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林
(開封縣農業科學研究所,河南 開封 475100)
近年來由于受環境和生產條件影響,豫東夏玉米生產中經常發生果穗禿尖、缺粒現象,一般減產10%~20%,嚴重者減產達40%左右。豫東夏玉米缺粒形式表現多樣,一是果穗一側自基部到頂部整行沒有籽粒,穗形多向缺粒一側彎曲,群眾稱為“半邊臉”;二是果穗籽粒少,呈散亂分布,群眾稱為“麻坑臉”;三是果穗頂部無籽粒或籽粒細小,呈白色或黃白色,即禿尖,嚴重的可占果穗的一半以上,群眾稱為“禿頂”。
不同品種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不同,當不良環境條件超過了品種的適應范圍,就容易發生禿尖缺粒。豫東地區有些老品種種性退化,有些外引品種表現不穩,植株生長不良,果穗禿尖缺粒時常發生,造成玉米減產。例如某品種在豫東地區抗病性、抗倒性都很突出,但缺粒嚴重,每年都有10%~30%果穗呈“半邊臉”情況。
豫東地區土壤沙質,蓄水保肥能力差,禿尖缺粒情況發生較重;施肥時氮磷鉀配合不當,不施和少施有機肥和微肥,尤其是土壤中磷肥、硼肥不足,均會造成籽粒發育不良;玉米生育中后期水分供應不足,尤其是玉米開花灌漿期缺水脫肥,影響有機質的制造與運轉,使玉米吐絲較晚,田間花粉減少,花粉、花絲壽命縮短,也會導致玉米禿尖缺粒;種植密度過高、個體營養不良,同樣會造成空稈禿尖、缺粒。
豫東地區夏玉米生長季節,易受高溫干旱、陰雨寡照等不良氣候影響。玉米在花粉發育期間,對外界條件比較敏感,如遇到干旱或高溫條件,一部分花粉敗育,花粉數量減少,生活力減弱,甚至沒有授精能力;一部分花粉粒分裂不正常,形成畸形花粉粒,影響受精,形成空粒,或受精后子房在中途停止發育,或灌漿過程中胚乳生長停止,形成癟粒。據測定,溫度低于18℃和高于36℃時雄花不開放。開花抽絲期是玉米的水分臨界期,對缺水特別敏感。2011年豫東地區夏玉米中前期持續高溫干旱,影響雌雄穗分化,中后期陰雨寡照,空氣潮濕,花粉易吸水成團,影響散粉、授粉或花粉粒吸水過多而破裂死亡;未授粉的花絲不斷伸長下垂,使外層花絲遮住里層花絲,授粉率降低;光合作用低下,有機物質積累少,個體發育不良,造成缺行缺粒的發生。
各種病蟲都可影響玉米正常的生長發育,葉斑病、莖腐病、銹病、褐斑病均可導致玉米生長不良,影響結實灌漿;蚜蟲在玉米抽雄期時開始大量發生,致使玉米不能正常地開花授粉;玉米螟取食玉米莖葉果穗,也可造成禿尖缺粒。
近幾年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業機械化發展,夏玉米精耕細播、間苗定苗、中耕除草等措施劇減,種植密度大,個體發育不良,田間通風透光差,光照不足,植株光合作用減弱,有機質合成減少,影響玉米雌雄穗發育,造成缺粒禿尖。
根據豫東地區氣候條件和栽培要求,選擇種植優質高產,抗逆性強,適應性廣,結實性好的優良品種。例如高密度區可選擇鄭單958、浚單20、鄭單136、新單26等品種;中低密度區或套種區可選擇浚單22、秋樂151、鄭單538、新科19等品種。
改良培肥土壤。豫東地區沙化、低洼、鹽堿土壤,應結合農田基礎建設,加強排灌設施改造;增施土壤改良劑,提倡秸稈還田,多施有機肥,推廣深耕深翻技術,改善土壤結構狀況,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測土配方,合理施肥。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根據測土化驗結果和每生產100kg玉米籽粒需施純氮2.5kg、磷1.1kg、鉀2.7kg的規律,確定目標產量水平,合理氮、磷、鉀及微量元素的施肥指標,施肥的原則是巧施種肥、重施大喇叭口肥、補施花粒肥。
及時調控水分,預防旱澇災害。根據降水情況,及時排水灌水。特別是玉米拔節后生殖器官發育旺盛,水分供應要適時適量,以促進玉米雌雄穗生長發育。
豫東地區夏玉米播種時間越早越好。早播玉米幼苗遇干旱煉苗,利于形成壯苗;早播玉米提早生長發育,避開后期陰雨寡照影響;早播可延長生育期,充分利用光熱資源。在玉米生長中后期遇旱應及時灌水,降低田間的氣溫,提高田間大氣的相對濕度以改善田間小氣候,減少高溫干燥對玉米的危害。
針對豫東地區夏玉米病蟲害,提倡種子包衣、綜合防治。防治苗枯病、紋枯病、莖腐病,可選用0.3%苗菌敵或12%三唑酮乳油拌種,田間發現病株后,用0.3%苗菌敵或5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噴霧;防治大小斑病、銹病、褐斑病可用5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霧;防治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前,用3%呋喃丹顆粒劑丟心;玉米蚜蟲發生時,可用40%氧化樂果1 000倍液,或10%吡蟲啉2 000倍液噴霧防治。
一是要合理密植。根據品種、地力和栽培方式不同,確定種植密度,創造良好的田間環境,滿足植株中上部葉片對光照的要求,促進穗部發育。二是采用寬窄行種植,寬行95cm,窄行35cm,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條件。三是加強玉米拔節后中耕培土,增強土壤透氣性,促進玉米根系發育。四是玉米8~10葉時,噴施一遍健壯素,促進植株健壯,減少倒伏。五是遇到不良氣候條件,影響玉米正常授粉時,采用人工輔助授粉。
[1] 張守華,孫克仕,李毅,等.玉米灌漿異常原因分析及防止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08(24):221.
[2] 魯磊,趙俊峰.玉米禿尖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種業導刊,2011(11):33.
[3] 郭風銀,朱忠選.預防玉米禿頂的技術措施[J].種業導刊,2011(05):22.
[4] 陳巖,胡久義,李楠,等.夏玉米空稈、禿尖、缺粒的原因及對策[J].種業導刊,2010(08):30-31.
[5] 杜景珍.玉米籽粒敗育和禿尖原因及防治[J].種業導刊,2009(01):25.
[6] 任建平,郭自豪.玉米空稈禿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J].種業導刊,2008(08):27.
[7] 張進忠,孫本棟,蘆連勇,等.影響玉米果穗禿尖的因素及防治措施[J].河南農業科學,2003(05):56-57.
[8] 耿冬紅,韓濤,楊廷亮.淺談玉米空稈、缺粒成因及防治措施[J].種業導刊,2007(05):19.
[9] 鄧昌林.雜交玉米制種空稈和禿頂與缺粒的原因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11(14):95.
[10]蔣詠,張明亮,李洪杰.玉米生理病害的發生與防治[J].現代農業科技,2010(08):117-118.
[11]張秀凱.玉米禿尖缺粒發生原因及預防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10(1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