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劉 惠
(吉林省輝南縣電視臺,吉林輝南 135100)
基層電視臺,要想在如今巨大的行業競爭壓力下獨樹一幟,就必須摸索出具有自身鮮明特色的發展道路,這就要求首先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
基層電視臺的新聞報道,不能和中央以及省市的電視臺同一思路和做法。在觀眾已經形成的固有觀念里,同樣的新聞內容一般不會選擇基層電視臺來觀看。因此,作為新聞欄目,基層電視臺必須突出自己的特色,切忌隨波逐流、毫無亮點。如今有很多基層電視臺都是“照本宣科”的做法,上面的文件怎么寫,下面的播音員就怎么讀,這其實是基層電視臺的大忌。電視臺作為媒體,不僅要求有傳播新聞的功能,同時還要有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責任。因此,就要求我們在正確解讀、深入挖掘各類新聞事件上多下功夫。
選題策劃可以說是一檔新聞欄目的靈魂所在,題目策劃好才能吸引觀眾眼球。但是目前我國多數基層電視臺新聞欄目的內容還是老一套,“會議報道、領導活動”必不可少,“流水賬”的報道方式數十年如一日,乏善可陳。再加上要面對基層電視臺欄目形式的單一以及主持風格的呆板,試問對于這類新聞,觀眾如何能調動起觀看的興趣?新聞的選題策劃至關重要,如果沒有與百姓息息相關的熱門話題,就等于失去了一切動力源泉,又何談收視率?
基層電視臺新聞工作者從目前來看,學歷基本偏低,這就造成了能力不足的問題。知識結構老化、單一,對業務問題研究不精、不深,有的甚至是“門外漢”轉行,這就造成了新聞隊伍不專業的現象。尤其對于新聞編輯來說,文字能力和邏輯思維以及創新能力都需要全面均衡,這就對編輯的素質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在個人能力有所欠缺的前提下,新聞欄目質量低下也就顯得正常了。再加上基層電視臺的學習和培訓機制還不是特別完善,因此對于新聞工作者提高自身素質又提出了極大挑戰。
針對以上提出的基層電視臺新聞工作目前所存在的不足之處,筆者認為應該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3.1 找準自身定位 基層電視新聞工作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對國家各種政策的正確解讀和引導,要做到在政策出臺的第一時間做出正確解讀,并結合地方特色做出正確引導,結合具體事件進行解讀分析,讓群眾能夠在第一時間內正確、深入地了解。以潤物細無聲、不著痕跡的方式讓群眾接受新聞、了解政策。作為黨和人民的喉舌,要弘揚和倡導積極向上的生活理念,鼓勵健康的生活方式,把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通過正確的方式加以引導。真正實現“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優秀的作品鼓舞人。”要把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好“群眾利益無小事”的原則,發揮好新聞的社會監督作用。基層電視臺吸引廣大觀眾的點應該在于觀眾的“地方情結”,掌握好這個關鍵點才能找準自身定位,觀眾會對那些發生在自己身邊、與自己生活息息相關的新聞感興趣,而這些新聞是在其他電視臺所看不到的,只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獨”,才能充分吸引到觀眾的注意力。
3.2 把握好選題策劃的方向、內容 基層電視臺欄目形式和內容單一、主持風格呆板生硬是固有的缺點,這些都可以通過好的選題和策劃加以彌補。而我們在找準了自身定位之后,筆者認為盡量多地報道民生新聞是重點所在。基層電視臺的亮點和特色就應該在貼近百姓上,盡可能多地采訪百姓喜聞樂見的民生新聞是提高收視率的有效保障。對于選題方面,要樹立起自上而下的重視觀念。只有題選對了、選好了,才有了扎實的基礎,否則就相當于一棟沒有牢固地基的大廈,蓋的越高,越有坍塌的危險。選題要貼近群眾、貼近生活。而選題的策劃也要有針對性,不能千篇一律。針對不同的選題要采取不同的策劃方式,對于每個選題,編輯要掌握好選題所要闡述的中心問題是什么,采取何種形式報道,以及觀眾看到欄目后的預期反映等等。
3.3 提高基層電視臺新聞工作者素質 前面提到由于基礎學歷較低以及入職后培訓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導致的新聞工作者素質尚需提高,是如今多數基層電視臺存在的普遍現象。針對此問題筆者認為一方面應該更加廣泛地吸納各種專業人才,從根本上提高新聞工作者的素質,從專業院校招收專業畢業生。另一方面健全基層電視臺新聞工作者的學習和培訓機制,創造各種學習機會。傳媒行業本身發展速度就很快,因此我們從業者也要求業務本領不斷更新,才能跟得上時代前進的步伐。從事新聞工作,采訪、編輯、邏輯思維、創新的能力尤為重要,我們要從這些方面不斷地為從業者提供各種學習培訓機會,全方位均衡地提高他們的各種素質。
綜上所述,作為基層電視臺的新聞工作,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和探索的地方,作為新聞工作者,我們要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水平,健全我們的基層新聞工作隊伍,制作出優秀的新聞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