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楊 忠
(吉林人民廣播電臺新聞綜合廣播,長春 130033)
新聞策劃是指新聞采訪策劃,即新聞業務中的“戰役”策劃,指新聞傳播工作者在一定時期內,為了達到某種傳播效果,對具體的新聞事實的報道所作的設計與規劃。也就是指記者對將要采訪的題材重大的新聞事實所作的事先謀劃或籌劃。在采訪過程中,當發現實際情況與策劃初衷存在較大的距離時,采訪者一定要及時調整采訪思路,靈活處理策劃意圖與實際采訪的差距,創造性地進行采訪。盡管新聞界各類媒體在新聞策劃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但是在實際的新聞策劃過程中,很多問題仍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新聞界各類媒體在新聞策劃方面發展現狀,針對出現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新聞界各類媒體在新聞策劃方面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
新聞策劃活動是針對重要新聞事件而進行的謀劃與安排活動,因此,要想獲得較為科學合理的新聞策劃方案,就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變化,因為策劃方案是否可行,最終能否實現是要靠采訪者的現場采訪情況決定。現實生活的變化是復雜多樣的,很多制定好的新聞策劃方案由于現實情況出現問題而導致流產的現象比比皆是。因此,新聞工作者應該緊緊抓住這一點,在實際的新聞采訪中進行全程跟進,不斷地調整新聞采訪思路與重點難點。例如,在進行人物采訪報道時,記者盡管對于被采訪者的家庭、工作、經歷、成長、愛好等等有著較為清晰的認知,但是由于被采訪者不配合等原因,原先的采訪方案很可能落空,因此對于人物采訪方案要根據實際情況,隨時調整變化,努力使新聞策劃方案適應現實需求與變化。
新聞策劃方案的主要作用是為新聞工作者的新聞采訪提供方向與目標,只是為新聞工作者的新聞采訪提供大體框架,由于實際情況的變化,實際的新聞采訪工作不一定按照新聞策劃方案進行。因此,過細的新聞策劃方案不僅不能夠發揮作用,而且還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采訪者的手腳與創新性發揮,降低新聞采訪工作者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新聞策劃不應該過多地注重細節,而應該注重采訪意圖、采訪重點和采訪思路,其它的因素交給新聞采訪人員,讓新聞采訪人員在實際的新聞采訪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最好的方法是,在新聞采訪之前制定多種新聞采訪意圖和方案,有利于引導采訪者拓寬思路,充分調動一線采訪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記者走基層大型策劃采訪活動中,吉林人民廣播電臺一位年輕記者把采訪目標聚焦在長春站一個干了30年調車工作的老調車員身上。中秋之夜,他跟調車員坐著調車機走了十多個來回,體驗了一線的辛勞。記者采訪結束回到自己家里已是凌晨兩點多鐘,他連夜趕寫出聲請并茂的錄音報道《調車員王連軍的中秋夜》,次日早上在吉林新聞綜合廣播《738早新聞》欄目中播出,第二天被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之聲選用,今年喜獲中國新聞獎三等獎。
新聞策劃從實質上來講就是對新聞事件和新聞人物進行報道宣傳之前的謀劃工作,新聞策劃只是對新聞采訪提供理論基礎,然而新聞采訪是一件實踐性很強的工作,要把新聞策劃理論轉變為新聞采訪實踐,需要新聞采訪工作者創造性地貫徹策劃意圖。很多新聞采訪進行過程中,記者往往發現實際情況與策劃方案存在著很大的差距,面對這種情況,采訪者一定要及時調整采訪思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靈活處理策劃意圖與實際采訪的差距。根據實際情況以及自身所擁有的資源進行創造性地采訪,充分發揮采訪者在采訪現場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地對采訪方案進行策劃與實施,保障新聞采訪工作順利開展。
隨著新聞媒體的多樣化和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化,新聞策劃在新聞報道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缺少新聞策劃的新聞采訪,不僅難以產生高質量的報道,而且也會缺乏報道連續性,不能形成獨特的報道風格和特色。相反,如果新聞策劃方案過多或過細,也會適得其反,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在具體工作實踐中,新聞策劃如何才能更好地為采訪活動提供服務,已成為新聞工作者的研究課題。新聞工作者應該深入研究各類媒體在新聞策劃方面發展現狀,針對出現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為各類媒體在新聞策劃方面進一步發展提供借鑒與參考。
[1]艾風. 新聞策劃是新聞改革的產物[J]. 新聞界,2010(2).
[2]藍鴻文.記者與新聞策劃[J]. 新聞界,2009(2).
[3]周長風. 如何讓策劃在新聞采訪中出彩[J]. 齊齊哈爾日報報業集,2010(6).
[4]李愛兵. 新聞策劃讓民生新聞更出彩[J]. 今傳媒,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