體系的開發與構建,并從軟件開發、系統構建兩個方面著重討論整個地形圖縮編體系及其所采用的關鍵技術。結合項目的實際應用情況,明確該技術體系的先進性。圖5參6
?地圖綜合 自動縮編 海量數據 聯動更新周期
CH20121749 一種基于關鍵幀動畫的時空數據動態可視化方法研究=Spatio-temporal Data Dynam ic Visualization Based on Key Frame Animation/周平(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衛星測繪應用中心)//測繪通報.-2012(1).-67~69
以時空數據可視化表達為研究對象,提出一種以地理現象真實時間為串聯,以關鍵幀及線性插值動畫為手段的動態符號邏輯模型。將地理實體不同時態的特征以圖形符號表達并作為關鍵幀;在關鍵幀之間根據需要使用插補算法生成多個中間時刻的圖形符號,并模擬表達該時刻地理實體特征,這個過程稱為中間幀生成;采用地圖動畫時間串聯各個關鍵幀和中間幀,并按時間順序和一定約束規則連續播放,形成動畫符號,實現時空數據的幾何特征和屬性特征隨時間變化的動態可視化。圖3參9
?時空數據 動態可視化 矢量動態符號 關鍵幀線性插值
CH20121750 網絡電子地圖認知研究=Research on Cognition of Net Electric Maps/楊海鵬,郭建忠(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楊澤鋒//測繪工程.-2011,20(6).-9~11,15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電子地圖成為地圖的網絡化產品,與傳統的紙質地圖相比有其更為明顯的特點和優勢,同時也拓展了電子地圖認知的研究領域。介紹網絡電子地圖的概念和特點,闡明網絡電子地圖空間認知的必要性,對網絡電子地圖空間認知所涉及的內容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網絡電子地圖的設計原則。參6
?網絡電子地圖 地圖認知 計算機網絡 設計原則 服務
CH20121751 多尺度陸地國界電子地圖規范化表達技術研究=The Study of Multi-scale Land Boundary Electronic Map Standard Representation/劉小林(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白小雙,崖恒安,郝梁//測繪工程.-2011,20(6).-16~19
陸地國界電子地圖中國界線的表示應該具有規范性。目前,我國還沒有正式形成電子地圖顯示標準,電子地圖中涉及到國界線的部分大多存在問題。研究了多尺度陸地國界電子地圖規范化表達技術,構建了9個尺度的我國陸地國界線標準畫法電子地圖,為我國陸地國界線在不同尺度電子地圖上的規范化表達提供標準和依據。圖3表2參8
?陸地國界 規范化表達
CH20121752 利用1∶2000數字地形圖編制1∶10000建庫數據的實踐與探索=Study of Editting 1∶10000 Database Data with 1∶2000 Digital Line Graphic/向紅梅(長沙市勘測設計研究院)//測繪工程.-2011,20(6).-45~47,52
目前,我國很多城市擁有適時更新的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如何利用已有資源快捷地編制中小比例尺的建庫數據,值得研究和探討。給出在MicroStation中利用1∶2000數字地形圖編制1∶10000建庫數據的方法與技術。使用數字高程模型編制等高線并結合地形和高程模型進行等高線的編輯、裁剪,采取從數字地形圖上直接拾取和外業調查相結合的方式獲取地形要素的屬性值,有效解決編制地理信息系統建庫數據的實際問題。圖1表4參6
?數字地形圖 建庫數據 數據組織 要素綜合 屬性獲取
CH20121753 地名本體服務系統設計與實現=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Toponym Ontology Sercvice System/李宏偉,梁汝鵬,李勤超(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李文娟//測繪工程.-2012,21(1).-1~6
新一代GIS以面向服務為特征,地名本體作為地理領域本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語義網條件下地理信息服務的研究至關重要。提出一個用于表達、存儲、管理與獲取地名本體數據的地名本體服務系統框架,從地名本體服務接口、資源管理引擎、地名本體引擎等3個方面設計地名本體服務功能組件,討論3個功能組件的實現策略,并通過一系列Web服務接口發布地名本體數據,文中的研究工作對推進地名本體服務研究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圖10表2參6
?地名本體 服務接口 資源管理引擎 地名本體引擎 服務發布
CH20121754 引導型專題數據分級處理研究=Research on Guiding Thematic Data Classification/姚宇婕,陳毓芬//測繪工程.-2012,21(1).-25~29
通過對已有的數據分級模型及分級模式進行分析,提出引導型專題數據分級處理流程。首先運用分級數確定模型給出分級數,再利用“秩和比法+熵值法”對系統中各個分級模型的分級結果進行評價,最后以向用戶推薦分級數和分級模型的形式輔助用戶選擇合適的分級處理模型。結合實例,對引導型專題數據分級處理過程及關鍵步驟進行詳細說明,并通過原型系統顯示實例結果。結果表明,此數據分級處理模式能讓普通用戶快速準確地進行數據處理。圖9表4參10
?專題地圖 數據分級 分級評價 秩和比法
CH20121755 面向制圖與GIS的動態符號化組件設計=The Research and Realization of the Symbol Dynam ic Com ponents for Mapping and GIS/王磊(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測繪工程.-2012,21(1).-39~43
基于GIS庫和圖形庫“兩庫合一”與“符號多重嵌套”思想,利用模板控制技術,采用程序設計和參數設計相結合的方式,對地圖符號化模塊進行設計,并基于模板跨平臺實現相關功能,對空間數據(點、線、面、注記)進行靜、動態符號化,實現空間數據符號化顯示、數據轉換等功能。圖7參10
?符號化 符號解析 空間數據庫 模板控制技術
CH20121756 網絡地圖服務自適應層次研究=Research on Adaptive Level of Web Map Service/李偉(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75711部隊),陳毓芬(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測繪科學技術學報.-2011,29(2)-0131~0134
針對當前網絡地圖服務現狀,認為在網絡地圖服務中引入自適應理論與技術是提升地圖服務智能水平與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分析地圖可視化領域自適應相關研究基礎上,立足于自適應環境和主體多元需求的階段性改變,梳理與客體相應的自適應因素,提出了網絡地圖服務自適應層次模型。闡明了該模型中5個自適應層次的關鍵研究內容及其技術要點,進而探討了網絡地圖服務自適應的發展方向。圖1參20
?網絡地圖服務 地圖可視化
CH20121757 基于可用性調查的電子地圖多模式符號體系建立=Establishing of Electronic Map Multi-pattern Symbol System Based on Usability Investigation/張曉楠,江南,曹亞妮,丁昊(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測繪通報.-2012(2).-26~30
電子地圖的個性化制作和實用性要求已經成為熱點問題。介紹電子地圖多模式符號體系的有關內容,利用可用性調查的方法,對電子地圖多模式符號體系的框架構建、建立和改進等問題進行分析研究,建立了一套具有權威性的電子地圖多模式符號體系,可為電子地圖的顯示提供一定的標準和依據。圖2表7參8
?可用性調查 電子地圖 多模式 符號體系
CH20121758 ArcGIS Server中地圖瓦片實時在線局部更新方法研究=Study on the Real-time and Partial Update for Tile Caches of ArcGIS Server/郭明武,彭清山,李黎(精密工程與工業測量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局重點實驗室)//測繪通報.-2012(2).-35~38
地圖瓦片技術使網絡環境下地圖瀏覽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目前已成為WebGIS普遍采用的一種技術。但采用該技術后,通過WebGIS在線編輯后的地理空間數據不能在客服端得到同步的反映。為此,提出地圖瓦片實時在線局部更新的方法,并以ArcGIS Server為例,介紹這一方法的具體實現過程。圖2參5
?地圖瓦片 地圖緩存 瓦片更新
CH20121759 利用Google Earth建立等高線三維地形模型=3D Terrain Modeling Based on Google Earth:M ethod and Realization/莫善軍,李志凜,陳成江,夏佳俊(中山大學工學院)//測繪通報.-2012(2).-39~42
GoogleEarth提供的免費地理坐標數據,可以作為CFD軟件地形幾何建模的數據源。通過 C#編程提取Google Earth提供的高程數據,應用Global Mapper V11.0、Rhino 5.0等三維建模軟件自動實現三維地形圖幾何建模,該方法簡單實用,能滿足CFD計算要求。圖11參5
?地形建模 高程數據
CH20121760 AutoCAD與Map Info數據轉換的研究及實現=Research on Data Conversion between AutoCAD and Map Info and Its Realization/宋志輝,王建軍,譚運釗(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信息工程學院)//測繪通報.-2012(2).-88~89,93
在綜合分析CASS和Map Info數據交換文件結構特點的基礎上,通過VB開發數據轉換程序實現AutoCAD環境下的地形圖數據向MapInfo數據的無信息損失轉換,并解決AutoCAD數據轉換成沒有屬性信息的GIS數據問題,降低GIS開發過程中數據采集的費用,對實際生產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圖3參4
?數據轉換
CH20121761 基于天地圖的應急影像地圖快速制作研究=Emergency Image Map Production Based on Map World/梅洋,趙勇,彭震中,劉萬增(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測繪通報.-2012(3).-32~35
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已正式上線,其覆蓋全球的多比例尺地圖數據不僅為廣大用戶提供了豐富的地理信息,同時也可作為應急測繪保障的重要數據源。針對應急服務中對大幅面災情影像地圖快速制作的需求,研究基于天地圖平臺的目標快速定位、圖幅定制設計、瓦片尺度匹配,以及整飾自動生成等關鍵技術,并實現基于天地圖的應急影像地圖快速制圖系統。圖5表1參6
?天地圖 應急影像地圖 應急目標定位 地圖瓦片處理
CH20121762 基于New Map API的Web地圖服務系統應用=Web Map Service System App lication Based on NewM ap API/陳曉寧,馬亞飛(西安科技大學測繪科學與技術學院)//測繪通報.-2012(3).-77~80
闡述NewMap API基本功能及其技術方法,并以“數字平頂山”項目的數字城市公眾信息服務發布系統為例,利用NewMapServer提供的API開發功能進行Web地圖服務系統的設計,在數字城市地理空間信息公共平臺服務上實現若干電子地圖功能。圖10參8
?地圖API 城市地理空間信息公共平臺
CH20121763 《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武漢市交通圖》的編制特色=Com pi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ffic Map ofWuhan for XinhaiRevolution 100th Anniversary/黃中和(武漢市測繪研究院)//測繪通報.-2012(3).-81~82,91
根據《辛亥革命武昌首義100周年武漢市交通圖》的編制要求,從地圖選題、地圖內容、地圖符號和色彩設計、地圖編制方法、地圖數據更新、地圖工藝流程等方面闡述該圖的編制特色。圖1參6
?交通圖 設計與編制
CH20121764 基于傅里葉級數的等高線網絡漸進式傳輸模型=The Internet Progressive Transm ission Model for Contour Based on Fourier Series/劉鵬程(華中師范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艾廷華,楊敏//測繪學報.-2012,41(2).-284~290
矢量地圖漸進式傳輸的關鍵技術是建立連續的多尺度表達模型,并在服務器端將地圖數據組織成線性結構。提出一種用于網絡環境下的等高線漸進式傳輸模型,此模型以曲線的傅里葉形狀描述子構建數據流,在客戶端以先期到達的低頻參量構建等高線的形狀輪廓,其后依次到達的高頻參量不斷“完善”等高線形狀細節,從而實現等高線由粗到精的漸進式傳輸。該模型的應用具有兩大特點:其一,傅里葉形狀子數據流與由坐標構成的數據流相比數據量大為降低,能減少數據的傳輸量;其二,能夠實現連續尺度的地圖要素的漸進式傳輸與表達。另外還建立了不同等高線的傅里葉展開項數與比例尺的匹配方法,探討等高線傅里葉形狀子的提取、傳輸,以及客戶端重構的細節。圖7表1參17
?傅里葉級數 漸進式傳輸 地圖多尺度表達 網絡GIS
CH20121765 跨媒介的地圖色域映射方法研究=Cross Media Map Gamut Mapping Method/吳明光(南京師范大學虛擬地理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測繪學報.-2012,41(2).-291~297
顏色設備相關性的特點導致地圖在跨媒介再現時容易出現丟色、偏色等現象,影響地圖視覺效果,甚至傳輸錯誤的屬性、數量等信息。從地圖色域特征出發,將地圖色域映射問題轉換為目標設備色域約束下的地圖色域離散點云形變問題。進一步引入Delaunay剖分和幾何矩,定義CIE1976LAB色空間下地圖色域形變的目標函數,給出全局最優解的求解流程。將算法結果與ICC再現意圖結果進行對比,結果表明該方法能夠很好保持地圖整體的色貌特征以及局部圖斑之間的色彩對比、連續等色彩特征,能夠顯著提高地圖跨媒介地圖顏色復制精度。圖7表1參18
?地圖色彩 跨媒介 色域映射
CH20121766 粗集方法在地圖綜合中的應用=Application of Rough Set Theory in Map Generalization/李雯靜,邱佳(武漢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龍毅//測繪學報.-2012,41(2).-298~301,308
提出根據地圖空間信息的特征,對信息表進行如下處理:采取無監督的離散化方法對連續型條件屬性進行離散化;遵循屬性決策表的應用目的對空間目標進行模糊分類作為決策屬性;利用粗集屬性約簡的方法計算各條件屬性重要性;采用動態排序的方法對空間目標的重要性進行判斷。該方法將粗集理論應用于地圖綜合對空間點目標的選取中,試驗表明該方法合理有效。圖1表3參12
?地圖綜合 空間數據處理 屬性約簡 動態排序
CH20121767 基于空間認知的三維地圖光影模型=Model of Light and Shadow in 3D Map Based on Spatial Cognition/楊乃(中國地質大學信息工程學院),孔凡秋,楊鴻海,張百靈//測繪學報.-2012,41(2).-302~308
針對現有三維地圖在光照與陰影表達上存在的不足,從色彩學的角度探討光照與陰影的顏色隨時間和位置變化而變化的規律。基于空間認知習慣,對不同太陽高度角下光照與陰影的RGB值進行回歸分析,建立一種簡單可行的三維地圖光影模型,為人們在使用已有三維建模軟件或利用組件式技術開發三維地圖可視化軟件時提供依據,以增強三維地圖的視覺表達效果。圖10表2參16
?三維地圖 自動建模 空間認知
CH20121768 掃描細化算法的地圖自動矢量化研究=Study of Auto-vectorization Based on Scan-thinning Algorithm/劉人午,李燕(昆明理工大學國土資源工程學院)//測繪學報.-2012,41(2).-309~314
根據柵格線體的形態特征設計通過對柵格線體的序貫推掃及截斷掃描獲取截斷處的中心像素的掃描細化算法。細化結果受線體邊緣條件的影響小、特征像素較少。設計了針對于掃描細化算法的自動追蹤矢量化算法,其特點包括減少坐標轉換量以及矢量線體節點數,光滑后趨于柵格線體中心,線體不在交點處相互打斷,提高自動矢量化及其后處理工作的效率。圖6表2參17
?地理信息系統 掃描細化算法 柵格地圖 線狀符號 自動矢量化
CH20121769 基于GIS的無參數地圖投影轉換技術研究=Study of No-parameter Map Projection Transformation Based on GIS/左偉,王俊友(中國地圖出版社教材研究所),蔣衛國,尚于力,王群星//測繪通報.-2012(4).-27~29,49
基于GIS理論和技術平臺,通過模擬-試驗-再模擬-再試驗,較好地解決了無參數地圖投影轉換這一難題,這將為地學、生物學等相關領域提供可貴的基礎地理底圖資料。尤其在教學地圖中,它可以向學生展示全球地貌形態和景觀格局,并可以利用它編制各種專題教學地圖,便于學生學習各種地理知識,理解、分析復雜的地理現象。圖9參3
?地圖投影轉換 無參數
CH20121770 CASS數據到SuperM ap數據的無損轉換研究=Study of Lossless Transformation from CASS Data to SuperM ap Data/裴喜安(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測繪通報.-2012(4).-65~67
通過制定CASS碼和地理要素國標碼的參照表,采用SuperMap Objects和VB.NET工具,嘗試把CASS數據轉換為SuperMap數據,并實現在此過程中不丟失地物要素和屬性信息,保證了數據的完整性。圖6參3
?數據轉換
CH20121771 不分比例尺數字化地形圖管理技術和方法的研究=The Technique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Share-scale Digital Topographic Map/向紅梅,李躍,譚立力(長沙市勘測設計研究院)//測繪通報.-2012(4).-95~98
不分比例尺數字化地形圖管理的宗旨是方便、快捷、高效地存儲和管理數字地形圖。通過分析大比例尺數字地形圖存儲更新管理現狀,對不分比例尺數字化地形圖管理的依據、原理、處理流程、技術方案等進行論述,并結合研究實例闡述不分比例尺數字化地形圖管理技術和方法的有效性。圖3參5
?數字地形圖 不分比例尺 分圖層存儲 一體化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