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霞
靜脈輸液是治療兒科常見病的一種常見方法,但是靜脈輸液對于患兒的特殊情況,往往患兒容易出現反復穿刺不成功的現象,患兒家長在輸液過程中的配合和幫助往往會成為患兒靜脈輸液的成功關鍵[1]。了解患兒家長在患兒靜脈輸液的過程中對醫護人員的需求,現隨機選取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來我院就診的患兒150例并對其家長進行隨機調查,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5月至2011年8月來我院就診的患兒150例并對其家長進行隨機調查,患兒年齡在1.2~6歲,平均3.2歲。調查采取訪談式的調查方式對患兒家長進行調查,選取的患兒家長男52人占35%,女98人占65%;其中,30歲以下的71人,31~50歲的21人,51歲以上的58人。家長學歷大專以上的66人占44%,中專或高中的58人占39%,初中及以下26人占17%;在被調查對象中,患兒的父母101人占67%,患兒的祖父母或外祖父母32人占21%,其他17人占12%。
1.2 方法 在進行訪談式調查的過程中,提問的問題應圍繞著以下幾項內容:家長想要了解的患兒病情,家長是否具備患兒靜脈注射的相關知識,家長關心的醫療技術水平,院方的醫療環境等內容進行調查,調查應注意針對不同的調查對象的身份和文化水平提不同出問題,注意提問的技巧和方法。注意準確記錄訪談的結果,并學會從不同的回答中總結共性的問題。統計方式按照訪談回答的次數進行百分率統計。
2.1 護理技術方面的需求 要求輸液前和輸液前進行舒適護理的占所調查的比例最高150人占100%;希望了解院方相關的護理水平,希望一次靜脈穿刺就成功的147人占98%,一次穿刺不成功可進行頭皮靜脈注射的127人占85%,不希望進行頭皮靜脈注射而是再次進行靜脈注射的23人占15%。
2.2 相關輸液知識的需求 希望學習和了解兒童靜脈輸液護理的相關知識144人占96%;希望了解輸液所用的藥物名稱、藥物的作用、用途和副作用的138人占92%,希望了解輸液速度、輸液量、輸液對患兒的影響的130人占87%,希望能夠了解護理方的護理方法和潛在危險的102人占68%。
2.3 相關治療過程中的心理需求 患兒家長擔心靜脈穿刺中患兒出現恐懼和疼痛等心理不良反應78人96%,擔心患兒由于心理上缺乏護理出現哭鬧、不愉快的56人96%。
3.1 患兒家長對靜脈輸液護理需求分析 患兒的靜脈輸液不同于其他輸液方式,患兒的靜脈輸液成功率往往受很多方面因素的限制,靜脈輸液的二次或多次穿刺往往會給孩子造成的不必要的痛苦。孩子的家長在孩子進行靜脈輸液治療時往往希望通過有效的護理一次性靜脈穿刺成功,使患兒的心理和生理遭受的痛苦減少到最低[2]。這意味著護理人員要擁有高超的技術的同時還要具備舒適護理的經驗,要學會根據患兒的不同年齡心理特點,進行有針對性心理誘導和護理干預。不希望進行頭皮靜脈注射而是再次進行靜脈注射的23人占15%。這些患兒家長對靜脈穿刺并不了解,醫護人員可以對患兒家長進行必要的護理知識的普及和宣講,使患兒家長對頭皮靜脈穿刺有充分的認識,是頭皮靜脈穿刺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3]。
3.2 患兒家長對靜脈輸液相關條件的需求分析 對患兒進行靜脈輸液時要創造一定的環境使患兒在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放松和舒適,同時也要對家長進行解釋和說明,減少患兒家長的顧慮和擔心。要在患兒輸液時進行舒適護理,例如輸液室要創造放松、安靜的環境,輸液室要溫暖、光線充足。輸液前要與孩子進行有效溝通,通過做游戲,講故事等活動與孩子建立起感情,減少孩子的不信任感和恐懼感,同時使患兒家長參與進輸液前的活動中去,使家長也能放松。輸液時護士的動作要輕柔熟練,選擇血管時要選擇神經分布較少的掌背靜脈,年齡小不配合的可選擇頭皮靜脈。穿刺后要選擇鼓勵和夸獎的語言對患兒進行激勵,并讓患兒家長參與其中,教授家長用安慰性的語言和輕柔的撫摸幫助孩子減少痛苦和恐懼。并允許家長為患兒提供一些物質上的獎勵。
3.3 患兒家長對靜脈輸液對情況和的需求分析 絕大多數患兒的家長最關心的還是患兒在輸液過程中的治療方案和所用的藥物和不良反應。這就要求醫護人員要及時告知患兒家長對患兒采取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方案,也要把所使用的藥物的各種數據如實介紹給患兒家長,讓患兒家長對治療有一個充分的了解[4]。同時,也要對患兒的家長進行不良反應和副作用的分析和說明,使患兒家長對靜脈輸液的不良反應有一個充分的認識,這樣在患兒輸液的過程中家長可以進行實時監測,并在關鍵環節和階段配合護士進行有效護理干預。
3.4 患兒家長對靜脈輸液相關知識普及的需求分析 一方面,進行靜脈注射的患兒家長,家里往往只有一個孩子,家長對患兒靜脈注射的方法和注意事項知之甚少,甚至有些家長一無所知。這就造成了一些家長在患兒靜脈注射的時候無謂的擔心和恐懼。另一方面患兒家長中大多數家長都是中專或高中以上學歷,希望學習和了解兒童靜脈輸液護理的相關知識144人占96%。只要進行患兒靜脈輸液的知識普及和宣傳就會增強患兒家長的預防和治療患兒疾病的能力,提高患兒的治愈效果。另外,滿足家長的需求,提供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會增加患兒家長對治療的配合,減少患兒家長的恐懼心理。在多方面和細節上增強服務意識,就可以讓治療和護理更加理想化和人性化。
[1]劉苓.兒童患者家屬的心理健康狀況及護理對策.中華護理雜志,2011,37(12):230.
[2]張敏,歐梅嬌.門診不同注射方式病人需求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實用醫技雜志,2005,12(54):785.
[3]高維波.提高小兒靜脈穿刺成功率的體會.齊魯護理雜志,2009,11(55):459.
[4]金雪花,小兒靜脈輸液重新穿刺的原因分析.吉林醫學,2011,2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