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麗 張靜波
1.1 一般資料 在我院的神經內外科、腦外科、婦科、兒科療區作為示范病房,每個療區放置床位70~95張,床位使用率在93.5% ~98.5%。示范病房床護比為1∶0.40~1∶0.45。
1.2 護理方法
1.2.1 健全各項護理工作制度我院護理部成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活動小組,制定護理工作規章制度,護士護理常規及技術操作規范,護理工作流程及標準,并向社會和全院公布工作標準。
1.2.2 細化分級護理標準及服務項目[1],護理部、醫務科、黨辦聯合組成調查組,每月對示范病房進行至少2次滿意度調查,然后向全員公布調查結果。
1.2.3 改變排班模式護士長根據各療區1∶0.4的床護比,進行人員合理調配,節假日適當增加班次,實行夜班雙班制、幫班制等措施,以保障護理安全。
1.2.4 實行責任護士包干機制,根據護士職稱、學歷、能力實施護士分層次使用,實行護士包干責任制,每2~4名護士負責13~15例患者,為患者提供優質全程護理服務。
1.2.5 規范護理文書書寫,完善后勤保障體系 常見的護理操作用特定代碼代替,取消不必要的護理文書記錄,從而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讓護士有更多時間留在患者身邊進行護理常規操作。
1.2.6 護理部建立專門評價機制,將隨機檢查和定期考核結果作為評選“明星護士”和科室評優的依據。在各個療區張貼有管床護士名字及照片,以便接受醫生、患者、社會三方的監督。
2.1 護理部高度重視 我院護理部領導深刻理解衛生部2010年《“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精神[2],能真正落實文件精神,實行護理部領導責任負責制,成立了以護理部主任為第一責任人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領導小組,各級職責明確,制定了實施方案,
2.2 強化護理質量 基礎護理是提高醫療護理質量的基本保證。在創建示范病房過程中,強化基礎護理,制訂了各種規章制度,以約束護士的行為,每季度進行護理質量考試,要求人人參加,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使整個療區的護理管理水平上一個新的檔次。
2.3 提升護理價值 我院開展“優質護理示范病房”活動后,要求全院護理人員使用文明用語,樹立愛崗敬業精神,強化學習規章制度和技術操作規范,時刻提醒以患者為中心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要求護士工作細心,耐心,并能與患者進行有效的思想溝通,從而提升護理人員服務理念。
3.1 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是病房改革的一種創新模式,它的重要意義就是落實衛生部規定的《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其核心就是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優質護理服務,全面提升護理服務水平,充分調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實行護士與患者責任包干制,要求護士改變工作分工方式,在示范療區公示衛生部《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綜合醫院分級護理指導原則》,引入社會參與評選機制,從而轉變優質護理服務理念,改變以往護士的工作方式,形成了以護士處理醫囑為中心的分工護理模式,深化了整體護理質量,有效保障了基礎護理的全面落實,明顯改善護理服務質量,患者、醫生、護士滿意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3.2 2010年衛生部提倡的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是護理工作的一次前所未有的改革,它要求以患者為中心,強化基礎護理,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深化護理專業內涵,整體提升優質護理服務水平。建立整體護理責任包干的模式,是加強管理、全面提升護理質量,促進護理改革與發展的重要契機[3]。在工作中要糾正一些錯誤思想意思,認為護士待遇低,從而缺乏工作的積極性及主動性,提高這次學習,要求護理人員改變思想觀念,改善護理服務質量,提高護理水平,扎實推進優質護理服務示范病房的各項工作。
[1]衛生部.關于印發《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試行)》的通知.
[2]衛生部.2010“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方案.
[3]張緒芳,方蓉,付為芳.創建“全國優質護理服務示范試點病房”的做法與體會.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8(11):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