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莉莉
(秦皇島市山海關興華小學)
探索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中推進教師和學生在教學活動中互動的教學策略
◆姜莉莉
(秦皇島市山海關興華小學)
本文以建鉤主義學習理論和多元智能理論等理論為指導,探索“互動”教學的更為深層次的理論內涵。教師通過使用情景教學法,使教學情境得以優化,從而達到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信息技術課堂 情境創設 教學策略
以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為背景,很多的教師職員都在為落實新課程改革的推行而奔走忙碌。在課堂教學中,他們主要研究的是教學模式,教學方法,以及教學策略,以讓學生能夠更好的享受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在教學過程中,一些問題是為人們回避的。比如說,是教師掌握著教學活動的真正主動權還是學生處于主動地位呢?一些看法認為,教師的教學支配地位是由其主導作用決定的。事實是這樣嗎?要想將教學活動的主動權歸還學生,教師需要做到根據課程改革的理念,掌握新課程標準,對教材和學生準確把握。
目前社會以步入科技,信息迅速發展的階段,這就要求人們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來搜索最有效的信息。在文化多元,環境復雜的現代社會,個體想要發展就要學會相互合作,并要善于獨立的思維。人的主體性得到弘揚發展已成為時代的呼聲,這就為課堂教學中,解放學生,突出其主體地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這將成為一種潮流趨勢。
學習是學習者認知發展的成果。學習過程中的互動活動,特別是作為教育本質特征存在的教與學的互動,是學習認知發展的源泉。同為教學過程主題的教師和學生,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學生是知識的探索者,而教師所要做的是為學生創設出一種探索的情境,發揮引導指引作用而非單純的給予知識。師生之間良好的互動活動能夠幫助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成為學習中的探索者而不是索取者。信息技術在建筑探索環境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國內外學校將其作為推動教學改革的思想,讓學生們在互動中,自主的探索知識,獨立的思考,突破創造,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自主能動性。這也正是信息技術教學所要求的。
所謂“互動”,是在和諧教育思想指導下,學生和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相互啟發,互相促進,并充分發揮利用與學習相關的各種教學因素,以使得學生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優化教學質量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學”過程中的多元性具有多向性,相互性,和自主性。教與學的全面互動體現于各個方面,包括人與人(師與生,生與生)、人與機(計算機媒體)、人與文本(教材)、人與環境(資源,課堂,校園,社會)等方面的互動。我們通過研究和探索,認為“互動”在深層次上可以歸納出三個特點:其一,雙向主動。教師組織,引導,促進學生開展學習活動,學生針對問題,向老師提出質疑和相應。其二,雙向能動。在教學的過程中,師生均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并尊重和支持對方的主觀能動性,來達到優化提升學習情境,開拓學習途徑,優化學習效果的目的。其三,多向促動。學生思考的深度,對問題的判斷角度,思維的靈活度會隨著教師的激情和引導有一個質的提高。同樣教師的教學理論,專業素質也會隨著學生的自發和質疑而得以完善。學生之間的互動,則會培養學生的互助協作能力,相互交流對問題的看法,切磋解決問題的最佳手段,實現共同的提升。
推行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互動教學策略,目的在于促進師生雙方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并且促使對方的主觀能動性的以激發,創造出一種師生互動、教學鄉長、和諧友好的教學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教師不斷改進提升自己的教學方法,學生不斷的吸取知識,發揮主觀能動作用,最終使師生融為一體,得到共同的提升。
1.通過互動,建立起的師生民主平等的友好關系將成為學生不斷學習的源泉。課堂上緊張的氛圍,對學生來說是相當不利的。學生長期處于一種壓抑的狀態下,自主能動性難以得到發揮,思維遲鈍,課堂中的條條框框使得學生難以有創新突破的空間。師生間交互關系的實現需要一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為前提。打破傳統教育模式中,那種壓抑呆板的教育模板,建立一種和諧友好的環境,師生在這種輕松平等的環境中進行交流,達到平等互動的目的。真正的實現教學相長。
2.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互動,創造出良好的交流合作氛圍,科學朝著綜合化方向發展,個人創造將被集體的創造所代替。所謂合作式學習,是將多人作為一個單位進行學習的學習方式,是被建構主義大力倡導的。開展形式多為,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承擔共同的任務,小組成員有明確分工。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互相合作,互相探索,交流,分享思維的結晶,整合信息資源,切磋提高,最終完成學習任務。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同學之間的友誼也得到了增進。這種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式學習方式是為教育教學大力倡導的。學生們通過互動,互相切磋、交流、提高、解決問題的思路得到擴寬,有益于創造出和諧友好的學習氛圍。
3.發揮網絡交流的優勢。“互動”的又一重要表現形式是實現人和機器的互動,以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有效信息。心理學專家指出,孩子學會走路后,就會自己探索自己解決問題,處理事情的辦法。而且,在我們眼里他們的不經意的玩耍,則是孩子尋求信息,培養智力的方式。因此,孩子存儲在大腦中存儲信息的多少與他們將來的智力水平的高低是有一定關系的。我們不必苛求任何一個上體育課的孩子將來會成為運動員,任何一個學習樂器的孩子成為音樂家,那是不實際的。但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在營運信息技術的過程中得以提升,學生和信息技術媒體的互動的一個主要體現就是學生在計算機網絡環境中進行學習。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并不是生冷的。雖然不能像語文、英語等學科那樣感情洋溢,但信息技術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進師生交流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學生的思維被激活,學習的潛力也得以開發,個性得到了尊重,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了獲取知識的樂趣,在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中,達到了相互溝通,共同提高的目的。我們相信,隨著知識技術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課堂在構建良好師生關系,促進教學相長方面將會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