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 博
(陜西省渭南市渭南日報,陜西渭南 714000)
在傳統媒體中,新聞編輯是編緝新聞內容且具有較強專業性的單一載體。而在傳統媒體逐漸轉向數字化,并成為多媒體結構中的一部分時,媒體互動與融合發展將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新聞媒體活動的必然規則,新格局和新的工作平臺在調整或者消弱新聞編緝以往固有權力的同時,也賦予了他們新的力量和責任。在此情況下,專業新聞編輯必須突破以往大眾眼中新聞“把關人”的傳統角色,對自己進行重新定位和塑造。這對于傳統專業新聞編輯來說既是一場具有嚴竣挑戰的變革,又是決定新聞傳媒能否走向市場化,突破固有價值的決定性改革。因此,在媒體高度互動發展的形勢下,新聞編輯必須突破傳統,積極進行角色轉換,成為多媒體融合發展中的有力一員。
二十一世紀是信息商品高速發展的時代,信息作為交流工具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形成了信息渠道過多與內容相對匱乏的矛盾現狀。目前,已有很多國家知名媒體開始探索渠道與內容共發展的整合路徑。實現數字化與融合發展是新時期傳統媒體轉型的標志,在這場變革中起著決定性作用的是人,特別是編制、決定新聞內容的新聞編輯。在這樣的格局下,新聞編緝該如何當,如何順利地實現角色轉換,則是新聞編輯要解決的關鍵問題。從實踐來看,媒介融合發展時代,重新進行信息資源配置與內容整合是必須面對的客觀事實,這就要求新聞編輯盡快實現轉型。
一個合格的高層編輯人員是在新聞內容上既要懂得如何進行策劃生產,又要懂得管理分配。目前在西方很多發達國家中,這類高層編輯人員已在眾多傳媒集團中崛起并占據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據有關學者調查發現,多媒體環境下的總編輯,通常是由多人來擔任,并根據各自己的工作職責和時間進行分工合作。比如,大型媒體新聞編輯往往設置有策劃、助理或值白班夜班總編輯等,一般的小型媒體往往只設一個總編輯分配工作,除了周末,每天要負責信息內容的生產和分配。因此,在多媒體融合發展格局下,高層編輯組織策劃并傳播信息的作業對象也從傳統的單一媒體轉向為多媒體,工作的難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提高。
在各個組織信息內容生產部門和各媒體中,都有負責制作內容以及負責管理信息傳播的普通編輯工作人員。他們雖然角色相同,但分擔的工作也有所區別,有負責傳媒集團整體信息內容生產并管理信息數據庫的,也有負責為單一媒體制作內容和傳播管理工作的。可以說,普通編緝人員通常是根據所在媒體的受眾需求,來選擇合適的信息素材、完成后期內容加工和傳播,并進行傳播后的管理與服務。
媒體資源融合才能更好地發展,改變媒體單一的發展模式,拓寬傳播渠道,實現跨越,以數字與網絡技術為介質壁壘把資本運作貫穿各個層面中,協同運作,使資源快速共享,打造有序的產品鏈,延長其生命周期,從而獲得最大利益,這是媒介融合發展最大的價值意義。在渠道過剩的現代社會中,受眾需求趨于分散和零碎化,傳統媒體各報同面的形式顯然已不能滿足受眾需求,只求新聞信息及時、真實、簡短快的編輯思路也不能適應社會發展,因此,在信息開發時就要考慮到人體需求。信息數字化時代的新聞編輯不僅是新聞的編制者,還要擔負交流、公布、傳播與服務的職責,只有對新聞信息資源進行深度挖掘和開發,才能促進信息產品鏈的形成。新聞編輯除了要具備一定的新聞價值專業判斷力外,還要站在多種載體和不同受眾需求的立場考慮新聞報道的角度、傳播途徑和各種信息傳播技術并用的方式,同時還應考慮到新聞的延伸發展,建立對應的網絡論壇,以及由新聞產生的后續服務等??梢姸嗝襟w融合對新聞編輯的最大要求就是強化新聞與信息加工、整合的職能,最大化地提升內容的品質的社會價值,推動新聞信息傳播與知識和服務領域互動,進而促進媒介集團產品、市場、價值一體化形成。新聞編輯必須走出新聞編制者的單一角色,轉向全方位的新聞以及信息服務供給者發展。
在傳統媒介占據新聞傳播主導地位的時期,各機關政府、團體組織和企業單位是信息提供的主要渠道。盡管很多媒體開設了新聞熱線以及信件、電子郵件等渠道來搜集更多的社會信息,但與前者相比效果并不顯著,可使用的有價值信息較少。在統媒體中,“新聞把關者”非常重要,甚至可以控制新聞的傳播。但是新傳媒的融入大大提高了普通受眾參與新聞和信息傳播能力,網絡、微博和手機等都可以成為個人觀點發布的平臺,徹底改變甚至顛覆了以往新聞傳播流程和途徑。新聞編輯要應對新的媒介環境,使傳統媒體和專業媒體繼續發揮對新聞傳播的影響力和對社會輿論的導向力,必須進行角色轉換。首先,要盡可能地承擔新聞解析職責,不要簡單地決定報道內容,而要掌握受眾的需求,能從信息數據庫中提取原始新聞素材,并將之加工成適銷且對路的新聞產品,通過多種合適渠道傳播給受眾。在這個過程中,新聞編輯已經走出傳統“把關人”角色,體現了準確地對新聞、信息和知識進行嫁接、整合以及解讀的新聞信息解析者的能量和風采?!度A爾街日報》時下的最新改版就是對這一轉變最有力的證明;其次,新聞編輯還要參與組織同各類新聞之間的觀點交流和對話,真正承擔起“公眾論壇主持人”的新職責與角色。隨著新傳媒的發展和介入,新聞信息來源的結構也發生了很大變經,播客、微博和微博客等都是極有影響力的個人媒介,來源于普通公眾的新聞信息和言論在新聞傳播中的比重超越了以往任何時代。面對這樣的形勢,專業新聞編輯要想保持受眾市場,就要從以往幕后作業走到公眾面前,與受眾直接對話和主持新聞論壇,且要將受眾的意見的言論納入內容傳播范疇。目前,愈來愈多的傳統新聞編輯、記者都相繼在網絡媒介上開通專欄,與公眾互動,主持各類新聞信息討論,并從中獲取有價值的新聞和信息內容。
總之,在數字化時代,媒介融合發展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對于眾多傳統媒體新聞∕緝來說,怎樣更好地把握和運用新傳媒的互動功能來為社會大眾提供最適合的新聞信息服務,還有待于不斷提高和學習相關新業務,最大化地提升自身能量和價值。
[1]周兆華.數字化時代新聞編輯的角色定位[J].現代視聽,2007(10).
[2]祝秀湘.報紙編輯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多媒體融合下角色轉換的實踐與思考[J].新聞三昧,2008(5).
[3]來向武,趙戰花.數字化變革與中觀層面新聞編輯理論的創新[J].編輯之友,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