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李 楊 姜藤野
本文將分析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現狀,提出全民健身計劃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針對指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以增強全民健身意識,促進全民健身運動的持久健康發展。
隨著《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執行,我國全民健身意識逐漸增強,參與體育運動的人數不斷增多,全民健身運動成績斐然。但目前我國全民健身計劃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嚴重阻礙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持續健康發展。
《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的頒布實施極大地促進了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體育健身設施和場所增多,體育指導員數量增加,參與體育運動的人數和體育人口比例有很大提升,全民健身意識顯著增強,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發展前景十分樂觀。在全民健身計劃實施過程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了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主要表現為體育鍛煉設施滯后且不足,體育場館建設遲緩,體育指導員綜合素質不高,各地體育消費水平差距大等,制約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持續發展。
1.體育鍛煉場館和設施不足且相對落后。近些年來,我國體育鍛煉場館數量增多,絕對數量似乎可以滿足大眾需求,但是,我國體育鍛煉場館在分布結構、分布地點、利用率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為:第一,居民參與體育鍛煉活動的場所主要是自家庭院、居民小區、公路街旁,這些場所缺乏專業的體育設施和體育指導,十分不正規。第二,由于區域差異和城鄉差距,使我國體育場所東部地區多,中西部地區少,城市地區多,農村地區少,且主要分布在學校和企事業單位周圍,可以供普通利用的場館和設施十分有限,利用率低。第三,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國體育場館和設施設置相對落后,缺乏國際先進體育設施。
2.體育市場發育不良,大眾體育消費水平低。一方面,受經濟收入和時間限制,我國體育消費主體需求量少,買方市場難以成型,大眾體育消費水平偏低;另一方面,由于體育市場主體市場敏感度低、 對于產品質量問題不夠重視、中介組織不健全等原因,致使體育產品品質差、市場主體缺乏自主性,難以形成健全的體育市場運行機制。
3.全民健身意識相對不高,健身運動缺乏科學指導。目前,我國居民對健身的重要性意識不夠,缺乏體育精神,大量的閑暇時間被用來看電視、上網等,全民健身意識有待提高。且在體育鍛煉過程中,缺乏科學的指導,鍛煉者不能選擇適當的健身項目選擇和健身方法,不僅影響體育鍛煉效果,且極易導致身體不良反應的產生,甚至影響生命安全。
1.更新體育場所建設理念,合理布局體育場所。一方面,應及時更新體育場所的建設理念,根據民眾的健康需求塑造最新理念,向“場園一體化”和“多功能”格局方向發展;另一方面,體育場所的分布結構應根據體育人口的年齡結構、分布特點、社會階層等合理布局,以滿足不同體育人口的健身需求。
2.大力發展體育市場,提高大眾體育消費水平。培養體育市場,提高大眾體育消費水平,最根本是要提高國家經濟發展水平,增加居民收入。經濟是基礎,經濟收入很大程度上影響消費水平,促進國家經濟發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根本舉措。此外,根據體育人口喜好增加健身運動項目,建立不同類型的健身俱樂部、體育協會等,增加居民參與體育鍛煉的熱情,完善體育市場運營體制,建立全國統一的、開放的體育市場體系。
3.大力培養體育專業人才。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會對于健身、體育鍛煉的需求逐漸增加,體育市場的拓展是大勢所趨,一旦體育市場拓展,對于體育專業人才的需求將迅速增加,因此,各大體育院校大力增強體育專業人才培養力度,滿足社會對各類體育專業人才的需求。同時,高等院校應積極承擔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培訓工作,提高體育指導員綜合素質,壯大社會體育指導隊伍。
4.加強宣傳力度,提高全民健身意識。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宣傳力度,在全社會范圍內普及健身知識,弘揚體育精神,以提高民眾對于“全民健身計劃”的認知,理解全民健身運動的價值。政府相關部門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形式,積極宣傳全民健身運動的重要意義,提高全民健身意識,弘揚體育精神。
我國全民健身計劃實施以來,參與體育鍛煉的人數和體育人口比例提高,健身場所和設施不斷完善,民眾健身意識增強,全民健身工程向前邁進的一大步。但是,在全民健身計劃開展實施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問題,如場所和設施缺乏、體育市場不完善、民眾健身意識薄弱、法制不健全等等,嚴重制約我國全民健身運動的發展。針對以上問題,政府相關部門應采取相應措施,健全法制,增強全民健身意識,完善體育市場,以推動我國全民健身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