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眾
- 播音主持技巧運用對受眾注意力的影響
言播音主持人作為受眾與節目的連接點,其主持能力直接影響著受眾對于節目的喜愛程度。因此播音主持人在播報時的技巧顯得尤為重要,優秀的技能會提高主持人的個人魅力,縮短節目與受眾的距離感,使節目富有生機與感染力。主持人在播報時不僅要盡量滿足受眾的喜好,還要在節目中添加一些新鮮的元素和生活氣息,以此抓住受眾的注意力,從而得到受眾的持續關注。下文就簡要分析一下播音主持技巧的應用。二、受眾注意力的重要性主持人在播音時與受眾存在一定的距離,沒有辦法在傳播信息的同時與受眾當
新聞研究導刊 2018年5期2018-02-22
- 融合時代的受眾畫像
的程度愈發深化,受眾的融合行為愈發復雜。受眾是媒介市場重要的組成部分,把握和了解受眾,才能有的放矢。然而,在這個個性化、分眾化、細分化、碎片化的時代,受眾的心思越來越難把握,受眾畫像總是似是而非。究竟誰是我的受眾,他們的需求是什么?這個看似簡單明了的問題,答案卻很復雜。受眾是一個動態的且不斷變化的群體,他們的需求復雜多元,每個人身上都可能存在多種需求,媒介偏好也會隨著個人行為軌跡而縱橫交錯。融合時代的媒體共時競生的顯性表現是,電視受眾的規模和收視量在下滑,
視聽界 2018年4期2018-01-24
- 基于受眾視角的公益廣告設計研究
展,也能起到引導受眾公共意識的重要作用,公益廣告的傳播和其設計水平密切相關,只有符合受眾需求的公益廣告才能更好的傳播,引起受眾思想和行為的轉變。基于受眾視角,新媒體發展迅速,改變了媒體環境,也讓受眾的心理和興趣有所改變,而有些公益廣告忽略了受眾的需求,很難得到受眾認可,也能失去了公益廣告的傳播作用。一、目前公益廣告設計中存在的問題近些年,政府部門不斷增加對于公益廣告的投入,在民眾中得到來看廣泛的認同,但是社會影響力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對于受眾的態度和行為的
傳播力研究 2017年10期2017-03-29
- 新媒體環境下受眾角色及心理的轉變
臺)新媒體環境下受眾角色及心理的轉變夏 敏(作者單位: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在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的角色和心理都發生了轉變,從角色上看,受眾不再是被動型的;從心理上看,受眾的主動意愿增強。新媒體;受眾角色;心理;轉變在傳統媒體環境下,受眾的角色是被動型的,傳統媒體扮演著主導的角色,其根據自身意愿發布新聞信息,受眾被動接收這些信息。但在新媒體環境下,受眾的角色及心理都發生巨大的轉變。1 新媒體環境下受眾角色的轉變在新媒體環境下,特別是在網絡媒體、自媒體不斷涌現的今
西部廣播電視 2016年12期2016-03-01
- “兩屏”消費探析
重點探討重度電視受眾、重度網絡受眾的“兩屏”收視行為。重度電視和網絡受眾概況對于電視和互聯網來說,“每天都接觸”的重度受眾無疑是最寶貴的資源。重度電視受眾規模優勢明顯,電視及網絡疊加重度受眾也頗具規模2014年重度電視受眾所占份額仍具優勢,電視及網絡疊加的重度受眾份額與去年同比有明顯增長。重度電視和網絡受眾特征差異明顯重度電視和網絡受眾存在特征差異化。前者男女比例均衡,但年齡相對偏大、學歷相對偏低。重度電視和網絡受眾的電視消費本節主要分析重度電視、網絡受眾
廣告主·市場觀察 2015年6期2015-05-30
- 窄眾化視角下直接受眾與間接受眾的劃分及意義
梅 鐘水辰中文“受眾”一詞最早出現在由威爾伯·施拉姆著,余也魯1987年翻譯的《傳媒·信息與人—傳學概論》一書中。書中“受眾”被譯為“在傳播的過程的另一端的讀者、聽眾與觀眾的總稱。”換言之,受眾就是指信息傳播的接受者,包括報刊和書籍的讀者、廣播的聽眾、電影電視的觀眾。第四媒體網絡的興起及其他新興媒介的出現使得受眾的范圍越來越大了。在進行受眾研究前首先要對受眾進行分類,即考察受眾最基本的情況。不同的標準會產生不同的分類:按照接觸媒介的頻率可以分為忠實受眾和流
中國傳媒科技 2014年21期2014-03-15
- 受眾心理對新聞報道的影響及對策
新聞傳播的對象,受眾對媒介的認可度決定了新聞工作的價值和意義。當前,以“受眾為中心”的傳播理念已深入傳媒人的心中,新聞信息是否受到大眾的認可與贊同,是檢驗新聞傳播效果的主要標準。因此,作為一個新聞工作者,準確把握受眾的心理走向,遵循新聞傳播的受眾心理規律,是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問題。受眾心理對新聞報道的影響新聞受眾心理是指大眾在閱讀報紙、接受信息的時候,所持有的一種心理活動。毫不夸張地說,受眾是新聞報道的源泉與目的。在新聞傳媒競爭越來越激烈的今天,關注、分析
中國地市報人 2012年6期2012-09-17
- 注意力 約會力 親和力
個環節:一、提高受眾對新聞的注意力新聞是給人看的,搶眼的新聞是漂亮的嫁娘,人人都想多看幾眼,搶眼的新聞就提高了受眾的注意力。媒體新聞的搶眼,變成受眾必讀的約定俗成。增強新聞必讀性,首要的是提高受眾注意力。因為沒有多數受眾對新聞作品的關注,就沒有這件新聞作品的必讀性。受眾注意力的強弱,取決于新聞搶眼度和實效性的強弱。新聞搶眼,實效性強,受眾注意力就強,必讀性也就強;新聞不具備搶眼效果,實效性弱,引不起受眾注意,必讀性就弱。從商品規律角度講,受眾注意力蘊含著新
新聞記者 2001年3期2001-0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