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光芳
糖尿病是一種嚴重威脅人們身體健康的常見代謝性疾病,近年來,通過不斷研究,認為胰島素抵抗和胰島β細胞缺陷與炎癥因子和細胞免疫功能的失衡密切相關。黃連解毒湯作為清熱解毒的代表方治療2型糖尿病不僅有豐富的理論基礎,而且與現代醫學關于2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也是吻合的。
糖尿病是現代醫學概念,中醫學稱為“消渴”癥。“消渴”出自《內經》并有“膈消”、“消癉”、“消中”等名稱,傳統中醫學認為“消渴”的病因病機是:稟賦不足,飲食不節,過食肥甘,情致失調,五志過極,勞欲過度,等原因導致陰津虧損,燥熱偏勝,而以陰虛為本,燥熱為標。
黃連解毒湯是清熱解毒法的代表方劑,原載于《外臺秘要》,由黃連、黃芩、黃柏、梔子組成,具有清熱瀉火解毒之功效,主治實熱火毒、三焦熱盛之證。從黃連解毒湯的組成藥物、功效及方解不難看出:無論是針對傳統的“三消”理論,濕熱內蘊、濕熱下注觀點,還是糖尿病“熱毒致消”學說,黃連解毒湯都以其清三焦火熱而燥濕解毒功效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同時又可針對胰島素抵抗的病理因素及病機發揮其改善胰島素抵抗的功效。
3.1 降糖、降脂的研究 黃連解毒湯能降低大鼠血清膽固醇濃度,降低大鼠肝中極低密度脂蛋白濃度。黃芩、黃連、黃柏能通過抑制肝臟脂酰輔酶A-膽固醇酯基轉移酶(ACAT)的活性,抑制肝細胞中膽固醇酯的合成[1]。冷三華等研究發現黃連解毒湯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代培良等研究發現黃連解毒湯能拮抗四氧嘧啶誘導的小鼠高血糖,明顯降低正常小鼠、四氧嘧啶糖尿病鼠的空腹血糖[2]。
3.2 抗炎癥因子的研究 譚燚等實驗研究結果表明給予黃連解毒湯治療的實驗性2型糖尿病大鼠,其血清中FBG、IL-1β、IL-6、TNF-α、CRP 的水平比模型對照組明顯降低,OGTT顯著改善,提示黃連解毒湯具有降糖、抗炎、改善胰島素抵抗等作用,并探討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改善2型糖尿病的炎癥反應程度,改善胰島素信號傳導功能有關[3]。說明黃連解毒湯在降糖、降脂的作用之外對炎癥反應有良好的抑制作用[4]。
3.3 改善胰島素抵抗 胰島素抵抗形成的機制十分復雜,多在遺傳的基礎上由各種環境因素誘導而產生。脂肪和骨骼肌等靶組織在胰島素刺激下攝取利用葡萄糖是通過胰島素受體(InsR)→胰島素受體底物-1(IRS-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 k)→葡萄糖糖轉運蛋白(GLUT)等一系列信號轉導過程完成的,此信號轉導過程的任何環節障礙均可引起胰島素抵抗。金丹等觀察結果基本闡明了黃連解毒湯可通過PI-3 k途徑改善胰島素信號轉導,從而防治2型糖尿病[5],這為清熱解毒法防治型糖尿病的臨床運用提供了實驗依據。陳廣等認為黃連解毒湯對2型糖尿病的治療效應可能與提高脂肪和肌肉組織中GLUT4的蛋白表達及轉位有關[6]。
3.4 抗氧化作用 活性氧自由基和脂質過氧化反應對組織細胞的損傷是炎癥和多種疾病的生化基礎。王利強等試驗研究表明:黃連解毒湯體外給藥能明顯抑制紅細胞自氧化或H2O2所致紅細胞溶血,并抑制小鼠肝勻漿自發性或 Fe2+-Vit C誘發的脂質過氧化反應。對H2O2所產生的羥自由基亦有直接的清除作用[7]。
3.5 免疫調節作用 正常機體內各T細胞亞群相互作用,維持著機體正常的免疫功能,T淋巴細胞亞群主要分為CD4+、CD8+兩個亞群,CD4+為輔助性T細胞,CD8+為抑制/殺傷性T細胞。張國華等研究黃連解毒湯對T細胞亞群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能提高實熱證大鼠CD4+、CD4+/CD8+比值,提示黃連解毒湯有對抗實熱證細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8]。
[1]Yotsumoto H,王建升.黃連解毒湯及其組成生藥對膽固醇酯合成的抑制作用.國外醫學·中醫中藥分冊,1998,20(3):48-49.
[2]代培良,于得海.黃連解毒湯降血糖作用的實驗研究.河南中醫學院學報,2004,19(2):36-37.
[3]譚燚,陸付耳,徐麗君,等.黃連解毒湯對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炎性介質和標志物水平的影響.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5,25(12):1113-1115.
[4]譚燚,陸付耳,徐麗君等.黃連解毒湯對2型糖尿病大鼠細胞因子IL-4和IL-10水平的影響.微循環學雜志,2005,15(3):44-45,49.
[5]金丹,陸付耳,陳廣,等.黃連解毒湯對型糖尿病大鼠靶組織磷脂酞肌醇激酶的影響.中西醫結合學報,2007,5(5):541-545.
[6]陳廣,陸付耳,徐麗君.黃連解毒湯對2型糖尿病大鼠靶組織葡萄糖轉運子4的影響.中西醫結合學報,2007,5(4):412-415.
[7]王利津,徐強.黃連解毒湯的抗氧化作用研究.中國藥科大學學報,2001,01:53-55.
[8]張國華,遲華基.黃連解毒湯對實熱證大鼠T細胞亞群和IL-2活性的影響.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2,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