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傳蘭
盆腔炎是一種婦科常見病,它是女生殖器及周圍的盆腔腹膜、結締組織炎癥的總稱。主要由需氧菌、厭氧菌、淋病奈瑟菌、結核分枝桿菌、沙眼衣原體等菌群引起。在性活躍期多發,未婚者、初潮前及絕經后很少發生。盆腔炎在我國盆腔炎的發病率較高,治療辦法很多,但很少有患者能痊愈。它還可引發感染性休克、敗血癥或彌漫性腹膜炎[1],抗生素治療效果不佳,因此治療時應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方案,并堅持系統治療和綜合護理干預。現就本病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選取我院2011年8月至2012年1月20例婦產科門診和住院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年齡為22~38歲。患者均表現為發熱、下腹痛,嚴重者還表現為頭痛、高熱、寒戰、食欲不振等。患者還出現心率加快、體溫升高、肌緊張、下腹部壓痛、反跳痛、腸鳴音減弱或消失等體征。婦科檢查:陰道充血,宮頸口外流大量膿性分泌物,穹窿有明顯觸痛,宮頸充血、水腫,宮體增大,子宮兩側壓痛明顯等。
患者可采取藥物治療、支持治療、中醫治療及手術治療等。
3.1 基礎護理 ①嚴密觀察病情及生命體征的變化。如發現異常反應,應及時報告醫生,采取措施。②遵醫囑進行下腹部持續熱敷,應用中藥或抗生素進行消炎治療。③患者如果是產褥感染者,體溫>38℃時,應暫停喂奶,用吸奶器吸乳,1次/4 h。當體溫>38℃時,在無全身嚴重并發癥和感染擴散的前提下,可進行物理降溫。④患者如果是盆腔膿腫進行陰道切開引流者,應觀察及記錄引流的性質、量,及時更換外陰敷料,使外陰保持清潔。做好引流管的護理,保證引流管勿折、勿脫出及引流通暢。⑤注意患者惡露變化,當患者出院后,用具及床鋪進行嚴格消毒。⑥進行藥物治療時要做好指導工作,告知患者用藥的原則,比如劑量、方法及注意事項等,如抗生素不可長期使用;地塞米松停藥前應逐漸減少劑量等。⑦進行手術的患者,應嚴格掌握婦科手術指征,嚴格遵守無菌操作常規。首先做好術前充分準備,進行手術時應注意無菌操作,在術后應加強各項護理,預防發生感染。
3.2 一般護理 ①患者取半臥位,臥床休息,利于膿液在子宮直腸陷窩積聚,使炎癥局限。②給予患者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鼓勵患者多飲水,多吃魚、雞蛋、新鮮蔬菜及水果,增加鈣質、蛋白質、維生素等的攝入,有助于促進治療效果。如伴有腹脹者,可進行胃腸減壓、糾正酸堿及電解質失常。③定時進行生命體征的測量,及時進行血、尿、大便常規的復查,預防感染的發生。④伴有陰道流血者,應注意保證外陰清潔,可用苯扎溴銨按1~2次/d擦洗外陰。進行陰道沖洗時,沖洗液溫度為40°~43℃,用棉球將陰道口堵住,避免因沖洗液流入陰道而導致感染。⑤伴會陰傷口者,應注意觀察分泌物的性質、傷口周圍有無紅腫和傷口愈合情況。⑥評估患者腹痛的部位、持續時間、程度、性質以及伴隨癥狀,向患者詳細解釋引起不適的原因、臨床表現,告知相關的治療措施及注意事項,幫助患者采取舒適臥位,從而減輕患者的不適。
3.3 心理護理 做好衛生宣教,耐心的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如進行中醫藥治療的患者,應告知患者療程較長,應堅持服藥,按時服藥,以免影響療效。關心、愛護患者,消除患者的消極、悲觀情緒,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2-3],主動配合治療及護理。
3.4 健康教育 ①加強月經期、孕期、產褥期的衛生宣教。告知患者要注意個人衛生,特別是月經期的衛生,減少性生活的次數,避免因反復感染而導致病情加重。向患者講授盆腔炎發生、發展的過程以及治療的措施,從而增加患者的參與意識。②指導患者日常生活的安排,制定適合自身的體育鍛煉,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踢毽、跳繩、各種球類等,避免過于疲勞,以增強體質和免疫。②腰痛、腹痛時應注意休息,防止受涼,如有必要,應遵醫囑給予鎮靜止痛藥,從而緩解癥狀。如果患者睡眠不佳,應保持室內安靜,可在睡前進行按摩、熱水泡腳、關閉照明設施或服用鎮靜藥物等[4]。③應注意進行白帶量、質、色及味的觀察。如出現白帶量較多、色黃質稠并帶有臭穢味的,表明病情較重,應勤換內褲,不穿化纖質地的內褲,保證個人衛生。④近年來,性病發病率明顯升高,淋病最為多見,且因淋病導致的急性盆腔炎發病率也越來越常見,因此應加強對性病傳染的認識,預防淋菌性急性盆腔炎的發生。
總之,對急性盆腔炎患者采取有針對性的、科學合理的綜合性護理,可提高療效及減少并發癥的發生,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葛麗娜,于秀珍,馮曉明.婦產科疾病護理.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8:58-60.
[2]曲維香,張景龍.病人健康教育指導.第1版,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0:162.
[3]李靜波.中西醫結合治療急性盆腔炎.實用臨床醫學雜志,2002,3(6):97.
[4]郝玉玲.臨床護理健康教育.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9:32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