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鶴
腦性癱瘓(簡稱腦癱)是自受孕開始至嬰兒期非進行性腦損傷和發育缺陷所導致的綜合征,主要表現為運動障礙和姿勢異常[1]。嚴重病例還伴有智力低下,抽搐及視、聽或語言功能障礙。腦性癱瘓主要采取綜合康復治療,藥物治療是綜合康復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靜脈輸液是目前最常用的給藥途徑。由于小兒頭皮靜脈淺表易見,易于固定,方便患兒肢體的活動,便于保溫,所以2周歲內小兒多采用頭皮靜脈輸液。
小兒頭皮靜脈輸液是2周歲內患兒治療和搶救的主要給藥途徑,也是我們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成功的靜脈穿刺更是贏得患者信任的關鍵,也是提高護理質量的重要標志。筆者通過長期臨床工作中針對腦性癱瘓小兒頭皮靜脈輸液的體會,對腦性癱瘓患兒頭皮靜脈穿刺失敗原因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成功與否不僅僅取決于技術水平,也受心理、不良情緒、周圍環境的干擾和影響,操作者本身情緒及身體狀態好壞對靜脈穿刺成功起著重要的作用,護士身體不適穿刺時無法全神貫注,或患兒煩躁掙扎,家屬嘮叨,配合不當,操作時產生煩躁情緒直接影響著穿刺的成功。
1.2 光線的強弱及照射角度直接影響穿刺,光線太亮反光或陰雨天夜間光線太弱時護士看不清血管造成穿刺失敗。
1.3 有些腦性癱瘓患兒肌張力增高比較明顯,并伴有軀體扭轉,角弓反張等臨床表現。靜脈穿刺時患兒哭鬧,這些癥狀表現的更為突出,使固定難度增大,造成穿刺失敗。
1.4 頭皮針對改善腦癱患兒智力水平有明顯效果[2]。我科大多患兒長期進行頭皮針刺治療。小兒頭皮血管豐富,針刺時常會誤傷血管,造成皮下血腫影響頭皮靜脈選擇,或造成某些靜脈血管堵塞不通,導致雖靜脈穿刺成功但液體輸入不暢最終需拔除重新穿刺。
1.5 中藥熏蒸療法可明顯緩解痙攣型腦癱患兒的痙攣狀態[3]。但進行中藥熏蒸治療時患兒會大量汗出使血液粘稠度增大,并且熏蒸時的高溫刺激造成頭皮靜脈血管內壓力降低。所以中藥熏蒸治療后進行頭皮靜脈穿刺,進入靜脈后常無回血或回血慢,使穿刺者判斷失誤造成穿刺失敗。
1.6 腦性癱瘓患兒常需靜脈輸入促進腦組織發育的藥物,連續輸液時間較長,而且又要做多種康復治療,靜脈留置針使用受一定限制,小兒頭皮靜脈細小,長期反復穿刺使大量血管受到破壞血管的選擇;造成穿刺失敗。
2.1 準備專門的小兒靜脈穿刺室,保證光線充足,調節合適的室溫.晴天明亮的自然光線是理想的,光線強弱適中,光對眼刺激小,靜脈暴露較好,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2.2 護士苦練基本功,掌握扎實的穿刺技術。提高心理素質,保持冷靜,與患兒家屬多溝通。工作之余充分休息,身體不適或過于勞累時可換人進行操作,頭皮靜脈穿刺時要心態平和,全神貫注。因此操作時要集中精力,沉著冷靜,要有耐心,同時要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使家屬主動配合,取得合作。
2.3 肌張力較高的腦性癱瘓患兒靜脈穿刺前做好準備工作后,再將患兒置舒適及方便操作的體位,并固定好患兒頭部,充分暴露血管,避免穿刺前患兒長時間哭鬧緊張出現異常姿勢而不利于固定,穿刺時動作要迅速。
2.4 為患兒穿刺前要詢問患兒之前是否做過中藥熏蒸治療,盡量避免剛做過中藥熏蒸治療后立即進行頭皮靜脈穿刺,可讓患兒先休息1 h左右適量補充水分后再進行穿刺。如避免不了,穿刺時沿血管方向進針要緩慢,若感覺進入血管腔而無回血時,可稍等片刻或用注射器進行抽吸,若仍無回血,可試注入少量液體,如局部不腫脹,且注入時通暢,即為穿刺成功。
2.5 對于長期進行頭皮針刺治療的患兒,穿刺前要認真選擇合適的靜脈,避開經常進行頭皮針刺的部位,區分針刺痕跡和頭皮靜脈。與患兒家屬交流,安排好頭皮針穿刺和頭皮靜脈穿刺的時間,一日內需同時進行兩個治療時盡量先頭皮靜脈穿刺。
2.6 對長期輸液的患兒,要注意保護頭皮靜脈,有計劃使用靜脈。
總之,小兒頭皮靜脈穿刺是一項技術難度較高的操作,但只要我們了解穿刺失敗的原因及處理方法,掌握腦性癱瘓患兒頭皮靜脈穿刺的特點,并不斷加強自身的技術,就一定能逐步提高穿刺的成功率,使患兒順利地接受治療。
[1]中華康復醫學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小兒腦癱康復等業委員會.小兒腦性癱瘓的定義、分型及診斷條件.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07,29(5):309.
[2]李銀蘭.頭皮針治療小兒腦癱并發智力低下68例.中國康復,2011,26(1):45 46.
[3]趙向.徐淑玲.張魯峰.中藥熏蒸輔助治療痙攣性腦癱.醫藥論壇雜志,2007,28(2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