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蘭 張改英 劉彩霞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患者逐漸增多,尤其高發于老年人群。以高血壓就診的老年患者中,常規化驗后,部分患者常合并高脂血癥。血脂增高,常常伴有肥胖,增加心臟負荷,加速動脈硬化,使原有的高血壓加重,導致心腎腦并發癥的過早出現[1]。高血壓病、高脂血癥是腦卒中、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獨立危險因素,二者并存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與生活質量,如何使老年人從思想上認識“二高癥”的潛在風險,做到自我管理,減少并發癥的發生,除了藥物治療外,健康教育十分重要。現將工作中的幾點體會與大家共享。
根據患者發病的原因、誘因、癥狀、體征,對高血壓病做出分級診斷、高脂血癥分型診斷。給予個體化教育,使患者對自己目前的診治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以達到理想的血壓和血脂水平,緩解癥狀,延緩或阻止并發癥的發生。
2.1 口頭教育 對首次接診的患者,接診醫師明確診斷后,給予簡潔明了的講解,使其對自己所患疾病有明確的認識,指導其合理的膳食、運動,保持平衡的心態,對嗜煙酒者,建議戒煙限酒。正規服藥,配合醫師做好自我血壓監測[2],定期復查血脂。
2.2 宣傳資料 對于門診患者,口頭宣教有時費時費力,影響其他患者的就醫。宣傳資料不失為一種省時省力的途徑,便于患者及其家屬隨時翻閱及參照,加深印象及理解,久而久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服藥依從性。
2.3 專題講座 給每一位“二高癥”患者建立檔案,網絡化管理,以便定期集中患者及其家屬,給予專題講座教育。要注重醫師與患者的互動,耐心細致地答疑解惑,糾正誤區,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戰勝疾病的堅定信心。
2.4 電話隨訪 定期對建檔的患者進行電話隨訪,詢問近期飲食起居、服藥情況、血壓波動水平、血脂化驗結果,指導下一步治療。
包括如何正確測量血壓、定期復查血脂;堅持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態平衡。做好院內外用藥指導。尤其對服藥患者,嚴密觀察用藥后不良反應。如有患者用鈣離子拮抗劑后,引起嚴重雙下肢水腫,影響下肢血液循環,導致缺血性皮膚病和脈管炎,要及時換藥。老年人口服吲噠帕胺后常引起低鉀,要囑咐其多食含鉀高的水果及蔬菜。口服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者,如出現頻繁的咽部刺激性咳嗽,要及調整用藥。口服他汀類降脂藥后,如出現雙下肢肌肉疼痛,要警惕肌肉溶解癥的發生。明確告知患者藥物不良反應,患者如出現相關不適,要及時反饋給醫生,以防發生醫源性不良后果。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的不斷發展,老年高血壓患者的人數逐年上升[1]。因此高血壓健康教育是預防高脂血發生發展的重要措施,目標是使血壓降低至“正常”或“理想”的水平,降低其疾病危險因素,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的目的。雖然近年來老年高血壓的知曉率有所改善,但是血壓的控制率仍不理想。
通過健康教育實踐,多渠道、多形式的對老年高脂血癥合并癥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和行為干預,對高脂血癥合并癥患者的衛生知識評分,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的健康教育,讓患者掌握預防高血壓的知識和技能。自我保健意識的明顯增強,生活方式的明顯改善,不良行為習慣的糾正,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服藥依從性,血壓控制效果滿意,高脂血癥合并癥顯著減輕。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處于逐漸衰退階段,尤其是老年高血壓患者多有全身動脈硬化,血壓控制在理想水平的難度較大,在進行非藥物干預的同時,做好老年高血壓病的健康教育,可以幫助患者獲得醫學衛生知識,建立健康行為,增強患者服藥依從性。對健康意識行為表現差的患者,應重點強化健康意識,堅定健康信念,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等方面建立健康觀念,從而提高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總之,高血壓病合并高脂血癥,是一種終生性疾病,需要做好長期健康教育,堅定戰勝疾病的信心,從心理、生理、社會、環境等方面建立健康觀念,以提高老年高血壓病合并高脂血癥患者的生存期和生活質量。
[1]王薇,趙東.中國老年人高血壓的流行病學[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05,24(4):246 -247.
[2]張偉紅.106例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科學,2011,1(8):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