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王 倩
今天的《飛越城市》得到了廣播界專家這樣的評價:“這檔節目是城市電臺對外宣傳的重要窗口,開創了城市電臺大范圍合作的先河,它加強了城市電臺橫向合作的縱深開展,推動了廣播發展模式的創新和演進,也使人們對廣播媒體價值和傳播功能進行了重新審視和評價。”
《飛越城市》是全國60家城市廣播電臺同步播出的大型雙向交流異地直播節目。該廣播協作體成立于2001年,十多年來,各成員臺依托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城市聯盟、《飛越城市》協作體聯盟兩大平臺,以“推介城市文化、增進城市交流”為宗旨,立足城市區域特點、文化資源和經濟結構,充分展現富有地域性、時代性、多樣性、創造性的地方文化。被業界人士譽為“一道靈動的廣播風景,一味獨特的聽覺盛宴。”據最新統計,《飛越城市》節目總聽眾人數至少超過10億人次。
《飛越城市》自2002年開播至今,成員臺覆蓋除青海、臺灣以外的所有省份。節目形態日趨成熟,參與城市陣容也日趨擴大、穩定。筆者所在唐山電臺是最早加入《飛越城市》協作體的成員臺之一,曾與蘇州、四川、長春、烏魯木齊、開封、西藏、合肥、寧波、武漢、西安、三亞、昆明等百余個城市連線對播,共播出1000多期節目。十多年來筆者一直從事該節目的策劃主持工作,對城市廣播媒體聯動、跨區域合作略有感悟,今與同行共同交流探討。
城市廣播電臺多為單向播出,服務本土受眾,受眾面相對較窄,播出模式較傳統。《飛越城市》節目每周以兩座城市主持人電話連線為主,雙向交流、異地直播,雖遠隔千里、萬里,但不受時間、空間限制,將公眾感興趣的資訊及時、真實、生動地在兩地傳播。不同城市主持人鮮明的主持風格、不同地域的景觀特色、民風習俗、城市節慶活動等在節目中一一呈現,讓受眾耳目一新,既拓展了城市電臺報道空間,又擴大了收聽群體,提高了市場收聽份額。
近年來隨著物質生活的提升,人們對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需求越來越強烈,文化產業所蘊含的商機也日益凸顯,很多城市在產業結構調整中,發展方向直指內涵豐富、潛力巨大、底蘊精深的文化旅游。文化旅游產品已成為很多城市經濟發展中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優勢產品。
《飛越城市》各成員臺與時俱進,將城市大力發展新興文化產業、拓展文化產業發展空間等動態消息進行互享交流。主持人采用邀請嘉賓、采訪錄音、記者連線等多種方式,向對播城市介紹本地區文化旅游、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等綜合信息,深入挖掘城市文化內涵,塑造城市新型特質。在報道范圍及宣傳方式上,拓展外延、加深內涵,效果更顯豐富、靈活。
以唐山為例,唐山底蘊豐富的工業文化、生態文化、海洋文化、地震文化、陶瓷文化、戲曲文化、影視文化等在《飛越城市》中相繼推介播出,改變了原有人們對唐山重工業基地的傳統認識,新唐山向世人展示了開放、超越,創新、博愛、用綠色生態、藍色夢想改寫鋼鐵之城、煤都歷史的城市新特征。與此同時,諸如鄭州的少林佛教文化、泉州的海上絲綢之路文化、新疆的歌舞文化、呼倫貝爾的草原文化、云南普爾的茶文化等也通過《飛越城市》節目為眾多聽眾所知。
通過《飛越城市》節目,各地近年來新興經濟增長模式、新型旅游產品及附屬產品也被廣泛報道。以唐山為例,被譽為“國寶之地”的曹妃甸,近年來得到了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高度重視。作為“河北省一號工程”,唐山曹妃甸將建成我國“科學發展示范區”、國際性能源、原材料主要集疏大港,世界級重化工業基地,國家商業性能源儲備和調配中心,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區。為宣傳這一重大經濟發展戰略,唐山電臺利用《飛越城市》節目分別連線國內港口城市寧波、威海、連云港、福州、三亞等地,相互交流,全面展現港口開發建設熱潮、新興產業加速聚集、新型休閑度假旅游漸成規模等動態信息,新唐山依托大港、走向海洋、跨越發展的藍色夢想逐漸變成現實的點滴變化通過此節目傳遞到四面八方。
地方廣播媒體在宣傳報道中多為單打獨斗,而《飛越城市》各成員臺利用其合作緊密,資源豐富的優勢,能形成較強的合力效應。《飛越城市》除常規節目外,各協作體成員臺還在“春節”、“國慶”長假期間共同制作《文化中國》、《龍行天下》、《城市總動員》、《盛世中國》等系列城市聯播節目,既渲染了節日喜慶氛圍,也豐富了各地廣播資源。特別是近年來《飛越城市》廣播協作體部分成員臺依托此節目,運用開放的理念和全新的技術,打破時空界限,突破地域壁壘,嘗試地走出了一條廣播媒體在城市大型節慶活動中實現跨地區合作之路。唐山電臺曾應邀參加過《飛越城市》協作體的多次大型跨區域異地直播,如云南德宏“中緬兩國邊民聯歡大會五十周年紀念活動開幕式”、秦皇島“第四屆荷花節開幕式暨首屆中國民族風情歌舞展演”、呼倫貝爾“那達慕”大會、扎蘭屯綠色食品節等活動。在節慶活動現場,來自各地的《飛越城市》主持人齊聚一地,連線各自城市,多點異地同步現場直播,輻射面寬廣,傳播觸角深遠,突破了廣播傳統的報道方式,實現了跨區域媒體聯合,是廣播報道重大活動的全新嘗試,成功運作。
近年來很多廣播界同仁都在思索:如何提升廣播整體品牌價值,擴大廣播社會影響力;如何探索城市廣播發展新路徑,發掘城市廣播合作的深層潛力;廣播媒體如何實現跨地區、跨媒體合作,以廣播方便、快捷之優勢,全方位、多角度地完成宣傳任務?或許《飛越城市》的十年發展歷程能給大家點滴啟示。《飛越城市》在其十多年的成長過程中,節目運作模式及形態并非盡善盡美,需在完善提升之處也頗多,但是作為一種帶有探索性質的全國城市合作聯播型節目,時至今日,依然根基牢固,盛開不敗,足以說明其生命力頑強,生長空間寬廣。時空在飛越,媒體在飛越,十幾年風雨兼程,《飛越城市》開創了廣播節目獨特的運作模式和收聽空間,促進了城市電臺默契交流和真誠合作,贏得了眾多受眾及廣播人的關注支持和真摯喜愛,期待在廣播同仁的共同關注下,《飛越城市》能飛越千山萬水,未來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