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小紅
(尉氏縣人民醫院婦產科,河南開封475500)
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良性腫瘤,其發生、發展與女性體內雌激素的分泌水平有關,常見于中青年女性,30歲以上女性其子宮肌瘤發生率可達20%,但由于子宮肌瘤大多無明顯臨床癥狀,所以文獻報道的發生率遠低于實際發生率[1]。近年來,隨著廣大婦女的結婚年齡和生育年齡明顯推遲以及子宮肌瘤相關診療技術的進步與推廣,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發生率和檢出率明顯提高[2-3]。妊娠期合并子宮肌瘤對孕婦及胎兒會產生嚴重影響,且這種影響因子宮肌瘤的大小、部位而異,常見的不良影響有早產、流產、子宮肌瘤紅色變性等[4]。本文回顧性分析我省某院收治的83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并總結其診治方法及經驗。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省某院1993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83例,年齡23~41歲,中位年齡32歲,其中<30歲者31例,≥30歲者52例;子宮肌瘤直徑1.2~7.9 cm,其中 <5 cm者47例,≥5 cm者36例;初產婦45例,經產婦38例;子宮肌瘤的部位:肌壁間肌瘤37例,漿膜下肌瘤43例,黏膜下肌瘤3例;子宮肌瘤的數量:單發肌瘤66例,多發肌瘤17例。
1.2 診斷方法 孕前及孕期通過超聲確診,其中孕前發現10例,孕早期發現34例,孕中期發現9例,孕晚期發現6例;剖宮產術中發現24例。
1.3 處理方法 妊娠期一旦發現子宮肌瘤應引起足夠重視,常規檢測妊娠及子宮肌瘤的情況。
1.4 分析方法 回顧性分析83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觀察并記錄患者的臨床癥狀、孕期情況、分娩時間、分娩方式、并發癥及其處理原則等。
2.1 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并發癥 流產7例;早產4例,其中胎兒死亡2例;胎位異常13例,其中臀位10例,橫位3例,均行剖宮產術;子宮肌瘤紅色變性1例;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盤粘連等胎盤異常9例;胎兒窘迫3例;產后出血2例。
2.2 分娩方式 全組83例中有76例孕婦娩出76例胎兒(包括早產4例),其中2例早產胎兒死亡。分娩方式:經陰道分娩26例,其中自然分娩12例,吸引器助產14例,2例早產胎兒死亡,其余胎兒均正常;行剖宮產術者50例,其中單純行剖宮產術15例,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34例,同時行子宮次全切術1例,所有孕婦及胎兒均正常。
2.3 手術處理情況 手術時間:15例單純行剖宮產術者為25~50 min,中位時間39 min;34例行剖宮產術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者為43~75 min,中位時間59 min;1例行剖宮產術同時行子宮次全切術者為104 min。術中出血量:15例單純行剖宮產術者為214~263 mL,中位出血量241 mL;34例行剖宮產術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者為239~285 mL,中位出血量269 mL;1例行剖宮產術同時行子宮次全切術者為405 mL。
子宮肌瘤是最常見的女性生殖系統良性腫瘤,妊娠期合并子宮肌瘤的發生率約為0.1% ~3.9%,嚴重影響了妊娠期母嬰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妊娠期子宮肌瘤通常較非妊娠期子宮肌瘤臨床癥狀明顯,其主要臨床表現有:隨著妊娠時間的進展,陰道出血量逐漸增多,且可同時伴有下腹部墜脹感、腰酸、背痛等,嚴重時可導致孕婦流產或早產等[3-5]。子宮肌瘤的確切發病原因尚不明了,多數學者認為可能與女性體內雌激素水平有關,雌激素水平越高,子宮肌瘤的發生率越高,這也是子宮肌瘤多發于育齡婦女的主要原因。另外,這也揭示了妊娠期子宮肌瘤癥狀更明顯的原因。
妊娠期合并子宮肌瘤的情況下,子宮肌瘤對妊娠的影響主要與子宮肌瘤的類型、大小、部位有關,黏膜下肌瘤通常導致早期流產,肌壁間肌瘤通常因易使宮腔變形而導致流產、早產,子宮肌瘤越大越易引發妊娠期并發癥,另外,當子宮肌瘤位于子宮下段時更易導致難產[6]。妊娠期合并子宮肌瘤后自然分娩率明顯降低,雖然首選分娩方式依然是經陰道分娩,但是應適當放寬剖宮產術的手術指征,特別是對于子宮肌瘤較大者,行剖宮產術時也可同時行子宮肌瘤切除術[7]。對于行剖宮產術的合并子宮肌瘤患者,應盡可能同時行子宮肌瘤切除術,因為合并的子宮肌瘤可能增加產褥期并發癥,且也不會于產后自行消退,甚至會增大,同時行剖宮產術和子宮肌瘤切除術避免了以后子宮肌瘤過大而二次手術的傷害,同時也降低了產褥期并發癥的發生,同時進行2種手術除手術時間延長、術中出血量稍增加以外,并發癥及術后住院時間并未明顯增加,總之,利大于弊[8]。
本文對83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詳細分析后發現,妊娠期合并子宮肌瘤后通常會造成流產、早產、胎位異常、子宮肌瘤紅色變性、胎盤異常、胎兒窘迫、產后出血等,其中以胎位異常、胎盤異常、早產及流產更為常見;妊娠期合并子宮肌瘤者通常難以自然分娩,需要吸引器助產或行剖宮產術,本組76例未流產的孕婦中需要助產者14例,剖宮產者達到了50例;在行剖宮產術者中同時進行子宮肌瘤剔除術者34例,同時行子宮次全切術1例,且這些患者僅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并未見因同時行子宮肌瘤切除術而增加的嚴重并發癥。
總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嚴密監測妊娠及子宮肌瘤的情況,根據妊娠時間及子宮肌瘤的大小、部位、類型等綜合判斷,從而決定其處理方式,一旦行剖宮產術時應可能同時行子宮肌瘤切除術,以避免二次手術的傷害。
[1]豐有吉,沈鏗.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322-325.
[2]王巍.晚期妊娠合并子宮肌瘤分娩方式探討[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1):157 -158.
[3]寧婭.68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08,6(13):89 -90.
[4]Cooper NP,Okolo S.Fibroids in pregnancy--common but poorly understood[J].Obstet Gynecol Surv,2005,60(2):132 - 138.
[5]賈延學.70例妊娠合并子宮肌瘤的臨床分析[J].腫瘤基礎與臨床,2010,23(2):162 -163.
[6]吳立華.妊娠合并子宮肌瘤行剖宮產術中切除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2):160 -161.
[7]張秋桂.剖宮產同時行子宮肌瘤剔除術86例臨床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09,33(3):150 -151.
[8]張梅.妊娠合并子宮肌瘤56例臨床分析[J].重慶醫學,2006,35(21):1979-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