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韓艷蓉
隨著如今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現代人獲得知識的方式也出現了新的變。如今,人們通過手機、電腦等設備,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到當前所發生的新聞事件。如此一來,新聞采編工作就不能停留于傳統的形式上,而是應當進行大刀闊斧地創新。
當前的時代是一個優勝劣汰的大時代,媒體業內也出現了激烈的競爭。媒體競爭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新聞競爭。因此,新聞采編工作之優劣,是能否強烈地吸引讀者的重要因素。如此一來,新聞采編工作的進展顯得十分重要,它不僅是新聞采編人員綜合能力的主要體現。新聞采編工作的優劣與否也將直接影響到新聞采編行業的競爭能力。假如說新聞也是產品,那么采編就是這一產品的具體生產流程。一旦提到新聞,包涵了新聞行業的從業者在內的人員來說,對于新聞而言比較多的進入方式是側面的,其含義在于,對于某一新聞事件的寫作,往往都是避免進行正面描寫的,也就是運用非常規方式來入手進行描寫,選擇從側面來進入。如此一來,新聞稿在寫作過程中就會顯得與眾不同。一部分新聞學說也以新聞角度來加以表述,將報道新聞中各項事實所選用的各個不同的側面,這一情況可以稱為側面論。這一論斷的最大不足在于只提及了事物之間的橫向聯系,但是卻忽視了事物之間的縱向聯系。這實際上就是新聞采編人員一般只認為是先收集各項資料,隨后再進行加工,這樣就能形成所要采編的新聞。一旦只是如此簡單的處理,那么就會缺乏新意與亮點,大家均不會對此滿意。新聞缺乏讀者就是這一含義,這就一定要引起廣大新聞工作者的思考,從而就一定要在新聞采編創新上努力探索,這也是新聞采編工作能得到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是要更多地從普通群眾的視角來進行報道。一部分新聞報道雖然較為專業,但是顯得較為乏味。一旦能夠把報道加以改善,就能以一種全新方式加以報道。這類新聞報道是具有新意的,也是依據人民群眾的喜好與需要為其主體的。群眾實際上并非是不喜歡新聞之類的報道,而是一部分新聞實實在在地離開廣大民眾的日常生活較為遙遠和陌生,而且還不是其所需要的,因此也就沒有了多大的吸引力。所以,他們才會不再對新聞產生興趣。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完全可以從該思路入手,不僅要將新聞事件與政策講清楚,而且還應當在新聞中能夠發現一些能引發讀者強烈興趣的創新性方面加以提煉。新聞采編的基礎就是新聞,而新聞的重點內容就是要讓讀者們在第一時間內就能了解和掌握與之有關的消息和動態。為了讓群眾們能夠真正地喜歡新聞報道,就一定要更加徹底地改變以前的新聞報道方式,從而改變新聞采編的思路。要盡量地去報道一些與廣大群眾息息相關的新聞消息,而且同時還可將別具特色的創新思維理念融入其中,這樣才能更好地打動廣大讀者。二是要盡量增加新聞報道的可看性。新聞采編人員應當更多地報道一些涉及到黨的政策方面的新聞,與此同時也應當關注到廣大讀者們的喜好。對于一部分新聞報道加以改動,并非是對其進行縮減或者刪除,而是要有比較強的可讀性。新聞可以說是廣大民眾了解世界和獲取新知識的一個重要途徑。如果新聞具備了新意,不再老套,也就具有了相當高的可讀性,從而讓采編人員與讀者得到了雙贏。
如今,我們身處信息化時代。鑒于現代信息技術的持續發展,它也在愈來愈多地影響到了廣大受眾們的生活。顯而易見的一點是,目前各類媒體所傳播出來的各類信息已充斥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廣大讀者會應用視覺和聽覺,對這類信息加以收集、分析與綜合,這樣就能實現自身對于外部世界所作出的認知。鑒于我國電子媒介以及視聽技術的持續發展,讓傳統媒體作為文化傳播重要傳統工具的作用和功能受到極大的挑戰。鑒于多媒體技術手段的巨大沖擊力,新聞采編工作者面臨著相當大的挑戰與壓力,唯有強化新聞采編工作之中的創新,讓新聞變得更有藝術性,這樣才能在愈來愈激烈的媒體競爭之中獲得勝利。新聞采編工作者在撰寫與編排稿件的過程中,應當做到從一開頭就吸引廣大讀者的閱讀興趣。唯有做到首先吸引廣大讀者,他們才會產生繼續閱讀的興趣,從而重新吸引民眾對于新聞的強烈閱讀。
對網絡新聞所實施的采編創新,可以說是網絡新聞產生的源頭,而頁面上的創新、技術上的創新、經營上的創新等均是圍繞網絡新聞產品而加以展開的。只有產品好了,其生命力更強了,這樣一來,頁面、技術與經營上的創新才會有真正的效果。對于網絡新聞采編創新來說,當前的網絡新聞采訪主要是在體育競賽的報道上有比較好的成果,但是對于其他類別的網絡新聞則比較薄弱。就網絡新聞所具有的采訪方式而言,網絡新聞能夠真正展示出第四媒體所具有的特征。新聞記者完全可使用攝像機、探頭、錄音機、數碼相機以及電腦手寫筆等各類采訪工具以實施跨媒體采訪活動。在采訪的過程之中,可應用視頻來進行現場直播,采訪方式可運用文字、照片、錄音或者視頻等多種媒體形式來加以表現,從而具有跨媒體優勢,這正是網絡新聞采編創新十分重要的資源。就網絡新聞傳播方式而言,其所具有的即時傳播特點能夠允許網絡新聞使用最快速度在網絡中傳播,因而十分適合于進行動態性、連續性的新聞報道。就網絡新聞創新來說,網絡新聞的傳播范圍要遠遠超過傳統媒體。其中,需要克服一種人們日常生活之中的誤解,覺得網絡新聞只要能做到快和全就,就是其所有的創新內容了。筆者覺得,網絡新聞雖然要追求快和全,但是如果只是追求快和全則是缺乏意義的。比如,一家網絡所發布的一條新聞比其他網站發布新聞的速度慢了幾分鐘,一般讀者根本難以感覺到。可見,在新聞采編手法上的創新更有可能是辨別網絡新聞優劣的重要指標。網絡新聞要想在編輯手法上進行創新,必須要具備十分強烈的獨家新聞意識,這主要包含了以下兩層意思,其一是應當具備獨家新聞消息、照片、畫面與錄音等;其二是對相同新聞題材應當有獨立的編輯視角,而且在編輯方式創新上也應當有獨特的方式,比如,在標題的包裝、字體的顏色、鏈接的出現形式等均應爭取有所創新,從而讓網絡新聞報道展示出網絡新聞所具有的魅力。
總的來說,我們目前的社會生活之中蘊涵著用之不竭的豐富新聞資源,努力加強新聞采編工作創新,這是加強新聞采編工作創新的必然要求。因此,新聞采編工作者一定要切實將工作創新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來抓,從而促進我國新聞采編事業的新發展,更好地符合當今時代和人民所提出的要求。
[1]曹光. 新聞采編細節芻議[J]. 攀登,2008(2).
[2]李愛輝. 淺談新聞采編的人本理念[J]. 科學咨詢(管理決策),20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