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杰 潘佳
(北京交通大學語言與傳播學院,北京 100044)
當歷史的車輪滾滾邁入后現代主義時代后,人們發現,在高雅文化與通俗文化的界限漸趨消失,大眾文化開始大放異彩的同時,生于斯、長于斯、缺乏了信仰精神的支撐、榜樣精神力量召喚的人們卻感覺到了人生有了些許迷茫與煩躁。所幸,近些年來,電視熒屏成功塑造了一批英雄形象,他們或是帝王將相,或是革命軍人,他們或威嚴睿智、機智勇敢,或公而忘私、勇于犧牲。他們以自身的傳奇經歷譜寫了一曲曲英雄主義贊歌,讓觀眾們在通俗藝術的欣賞中感受到了高尚人格力量的感召。電視熒屏的英雄傳奇以書寫男性英雄居多。其中,對于英雄的兩性關系描寫是很多電視傳播者用以凸顯英雄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徑。但遺憾的是,目前的很多電視劇作品或多或少的流露出不夠科學的兩性文化觀,這種不科學的兩性文化觀即是當前現實社會某些落后的兩性觀念的體現,同時又潛移默化的對科學兩性觀的建立起了一定的阻礙作用。而若能通過傳媒,在一定范圍和程度上改變社會期待,便能影響人們行為使之改變。所以,電視傳播者運用畫面、色彩、音樂等等聲畫語言符號構建的“媒介真實”中對男性和女性群體的模式化社會期待是否科學、反映出的兩性文化是否和諧,會對觀眾產生潛移默化的重要影響。總的來說,當前電視熒屏英雄傳奇的兩性關系描寫呈現以下幾個創作特點。
很多成功塑造男性英雄的電視劇往往熱衷于用女性角色的弱勢地位去反襯男性英雄的陽剛魅力。女性的這種“柔弱”指的是在男女兩性關系中,女性多處于被男性控制、支配的被動地位。無可否認,這種被動地位在歷史上和現實中無疑都是女性的悲哀,我們當代人應秉持著科學的兩性觀、運用批判性的眼光去審視這一現象。但是,有些電視劇作品卻把男性對女性的支配、控制看作其英雄魅力的一種重要體現而津津樂道,予以有意無意的認同或肯定。這一現象在近些年來熒屏上出現的很受觀眾歡迎的草莽英雄形象的塑造上表現的比較突出。所謂草莽英雄,指的是出身平民階層,知識文化層次不高,性格粗放豪爽,為人正直善良的英雄人物。在這些人物身上,觀眾常常能夠看到類似于武俠小說中扶危濟困的主人公身上的“俠氣”。甚至,由于這些人物性格剛直近乎魯莽,在他們身上還能找到“匪氣”的影子。較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電視劇《激情燃燒的歲月》中的石光榮、《亮劍》中的李云龍等。在這些電視劇中,被著力表現的男性英雄的這種俠氣和匪氣往往需要女性角色用柔弱的特質、用被控制、被支配的被動地位來反襯和烘托。于是,這些電視劇中塑造的兩性關系呈現出男強女弱、男剛女柔的特征。我們以《激情燃燒的歲月》中描述石光榮與褚琴相遇的情節為例進行分析。褚琴出生于小商人家庭,和石光榮相遇時,時值青春妙齡(18歲),她年輕漂亮,開朗活潑,正是對愛情充滿幻想的時候。在石光榮對她一見鐘情之時,她和同為文工團演員的謝楓的朦朧愛情也在悄悄萌芽著。在這種情況下,石光榮雖然身為團長,但是他為人不夠斯文、又已年屆36歲,實在不是褚琴心目中理想的對象。于是,石光榮對褚琴的追求遭到了她幾次三番的拒絕。但是,這種反抗在石光榮強大的追求攻勢面前顯得太弱小了,石光榮把追求褚琴比喻成對敵人陣地的一次攻堅戰。他讓警衛員小伍子強迫褚琴到他的團里吃飯,并通過褚琴的父母、上級組織施壓最終“攻下了褚琴這塊陣地”。于是才有了石光榮和褚琴幾十年來磕磕絆絆的婚姻生活。在另一部火爆熒屏的革命戰爭題材電視劇《亮劍》中,草莽英雄李云龍和小護士田雨的婚戀關系描寫也頗堪玩味。李云龍大膽向田雨表白愛情時,表面上看是讓田雨選擇是否接受他的愛情,但是他卻明確給田雨限定了在多長時間內必須表態,否則就代表不同意。婚后,兩人由于文化層次、生活習慣的不同屢次吵嘴,貌似田雨的地位并不弱勢,但導演還是安排了比田雨更加善解人意的張白鹿對李云龍展開了追求。在朋友的點撥下,田雨反思了自己在婚姻中的不足和失誤,并決定“痛改前非”,用柔情去重新換回丈夫的愛。無疑,演到這里,在夫妻關系的籌碼中,李云龍又一次掌握了絕對主動權,是選擇妻子還是選擇張白鹿?這只能是他才能作出的抉擇。
約翰·伯格在《看的方法》一書中針對廣告中的女性提出了“被看的女人”這一觀點。“男人看女人,女人看著她們自己被看,這不僅決定了男人和女人之間的關系,而且決定了女人和她們自己的關系。”[1]這里,“被看”是女人的命運,“看”的動作屬于男人;即使是女人看女人,也是用男人的眼光去看。女性永遠是男性“凝視”的對象。“被看”與“被凝視”仿佛成為女性的宿命。千百年來,女性的行為規范、道德準則甚至于樣貌美丑的標準無一不是經由男性之手而制定的。古往今來的文學藝術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也都是經由男性眼光審視的女性形象。即使是在當今流行的“注意力”經濟之下,為了吸引眼球而展示的“女性魅力”,仍然是父權制和商業性的合謀,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迎合社會的“窺視欲”,而輕視了女性主體意識的感受。這種不合理的兩性觀同樣在電視熒屏的英雄傳奇中有所流露。這主要表現在電視傳播者習慣從男性的審美視角出發塑造女性角色。在電視劇中,同英雄們有感情瓜葛的女性角色幾乎個個貌美如花,幾乎個個通情達理、溫柔善良、善于隱忍。這是典型的男人眼光中的完美女人形象。英雄們身邊有這些完美的女人們環繞更凸顯了其不凡的英雄魅力。如《漢武大帝》、《康熙帝國》、《狼毒花》等莫不如此。
在女性地位極其低下的封建社會,為了防止有些女性有了知識后便不再安于被男性支配的命運,古人干脆提出“女子無才便是德”。但是在男性心目當中,他們最為認同的女性還是有才華同時又安分守己的女性。就像明人陳繼儒(眉公)所說:“女子通文識字,而能明大義者,固為賢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說,挑動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無丑事,反不如不識字,守拙安分之為愈也。陳眉公云:‘女子無才便是德。’可謂至言。”所以,從古時起便有男性作者創作出數不勝數的具有“才女”+“美女”刻板模式的女性形象。當今的電視熒屏英雄敘事同樣熱衷于塑造出智慧型的美女同男性英雄愛戀癡纏。但是,很多電視劇在突出女性“完美”的同時,也不忘強調其和男性英雄們相比總是有某些能力上的不足,以此來烘托男性英雄的杰出。比如在電視劇《暗算》中,漂亮的黃依依聰明能干,在破譯工作上取得了極為出色的成績。同時,她還是一位為情而生的女人。她曾經幾次三番向安在天表達愛意均被拒絕。在這種刺激之下,她先是企圖自殺,后又負氣和有婦之夫汪林有了不正當關系。和安在天相比,她的愛情太過熾烈而缺乏理智。為了感情,她可以拋卻理智、拋卻工作、拋卻名譽,而相比之下,責任、工作又是男性英雄安在天最為重視的。由黃依依這個女性形象的塑造,從側面烘托了男性英雄沉穩、有責任心的英雄魅力。
“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這是三國時期劉備說的一句名言。為了鞏固兄弟情誼,劉備可以拋棄妻子。在這里,女性成為男性證明自己對待朋友情深意重的一個工具了。在當今電視熒屏的英雄敘事中,女性角色同樣被工具化——因為男性英雄常常需要犧牲女性來體現自身的偉大。如電視劇《康熙帝國》中康熙大帝作為男性英雄,其作為帝王的“隱忍”與“偉大”在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和一個女性角色“容妃”之間的關系來體現的。在《康熙帝國》前半部分中,劇作一直在刻畫康熙與容妃的伉儷和諧,后半部分的劇作刻畫了康熙為了國家的前途,為了大清帝國的江山,不得不犧牲自己最心愛的妃子和女兒的痛苦過程,刻畫了政治觀點與康熙的分歧使容妃從獨受圣寵到被一貶再貶、最終慘死的過程,女性的不幸遭遇成為男性英雄證明自身為了成為千古明君所做“犧牲”之“偉大”。
那么,對于像康熙這樣秉持著落后性別文化觀、虛偽、無情的男性,編創人員是否應該做一些批判性的描述呢?不過,看完之后,我們并沒有產生對康熙的不滿和痛恨,相反倒是生出不少同情。原因何在?因為片子或是運用一組組對康熙心理剖析的鏡頭、或是借助康熙同心腹的對話,充分展示了康熙內心的痛苦。即電視劇告訴我們,康熙對容妃的死是痛心疾首的,他的難過是發自內心的,并不是做給別人看的表面文章。這表明,電視劇并沒有對康熙有揭露和批判的意思,甚至對康熙的行為隱隱約約懷有一種同情、欣賞的心態。作為一代明君,康熙對容妃的“狠毒”都是不得已的啊,作為一個皇上是多么不易啊。有時甚至不得不付出讓自己最親近的人凄涼死去的代價啊(這就是主題歌中所唱“再辛苦也不說”)!容妃這個人物形象被塑造的越善良、越完美,就越能體現康熙作為一個政治家的“出色”。在劇作前半部分描寫的康熙對容妃(應該說還包括他們的女兒)的寵愛越深,容妃后來所遭受的苦難越多,就越能體現康熙所作。因為,并且又不得不以十二萬分的堅忍將這一切深藏心底!真個是再苦不過是帝王!真個是“大男人不好當”!
那么,這種現象是怎么造成的呢?正如西蒙·波娃在《第二性》中所說,女人不是天生的,那么電視劇中女性的形象也不是“天然”的,也不可能單純由某一類或者某一代人想怎么構建就可以怎么構建的,正如一些學者指出的那樣,“社會是文化的產物”,人類的行為應從文化與社會結構的多重角度來闡釋。從社會性別的角度來看,電視劇中的女性形象主要來源于以男權為中心的社會文化對女性角色的期待。在很多電視劇中,雖然傳播者努力使自己兩性立場公允,也可能試圖站在女性角度設身處地為她們一吐不平之氣,這使他們的作品常常閃耀出耀眼的亮點,但其意識深處連他們自己也意識不到的落后性別文化的偏見卻左右著他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舍。因此,他們在人物形象身上寄托的審美理想往往在不經意之間流露了其深受落后性別文化影響的文化心理。所以,筆者期望本文能夠對仍然浸浴著傳統落后兩性觀而不自覺的影視創作者、社會大眾、以至我們自己有所警醒。筆者深信,女性社會地位的日益提高、最終達到與男性的平等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只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建立更公正、更平等、更科學、更和諧的兩性社會的目標離我們并不遙遠。
[1]【美】梅爾文·德弗勒. 桑德拉·鮑爾·洛基奇著,杜力平譯. 大眾傳播學諸論 ,新華出版社,1990:251.
[2]陳陽. 性別與傳播. 國際新聞界,2001 ( 1):33-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