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秋艷
對門診處方用藥情況進行調查、分析,是了解臨床用藥現狀,促進合理用藥的重要手段。為此,我們抽查了2011年全年門診西藥處方15000張,按照衛生行政部門要求的調查項目,進行了統計、分析,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我們對2011年1~12月份門診西藥處方進行隨機抽樣,共計15000張。對處方的綜合情況、用藥品種數、處方金額、處方合格率及抗感染用藥處方的情況,分別填入專門設計的調查表中,再對其有關內容進行分類統計、分析。
2.1 綜合情況 抽樣總處方數為15000張,處方總金額為2498,643.20元。平均日處方數341張,平均每張處方金額為38.7。
2.2 處方劑型、用法 口服藥處方9019張占60%;注射藥處方2094張占14%;多劑型處方3087張。外用藥處方513張,其他藥處方(含五官、眼、腸道內用藥)287張;分別占總處方數的21%,3%,2%。
2.3 處方合格率 合格處方14678張,占總處方的98%;不合格處方322張,占總處方的2%。
2.4 處方金額 ≤50元的處方為9274張,占總處方的62%;≤200元以下處方,占總處方的99.5%。200元以上的87張,占0.5%。
2.5 處方品種 平均每張處方品種數3種,最高處方品種數為5種。
2.6 抗感染用藥 本次調查中應用抗感染藥物的處方為4305張,占總處方的28.7%。其中單一用藥的4113張,占處方總數的95.5%。抗菌藥物應用頻度最高的前3名排位,首位是頭孢菌素類,其次為青霉素類,第三位是大環內酯類。
3.1 處方金額和品種分析 以上門診處方的金額與品種數的分布,表明我院門診處方用藥基本合理。
3.2 處方劑型、用法 本次調查的處方中,口服藥處方所占比例最大,占60%;其次為多劑型處方占21%;注射藥處方僅占14%。比較符合門診用藥特點。其中注射劑使用百分率的高低也是WHO開發的合理用藥國際指標之一。
3.3 抗感染藥物應用 與2010年我們調查的15000張西藥門診處方中,抗感染藥物處方占總處方的69%相比較,百分比明顯下降。聯合用藥中單一用藥的處方占95.5%,二聯用藥處方占4.5%。≥100元的處方有2063張,占48%。提示:門診處方中抗感染藥物的應用比較合理。
抗菌藥物應用頻度與2010年相比較,原來排名第4位頭孢菌素類,2011年躍居首位。可能由于頭孢菌素類的一些口服品種如頭孢羥氨芐。頭孢拉定、頭孢呋辛、頭孢克洛等,前幾年由于價格較高限制了其應用。近兩年國內仿制品種價格優勢,促使其應用比例逐漸上升。合成青霉素口服制如阿莫西林、青霉素V鉀等,品種相對較少,前幾年廣泛應用也使其耐藥性有所上升。特別是近兩年社會上有關口服青霉素制劑,是否需要先作皮試,多少也會影響此類藥物的應用。青霉素類從2010年排名第一,降至第二位。大環內酯類藥物因其抗菌作用強,安全性高,使用方便,口服、注射品種多,選用方便,用藥頻度居第三位。
3.4 不合理用藥情況 ①同類藥物聯用或重復用藥。如利復星+諾氟沙星;青霉素V鉀+阿莫西林;凱扶蘭+芬必得。②按適應證選藥不當。化膿性扁桃體炎選用青霉素+派拉西林;上呼吸道感染選用青霉素V鉀+羅紅霉素。③藥物配伍產生有害的相互作用。例如:地高辛+地爾硫卓,由于降低腎及全身對地高辛的清除而提高其血藥濃度,可引起嚴重的心動過緩、吲達帕胺+胺碘酮,兩藥合用時,由于血鉀低而致心率失常。胺碘酮十倍他樂克,合用可加重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停搏及房室傳導阻滯。如有發生,則其中一種藥物應減量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