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鐘銘華
(蘭州市廣播電視總臺,蘭州 730030)
廣播電視新聞播音節目是廣大群眾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渠道,其播音質量直接影響著新聞的傳播效果。因此,廣播電視新聞播音事業從誕生之初就被賦予了重要的歷史使命。近些年來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以及人們審美情趣的不斷提高,縱觀我們日常所接觸的新聞播音節目,新聞播音理念取得了飛躍的進步。然而,隨著我國日益開放的新聞輿論環境,及與日俱增的受眾需求,關于探討新聞播音發展的呼聲越來越高,新聞播音作為廣播電視有聲語言傳播中難度最大、要求最高的一種創作,加強新時期新聞播音的改革與創新就成為順應時代要求的必然之勢。筆者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探討了新時期新聞播音的發展。
新聞播音的創作理念表現于在高度的創新觀念指導下,經過探索、提煉和比較,捕捉和報道具有揭示社會生活意義本質的新聞信息。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好奇,人皆有之。因此,如果說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那么新鮮則是新聞的靈魂。新聞播音需要對聽眾的心理規律進行細致入微的研究分析,有效把握聽眾其內在心理的發展及其演變的過程,并在新聞中發現各種的新鮮點并能夠通過技巧將這些新鮮點有效地展現出來給聽眾,從而增強新聞播音的新鮮感。
1.1 把握聽眾求新心理,深入提煉新聞播音主題 伴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時代的進步,由于年齡、職業、思想、閱歷、學識、愛好、氣質以及個性、情趣等主觀因素的不同,廣播電視新聞聽眾的心理需求正逐漸地走向多元化,他們需要新聞報道中能夠體現先進的思想、主流的價值取向及時代的感召力。因此,廣播電視新聞播音創作者要不斷分析,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技術手段才能夠維持住受眾對播講內容保持足夠的注意力。進而在新聞創作過程中對社會現象進行客觀公正的理性分析和思考,正確認識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現象,準確把握每一條新聞的價值,并緊扣時代脈搏,挖掘新聞信息蘊含的內核,提煉出明確的主題,全面了解和把握新聞信息的深和新,以新的視角,新的思路,在紛繁復雜、眼花繚亂的新聞信息中,增強新聞播音的新鮮感。
1.2 激發聽眾共鳴心理,有效擴展新聞播音內涵 聽眾在獲取了有關的信息之后能夠在其心中進行良好的思考,同時會在聽眾的心理留下深刻的痕跡,讓聽眾與之產生強烈的共鳴,能夠與播音員產生互動與交流是新聞播音新鮮感的重要體現。因此在新聞播音過程中,需要播音創作時刻保持動態的思維狀態,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去關注新聞事件,發現新聞線索,捕捉新聞現象,洞察新聞價值,不斷擴展新聞信息的內涵與外延,整合新聞資源,樹立自己獨特的播音風格,開拓新聞播音的發展空間。同時也促進聽眾對主題有深刻的理解,對主題背景有宏觀的把握,感受新聞播音的新鮮感。
1.3 切合聽眾審美心理,不斷豐富新聞播音風格 人們對具有美感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親和力和新鮮感。在新聞播音創作的流程中,播音員展現給聽眾的是兼具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的綜合風采。真誠、自然和得體的播音風格,才能受到觀眾歡迎,才能增強主持人的親和力和新聞的新鮮感。因此,新聞播音要善于捕捉節目亮點,創造性的融入精英文化、道德價值、審美體驗,不斷豐富新聞播音風格,在敘述、抒情和評論中形成聽眾所需的“美感”,從而使聽眾產生獨特的審美感受,增強新聞播音的新鮮感。
與其他藝術規律一樣,新聞播音的最終目的是使聽眾在對聲音符號的解碼過程中,實現與新聞傳播者的對話、分享、交流。因此,在新聞報道中新聞播音員應巧妙的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能夠建立起與觀眾之間的聯系橋梁,讓觀眾深切的感知,實現表達與理解的吻合,思想感情與專業技術的融合,讓新聞播音節目中的各種內容與表現的模式能夠相互協調,從而有效的運用自己的情感來感染聽眾。
2.1 播音語言溫暖隨和,蘊含情感氣氛融洽是新聞播音成功的至關重要的因素。播音主持人在用語時,不僅要講究其規范、科學、形象和生動,更要體現出對聽眾的尊重、體諒、溫暖和坦誠。因此,新聞播音的語言創作必定是以生活語言為基礎,樸實、自然、大方,蘊含情感,并把握言語的互動性,注重語言藝術,使聽、說者靈活地轉換,從而形成積極而又熱烈的氛圍。同時,新聞傳播過程中,應通過對新聞傳播中聲音符碼的剪輯、疊加、架構,激活聽眾的想象空間,撥動聽眾的心弦,增強新聞的感染力,使聽眾仿佛能夠聽到、看到、觸摸到、感受到現實世界中鮮活的新聞人物、正在發展中的新聞事件。
2.2 播音視角貼近群眾,融入情感新聞稿件的情感變化,會引發播音主持的情感變化。這時候,需要播音員主持人恰當地適應和運用這種變化,來激發自己的情感,進而滲透在播音節目中,帶動聽眾,增強新聞播音的感染力。近年來,隨著新聞傳播與人民群眾的距離越來越貼近,媒體就越來越重視民眾的需求。由此,在新聞播音中,應準確把握受眾心理需求,緊扣時代脈搏,尋求事實的最新態勢,時時事事選擇更符合平民的角度作為新聞的時空切入點,來定位新聞播音主題。并在播音過程中恰當的融入主持人的真情實感,從而帶動聽眾的情感,來感染聽眾和觀眾。
2.3 播音背景貼切自然,烘托情感背景是新聞播音節目的有機組成部分,能夠引起人們的感情共鳴。只要處理得當就可以起到深化主題、烘托氣氛、抒發情感的作用。因此,在新聞播音的策劃中,應從作品內容、作品風格出發,選擇與新聞主題相一致的背景音樂和文字語言,使聽眾和觀眾展開想象力,使新聞背景真正起到深刻揭示事物或人物內在的品格、渲染主題、深化主題、烘托情緒和情感的作用。
新聞播音中最直接、最集中、最生動體現主題的地方便是新聞稿件的創新之處。因此,針對不同的稿件,在播音之前應進行靈活設計,充分體現新聞播音創作中的藝術個性。這就要求新聞播音創作者具備以下幾方面的素養。
3.1 是要有新聞的敏感性 針對眾多的新聞稿件,新聞播音創作者要以服務人民群眾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及時的深入到新聞發生地的新聞現場,能夠通過自己的思考對于各種新聞事件背后隱藏的東西利用自己的專業判斷來進行有效的甄別鑒定。更要注意事件或現場的局部、細小的環節,對有新聞價值的事實察深、看透,抓取具有新聞價值的生動細節,抓住創新的、有價值的新聞材料,從而有效地去發現具有創造性的新聞并將其報道給廣大的人民群眾。
3.2 是要有新聞的獨特性 翻看各家新聞,從選題到內容相差無幾。如何做好作出具有特色的廣播電視新聞播音是發展新聞播音事業的關鍵。因此,新聞稿件在設計過程中應通過調查研究,深刻揭示與新聞事實之間的多種復雜關系,或就新聞事件的某個現象去分析前因后果,或就新聞現象之間的某些聯系去揣度是非走勢,同時能夠發表播音創作者獨到的見解,起到了解疑釋惑、引導輿論的作用。
3.3 是要有新聞的創造力 所謂創造力是保持動態的思維狀態,多角度、多層次、多方面去關注新聞事件,發現新聞線索,捕捉新聞現象,洞察新聞價值。在新聞播音創作中,創作者要把握新聞信息的內涵與外延,整合新聞資源,樹立自己獨特的報道風格,開拓廣播電視新聞播音的發展空間。
[1]邢嵩. 當前新聞播音改革與創新研究. 現代商貿工業,2011(01):52-54.
[2]楊松橋. 小議電視新聞播音的“科學發展”. 經營管理者,2011(07):77-79.
[3]蘇顯忠. 新聞播音的新鮮感. 視聽界,2011(03):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