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蔡辛怡
(浙江傳媒學院,杭州 310018)
自1996年5月,我國組建第一家報業集團開始,我國紙媒已經經歷了16年的發展歷程。在這段期間,紙媒對我們的生活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管是何種紙媒,都具有一個共同的特性,即印刷是其主要技術手段,以紙張為主要載體的媒體。
紙媒與網絡傳媒在市場定位,受眾定位還是營銷策略等方面都各不相同。總結起來,紙媒在一般都具有以下特征:(1)定位大眾化。與網絡、電視等媒體相比,紙媒無論是受眾定位還是自身定位,都以大眾化為主。(2)市場細分明確。紙媒有明確的市場細分和受眾群體,這使得紙媒的廣告主能夠在投放廣告的時候做到有的放矢。(3)具備集團運作背景。紙媒大都依靠實力雄厚的報業集團,不僅能夠享受集團的各項資源,還能夠成為集團運作發展的戰略棋子。
在網絡時代的大背景下,我國已經有超過4.5億的網民,占到中國總人口的30%。新媒體以其傳播快速的優勢吸引了廣大受眾和廣告業主的注意,搶占了紙媒的部分市場,使紙媒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響。
在全球范圍內看,紙媒面臨著巨大的困難,從第二大報業集團(美國)宣告破產及《西雅圖郵報》等宣布停辦紙媒可見一斑。在網絡時代,紙媒要應對這些前所未有的挑戰,南方周末報業集團將紙媒與網絡結合,實施“電子紙”計劃,力求通過自身力量與網絡、電視等新媒體抗衡。
網路媒體比紙媒成本低,信息的時效性及傳遞速度也要快捷,這些紙媒所不具備的優勢成為擠壓紙媒利潤空間的有效武器。反觀紙媒,成本的不斷增加導其實際競爭力持續下降,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為了提升利潤,很多紙媒集團采取提價的方式,價格上升導致受眾注意力轉向成本較低的網絡媒體。
雖然傳統紙媒面臨著諸多困難,但是我們依然對紙媒的發展充滿信息。這主要是因為紙媒所具備的優勢決定的。
2.1.1 內容優勢
紙媒的內容優勢是新媒體所不具備的,而且是在很長的時間內都無法企及的。受眾的核心需求永遠都是內容,傳統紙媒能夠提供新媒體所不能提供的優勢內容,進而滿足消費者的功能訴求和情感訴求。
2.1.2 品牌優勢
我們都知道,媒體品牌的可信度是媒體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沃土,而紙媒正好具備這種品牌優勢。大多數紙媒經營歷史悠久,培養了自己一大片受眾,擁有自己的公信力和人文屬性。例如,紙媒作為黨報的品牌優勢是新媒體不能企及的。比如,一則新聞在網絡上得到報道,受眾總是會到紙媒上尤其是黨報上尋求事情的真實性,這種行為不管是習慣還是文化,它卻反映出了消費者的一種心理訴求,事實上受眾也確實是這么做的。這就說明紙媒尤其是黨報的公信力在今后一段時間是根深蒂固,不可動搖的。
2.1.3 其他優勢
紙媒還擁有一大批優勢的采編人才,這部分人才訓練有素,而且實戰經驗豐富。紙媒擁有采訪權和新聞發布權,這些權利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是新媒體不具備的。
網絡時代對于紙媒而言不一定是最壞的時代;同樣的,對于紙媒而言也不一定是最好的時代,紙媒未來的發展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通過筆者對文獻的總結,紙媒未來的發展趨勢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線下主要是發揮紙媒自身采編隊伍的優勢,加大對新聞報道的深度,從百姓的視角出發看問題想問題,從小事挖掘故事背后的內涵。線上主要是紙媒應該與新媒體進行合作,建立自己的網站和社區。記者在線下采訪結束后,將采訪內容同時更新到紙媒的網站,配以圖片、動畫、聲音、視頻等,以此來吸引受眾眼球,增加受眾黏性,這樣既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益,又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新聞資源,同時還能適應讀者的閱讀需求。
《今日美國》的成功就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結果。記者通常都是將新聞更新到網上,雖然只有主標題與副標題,但是這些文字卻配有文字,圖片,聲音等連接,讓受眾能夠更加直接的接觸新聞實景。在其發行的紙媒,報道之后都公布自己的網站,方便受眾上網閱覽。鼓勵記者開設博客,把報紙上容不下、發不全的聲像、圖文全部傳到網絡版或記者博客上,真正做到報網互相補充、互相聯動。
雖然紙媒受到網絡的威脅,但是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無論是紙媒還是電子讀物都是內容的載體。因此,為了贏得讀者、鞏固市場,紙媒應該通過內容的創新使原有的優勢變為強勢。
內容的創新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做好主題新聞。傳統的報社擁有精英人才,擁有公信力和品牌優勢。資深記者的深度報道是紙媒的獨門利器,圍繞不同時期人們的關注點,做大做深主題新聞。做好主題新聞要把黨的主張與人民群眾的利益相結合,學會從百姓的視角去觀察問題思考問題,讓報道的內容更加真實、充實,使主題報道的新聞性、貼近性和可讀性更強。第二,做好鮮活新聞。鮮活新聞是紙媒的“拿手好戲”,要想在網絡時代下尋求發展,創新是紙媒發展的必然要求。鮮活新聞就是來自于最基層的新聞,這些新聞需要用心去體驗,少聽匯報,多看現場;需要從現象看到本質,由感性到理性,遵守規律,用于創新。記者要在采訪過程中,以“以人為本”的深厚感情,抱著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為民鼓舞的責任感,這樣采寫出的新聞才具有鮮活的特色,我們的紙媒也會亮點頻出。
紙媒為了維護客戶的忠誠度,需要為訂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務,我們要明白報社與訂戶之間應該建立一種長期互動的關系。第一,建立訂戶CRM體系。建立CRM體系是運用數據庫營銷的前提。紙媒發行商應該建立訂戶檔案,檔案中要設計訂戶的姓名、地址、電話、樓層、訂報種類等內容,資料信息要詳細,保證紙媒的投放質量。此外還要根據數據庫將客戶劃分為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的目標客群,對其采用相同的營銷策略,一旦客戶認同紙媒的服務,那么紙媒的利潤就產生了。第二,周到的發現服務,為讀者留下選擇空間。投遞員為客戶送報,要盡量趕在訂戶早晨出門之前,同時按照CRM系統的提示,及時為客戶送生日蛋糕、鮮花等特色服務,讓紙媒的服務深入客戶的日常生活中。如果客戶外出或者搬家,要通過電話回訪,及時更換投放地址,保證客戶能及時閱讀報紙。在尋求新訂戶的時候,可以采取先看后訂的方式,給客戶留下充分“自由選擇”的空間。如果客戶不再續訂,需要及時回訪客戶,追尋原因,以誠意感動客戶。
在經濟時代,人才是企業成敗的關鍵。無論是新聞媒體的競爭還是經營管理的競爭,其實質都是人才的競爭。
紙媒在網絡時代應加大對人力資本的運用和管理,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轉變觀念,確定人才是企業發展根本動力的理念。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不斷增加人的時候,必須要以企業效益為前提。不能夠只是數量的增加,要追求質量和效益的增加。科學的使用人才,敢于用人,這也是領導組織能力強的表現。同時,需要建立科學的人才梯隊,經常對員工進行培訓。第二,完善激勵體系,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對每個月份的任務進行細化分解,同時對運行情況進行跟進。把員工的各項指標完成進度、質量、效率和業績與工資收入有機結合起來,定期開展階段性的競賽,對超額完成報道任務的人員給予現金獎勵。
[1]史曉韻.全媒體背景下紙媒的路徑選擇[J].新聞與傳播研究,2011(7).
[2]王秉龍.紙媒的優勢在于內容的創新[J].新聞愛好者,2011(3).
[3]李沐涵.論網絡時代報紙媒體的發展[J].人文論壇,2010.
[4]劉嘉潔.紙媒的未來發展之路[J].新聞傳播,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