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張建霞
隨著社會生活的日趨豐富和電視自身的飛速發展,電視節目形態的變化很快,各種跨類型的節目不斷涌現,使電視節目呈現出多樣化和非典型性的特點。談話節目更是如此,由于具有成本低,結構靈活,不限場地空間的特點,談話節目的樣式在與其他各類節目形態的交融中日益豐富而多元,很難用一種標準的文案樣式去統一所有的談話節目。在此,我們嘗試列舉幾種較為常見的談話節目形式,以使大家能夠從中總結出談話節目文的共通性和可變量。
此類節目是談話節目最常見的形態,一般是在主持人的引導下,由嘉賓、現場觀眾甚至電視前的觀眾一起參與到一個話題的討論中。代表節目有央視的《實話實說》、《對話》等等。由于交流思想、傳遞信息是此類節目的主要訴求,因此在做錄制節目前的文案工作時,主持人首先要注意的是對中心話題的事實和背景的羅列,這直接有助于主持人更好地領會話題的指向性。有時候為了讓所有參與討論的人都了解話題,還有必要提前制作VTR,通過現場播放來鋪墊背景。
其次,由于發言人數較多,所以主持人應該對所有嘉賓的背景、所代表的觀點、觀眾的組成和來源、可能出現的各種觀點及正確的應對方式都有所考慮和交代,避免場上出現失控的局面。再者,話題討論的層次和邏輯很重要。為了避免給人雜亂無章之感,最好是把全場分為若干部分,每個部分分別完成階段性的討論目標。最后,為了讓話題的討論更加生動,應該設置一些特別環節,調節氣氛,啟發思維。
這類節目的代表是鳳凰衛視的《鏗鏘三人行》。雖然在國外,聊天類電視談話節目已經發展了幾十年,但是在中國卻剛剛起步,竇文濤無疑開了此類節目的先河。在聊天類談話節目中,主持人的個人魅力和知識積累起了很大的作用。
但是,如果讓主持人一個人去支撐整個節目的內容,再博聞強記的主持人也很難做到,所以前期的文案工作非常重要。只是在此類節目中,文案工作更多表現為一種資料的搜集。在策劃會討論確定了主題之后,主持人應該盡可能把各方面的資料進行系統的搜集和整理,并根據主持人的特點和愛好按一定方式排列。有時候為了方便主持人展示相關信息,還需要把一些圖片類的資料做成小展板。
總之,這類節目的文案呈現一定的隨意性和松散性,但是信息量大,個性特色較強。
訪談類電視談話節目即是把采訪搬到演播室,主持人對嘉賓進行訪談的節目。在中央電視臺的《藝術人生》節目出現以后,這類節目達到了高峰,一度成為中國談話節目的主流。細分起來,這類節目還可以分為三類:人物類、資訊類和娛樂類,它們都各具特色,下面分別加以闡述。
人物類代表節目是《藝術人生》。此類節目主持人著重于問題的設計,需要在整個提問的環節展現出被采訪人物的經歷,并根據節目的需要突出某一方面的特質。由于人物的經歷中可能會牽涉很多人、事、物,所以現場經常會有物品展示、相關人員上場、前期采訪播放等環節,這些都需要在錄制前做細致的文案準備,并且和主持人的談話有機融合,做到自然、從容、水到渠成。
資訊類代表節目有中央電視臺的《走進科學》等節目。在一些重大新聞事件,如伊拉克戰爭、“9·11”事件的大型直播節目中,也經常采用這種類型。資訊類訪談節目的核心是新聞事件或資訊,主持人采用訪談的形式,讓嘉賓圍繞某個(某類)事件闡述自己的看法。嘉賓往往是權威人士,節目賣點以嘉賓發表權威性的觀點為主,所以主持人要注意對嘉賓背景和觀點的介紹。主持人的發言頗似記者提問,并不主動參與討論,因而用語要精確,通常在文案中會事先寫好。同時文案要準備好相關的資訊材料,有時還需要配合嘉賓談及的一些重要事件制作背景短片。
李靜主持的《超級訪問》在國內掀起了娛樂類訪談節目的熱潮,目前很多電視臺都有了類似的節目。這類節目可以說是聊天類談話節目和人物類訪談節目的綜合體,其訪談語言頗似聊天一般,比較隨意松散,因而主持人在做文案準備時,不必對語言做過多設計,將重點放在對娛樂元素和環節的精心設計上和對來賓的了解及信息的掌握上,以利于主持人和娛樂人物現場發揮。
一般情況下,較短的電視訪談只需要一個簡單的提綱即可,而在大型談話節目錄制之前,都要制定詳細的策劃文案。策劃文案通常會由制片人、編導、主持人共同討論生成,編導執筆。主持人作為談話類節目的中心人物和執行者,應在策劃文案的基礎上,撰寫自己使用的主持人文案,預置一些個性化的語言或談話場景,方便自己在談話過程中更好地駕馭。不論是大綱文案、詳細文案還是拍攝文案,策劃文案的目的是為談話節目服務,應該根據實際需要靈活選擇具體的文案形式。
[1]張翯. 論電視節目主持人的有效溝通能力——以電視談話類節目為例[J].新聞界,2011(7).
[2]李靜. 溝通電視與觀眾的橋梁——電視談話類節目主持人的語言探究[J]. 新聞知識,2008(3).
[3]李鴻承. 淺談電視談話類節目的現狀與發展趨勢[J]. 中國科技信息,2009(3).
[4]趙智. 我國電視談話類節目的美學缺失與創新[J]. 新聞天地(論文版),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