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將有100萬農業科技人員為農業生產開展全年全程科技服務。這項主題為"科技進村入戶,助力增產增收"的全國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2月6日正式啟動,160個農業主導品種和100項主推技術也同時向全國發布。農業部通過開展農業科技促進年活動,要著力在五個方面取得突破:
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尤其是種業創新有新突破。圍繞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新啟動100個農業科技項目,大力組織聯合攻關。重點是發展現代種業,培育一批突破性新品種,加強農機農藝融合、農業防災減災、節本增效、資源環境保護、農產品加工與質量安全等關鍵技術研發,強化體制機制創新,推進農業科技與農業農村經濟緊密結合。
加快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尤其是健全基層農業公共服務機構有新突破。重點是在全國普遍健全基層農業公共服務機構,發揮縣鄉農技推廣機構的整體功能,全面建設人員聘用制度、推廣責任制度、考評制度、培訓制度等農技推廣運行管理制度,引導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開展農技推廣,滿足農民發展現代農業的科技需求。
加快改善農業科技工作條件尤其是鄉鎮農技站條件建設有新突破。重點是大幅度增加投入,為所有鄉鎮農技推廣機構新建或改擴建業務用房,配備檢驗檢測、推廣服務等儀器設備和交通工具,提升農技推廣服務能力。
加快先進實用農業技術推廣尤其是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重大實用技術普及應用有新突破。推出一批主導品種和農業科技成果,在全國建設1萬個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重點推廣普及玉米地膜覆蓋、小麥"一噴三防"、水稻大棚育秧、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動物疫病防控等農業防災減災穩產增產關鍵技術,努力實現抗災奪豐收。
加快農業人才培育尤其是農村實用人才培養有新突破。重點是加強農業科研優秀人才及創新團隊建設,加快培養農技推廣人才和農村實用人才,著力解決"將來誰種地"的問題。對20萬基層農技人員開展知識更新培訓,重點培訓500萬職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管理人員和科技示范戶,開展實用技術普及性培訓1億人次,提高農民的科學種養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