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修香
兒科病房收治的對象為心理、語言、行為發育不夠成熟的小兒,患兒年齡小,病情變化快,癥狀不典型,患者多,流動快,意外事件多,護理技術操作難度大,護士工作量大,容易發生差錯事故。針對兒科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我們應善于識別潛在的和客觀存在的各種不安全因素采取相對應的對策,使護理安全風險防患于未然。
1.1 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不強 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直接影響兒科病房護理安全。實際工作中,少數護理人員責任意識欠缺,諸如查對不嚴,交接班不認真,違反操作規程,頭腦不清晰,敷衍了事,巡視患兒不及時,導致打錯針,發錯藥,抽錯血,為患兒抽血或靜脈穿刺后忘松止血帶等現象的產生。值班時未體現慎獨精神,自由散慢,不能及時發現病情變化,從而延誤治療和搶救時機。
1.2 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因素 兒科護士不僅需要具備一般醫務人員的職業道德,還需要具備兒科護士特殊的素質要求,要求護士具有愛心、耐心、同情心。由于護士超負荷工作,加上社會地位相對較低,使護士身心疲憊,工作質量下降,易發生差錯事故。個別護理人員對業務不熟練,觀察病情不到位。服務態度不好,解答問題語言生硬,或不予解答,不能和家長進行有效的溝通,甚至與家長發生沖突。這些因素容易影響兒科病房護理安全。
1.3 帶教因素 由于護生對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熟悉程度欠缺,基礎理論薄弱,操作能力較差,學習不主動,帶教老師既放手又放眼的讓其進行工作,帶教老師的指導十分重要,直接關系護生業務能力的提高和責任心的加強,從而影響兒科病房護理安全。
1.4 病房管理因素 病房是患兒治療和生活的主要場所,應當加強管理。特別是上呼吸道感染和腸道感染的流行季節,患兒多,房間擁擠,恢復期和急性期患兒共處一室,如果不能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易發生交叉感染,這些也會成為影響兒科病房護理安全的因素。
1.5 用藥安全因素 小兒在用藥上特殊性強,用藥劑量小,個體差異大,加藥程序復雜,新藥品層出不窮,藥物的商品名稱繁多,劑量復雜,不易掌握,易發生配錯藥,劑量換算錯誤等。家長不遵醫囑給患兒服藥。由于兒童血管壁薄,通透性高,在輸液過程中使用對血管有刺激性的藥物,穿刺部位常出現皮膚蒼白,滲出腫脹,甚至壞死等,給患兒帶來痛苦。這是影響兒科病房護理安全的重大隱患。
1.6 患兒及家長因素 患兒心理、語言、行為發育不夠成熟,年齡小,無法溝通,不配合治療,一些家長缺乏醫學常識,脾氣暴躁,自以為是,不遵守醫院規章制度,不配合治療和護理,門診患者等候時間稍長,忽略了看病、檢查、配藥及查對的過程,認為到科室后就必須馬上治療,經常住院患兒家長的依從性差等。這些行為也給兒科病房護理安全帶來影響。
2.1 加強護理人員責任心 我每天堅守在工作的第一線,加強督促與檢查,隨時提醒每位護士,看到有護理糾紛的可能,馬上上前解決,若我不能解決的,立即請主任協同解決,將護理糾紛消失在萌芽中。要求護士嚴格履行崗位職責,遵守護理工作制度,執行各種護理操作常規,真正用制度約束自己,用制度來管理自己。護士的責任要具體化、明確化,要求每個人要到位盡職,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對工作負責,對患兒負責,要換位思考。為此,我科還制定了一系列的獎懲措施,大大提高了護理人員的責任心,要求每位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兒科護理技術操作,以減少患兒的痛苦和不必要的傷害,若有失誤,及時與家長溝通,賠禮道歉,爭取家長的原諒,將護理隱患消失在萌芽狀態。
2.2 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素質 我科針對護士的具體情況制定了分級培訓計劃,每月專業理論學習和技術操作訓練一次,平時進行查看,事后點評,通過培訓與點評,護士的專科理論水平得到提高,熟練掌握了護理技術操作,能做到反應速度快、穩、準。只有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才能得到家長的尊重和理解。提高自律性,尤其倡導值班護士的慎獨精神,自覺遵守職業道德準則,不要僥幸某次用污染的針頭給患者注射沒有引起感染,也不能輕視值班時減少巡視病房次數的做法,學會換位思考,加強與家長和患兒的溝通,增進理解,使他們有安全感和信任感。兒科病房陪護家長頻繁更換,面對每一位家長的提問應心平氣和,耐心地用通俗易懂,符合個性化的語言向家長解釋,杜絕護理糾紛的發生。
2.3 加強護生的帶教和管理 加強對護生的帶教和管理是兒科護理安全的一個重要環節。分配到本科室的護生首先要接受護理安全方面的教育,了解護理對象的特殊性,熟悉本科的環境,疾病護理常規,兒科特殊的治療和護理,使他們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工作中有帶教老師正確引導,全程監督,嚴格執行各項護理操作規程,同時要求帶教老師加強責任心,以身作則,做到放手不放眼,耐心講解、示范,因人施教,帶教期間在保證護理安全的前提下,要多提問,讓護生多動腦筋,鍛煉她們獨立思考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要讓護生學有所獲,圓滿完成實習進修計劃,在今后的護理工作中使護理安全風險防患于未然。
2.4 加強病房及門診管理 改善患兒的就醫環境,將病房和門診分開分流患兒,分室收治不同時期,不同病種的兒童,減少探陪人員,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地面濕式打掃,病室內每日空氣消毒1次,每日開窗通風2~3次,保持病室內空氣清新,保持溫濕度適宜。每月對空氣、無菌物品、工作人員的手、物品、消毒液進行檢測。做到一人一巾一用一消毒,控制示教人數,加強醫護人員手的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2.5 確保患兒用藥安全 組織護士學習保障用藥安全的重點內容,如通過收集藥品說明書,組織業務學習,嚴格執行查對制度,無菌操作原則等。兒科用藥根據公斤體重計算藥量并將常見藥品劑量貼于治療室,兒科用藥具有用藥量小,用藥種類多,間隔時間短,護士在配藥時要精確計算,忙而不亂。再者小兒輸液量小,需嚴格控制輸液速度,盡量使用微量泵。經常進行技術操作培訓,提高護士的技術水平,力爭“一針見血”,盡量使用留置針,密切巡視注射部位,觀察局部皮膚顏色、溫度,有無滲漏、腫脹,如有滲漏、腫脹立即更換注射部位,并對滲漏部位給予25%硫酸鎂加50%葡萄糖加維生素B12濕敷,減少對患兒的傷害,確保護理安全。向家長宣傳安全用藥知識,讓家長了解藥物使用的目的,服藥注意事項,如鈣劑不宜與牛奶同服,媽咪愛要用溫開水送服等。
2.6 做好健康宣教 對患兒應給予關心愛護、撫摸、微笑、擁抱,經常給他們激勵性的語言,讓他們配合治療和護理。針對一些家長缺乏安全意識,以及醫學知識缺乏,對治療護理不了解所存在的問題,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法,指導他們:患兒應有專人看護,睡眠時應睡在有床欄的一側,防止摔傷,不能帶患兒到戶外輸液,不能擅自調整滴速,靜脈留置針的保護方法,遵守醫院規章制度,不得私自換床,不得帶患兒擅自離院,若需離院必須請假等。
兒科護士長要以身作則,嚴格要求護理人員要做好安全隱患的防范,消除不安全因素,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和護理技術操作水平,認真落實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執行各項護理常規和操作規程,加強對兒科病房的安全護理管理,確保護理安全。體現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患兒為中心,把患兒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為患兒提供安全、滿意的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