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航天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院 臧春喜
《國家發明獎國防專用項目查新工作規定》中明確指出:“申報國家發明獎和國防專用項目時,必需經過國內外專利和非專利文獻的查新,并提供查新報告”,使得國防科技查新成為國防基礎科研立項、科技成果鑒定、獎勵申報等科研管理的重要條件之一。
國防科技查新工作經過多年的發展,研究人員的查新意識逐漸增強,查新項目的數量穩步增長,尤其是在2007年國防科技信息服務平臺投入使用后,查新機構的信息資源日益完善,查新水平不斷提高,但筆者認為在以下三個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一是對待查新工作的態度不夠嚴肅。由于不了解查新工作的性質和目的,有的研究人員認為在提交立項報告或成果鑒定報告時,查新只是履行手續而已;有的認為查新報告是立等可取的,直到申報截止日期臨近才進行相關查新工作;有的對查新報告的認識有失偏頗,要求查新員在撰寫查新報告時除作出新穎性的評價外,還要求對其申報項目作出“國際先進”、“國內首創”等有關科學性或先進性的評語。
二是查新人才隊伍建設能力滯后。目前,各個國防科技查新機構已經建立并擁有了專業門類較全的查新員隊伍,但未能形成老、中、青相結合的人才梯隊。
三是查新工作的質量缺乏規范化的管理。雖然國防科技查新機構大都通過了ISO9000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體系中也涉及了從查新委托、接待受理、查新檢索、審核員審核、報告完成到客戶滿意度評價等各個環節的質量管理,但對查新用戶是否隱瞞核心技術、避重就輕或混淆概念等并沒有約束,對查新人員檢索時間是否夠長、檢索詞選擇是否準確、檢索邏輯表達式制定是否合適、查新結論是否客觀規范也沒有量化考核標準,對查新審核員的實質性審核流程缺少具體要求。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查新報告評估的客觀性。
國防基礎科研作為國防科技工業自主創新的重要源泉和動力,對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增強核心技術儲備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國防科研立項而言,全面而準確的查新結果能夠使研究人員選擇具有前沿性、創造力和生命力的課題,可有效避免科研項目低水平重復開展。對于科研成果鑒定和成果評獎而言,準確而全面的查新結果能夠輔助專家界定已申報成果所處的國內外水平等級,保證科研獎勵評審的客觀公正。因此,國防科技查新是一項嚴肅的工作,查新機構需要對其出具的查新報告的客觀性、公證性承擔社會責任和法律責任,查新結論必須實事求是。
為了真正實現查新的意義,查新委托方、查新員、審核員都要提高認識,嚴格把好質量關。一是對查新委托方加強查新工作性質和工作流程的宣傳,使他們認識到查新工作的重要性;二是查新員要恪守職業道德,具備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公平、公正、客觀地出具查新報告;三是審核員要做查新質量真正意義上的“守門員”。
查新工作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查新員的業務水平。國防科技查新機構要通過全方位的培訓來提升查新員的整體業務素質,加快對年輕查新員的培養,從而建立一支專業領域廣、外語水平高、年齡結構合理的高水平查新員隊伍。
一是加強對國防領域專業知識的培訓,定期組織有針對性、系統性的培訓,如相關領域的講座、學術交流會、報告會和座談會,逐步拓寬查新員的知識面。
二是加強對查新技能的培訓,包括如何準確選擇檢索詞并制定檢索策略、如何正確選擇數據庫和引用文獻、如何掌握好查全率與查準率的尺度以及如何利用好互聯網資源等。
三是加強外語知識和溝通能力的培訓。
科學合理、全面系統、可操作性強的評價體系是衡量查新工作質量的重要手段,通過建立評價體系來規范管理能夠切實提高查新工作的質量。
一是建立查新員定量評估考核體系。要選擇合適的質量考核方法,制定相關質量考核標準,實現對查新員的量化評價,同時建立長效考核和激勵機制,對每份查新報告的質量進行長期追蹤。
二是建立審核員審核檢查制度。審核員對查新報告的質量全面負責,首先要具備高級以上職稱、經過正規的培訓并擁有資格證書;其次要規范審核流程,主要包括審核查新員制定的檢索策略是否合理、數據庫的選擇是否正確,審核查新員對引文與查新要點的對比分析是否全面、具體,查新結論是否客觀等;最后要定期對審核過的查新報告進行一定比例的抽查,以確保查新質量。
三是引入專家審核制度。對于一些專業性非常強的查新項目,可以聘請該專業領域的知名專家,借助他們的知識和經驗進行審核。
國防科技查新機構目前主要采取以用戶需求為牽引的工作模式。這種模式一方面將面臨國家體制機制變革帶來的挑戰;另一方面不能完全發揮作為情報機構的資源優勢,無法順應國防科技發展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因此,國防科技查新機構要樹立危機意識,不斷開拓思路,充分利用好數字圖書館、專利代理資質及所處領域情報和咨詢專家等多種優勢資源,推動查新工作向縱深發展。
一是創新工作方式和服務模式,加強對查新內容的情報分析,為研究人員提供深層次、具有參考價值的知識服務,提高查新工作附加值,同時通過建立用戶需求庫,密切跟蹤相關技術的最新發展,為客戶提供定題、專題情報服務,牽引用戶需求;二是擴大服務領域和渠道,開展立項咨詢報告、技術跟蹤報告、專利戰略研究報告、專利侵權與預警分析報告等多領域的咨詢服務,并采取“走出去”戰略,將從事相關領域研究的外部科研機構作為潛在服務對象吸引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