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立英
(濟南長清一中)
高中歷史三步教學法淺析
◆靖立英
(濟南長清一中)
三步教學法以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為目標,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了解 理解 見解 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自2004年我們開始使用新課改的教材。這次課改歷史有多個版本,但目標要求僅有一個那就是《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實驗)》,它是教育部制定的指導高中歷史教學的法規性文件。本次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貫徹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促進個性的健康發展”的基本精神,以學生發展為本。讓學生達到“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做人”的目標。
新目標有三個方面: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它是歷史學習的基本要求,是高中歷史教學活動的依據。“知識與能力”是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過程與方法”是新課程目標要求的一個閃光點。“情感態度價值觀”是三維目標的核心與靈魂,也是教學過程中廣大師生最有創新余地的地方,要充分挖掘教材和其他課程資源中教育素材,最大限度地實現歷史教育的價值。
本人在近三年的教學中,以課標要求為依據,進行了教學的嘗試與創新,摸索出了一套新的教學法,即了解——理解——見解的三步教學模式,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在這里提出來和大家共享,希望能對你的教學有所幫助。
下面以岳麓版必修II《第11課近代工業的艱難起步》為例,談一談三步教學法的應用。
這一步主要解決知識目標,這是高中歷史課程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學生能記憶這類知識。主要包括具體的歷史史實、基本的歷史概念和基本的歷史線索。如何讓學生快速記憶這些知識是學好歷史的第一步。如果靠教師自己講述學生只是被動接受,效果肯定不好。我的做法是首先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迅速瀏覽教材,切忌盲目閱讀,那樣既浪費時間,也不會收到好的效果,通過閱讀了解本課中的主要大事,圈點劃批,找出基本問題的答案,勾勒出重點和難點。
在講述本課時主要提出以下問題:(1)根據課本的內容,請你找出有關洋務運動的興起的時間、背景、內容、口號、目的、作用等。(2)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和初步發展的時間、原因、概況(包括企業家、企業分布、行業等)影響。這些問題包括了本課的主干知識,是學好本課的基礎,但教材中都比較明確,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閱讀教材加上已有的知識都能解決,教師不必過多的贅述。自主學習節省了時間,又記憶了知識,培養從教材中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動手、動腦的習慣。
主要完成課標中的能力目標和過程與方法目標。主要培養學生閱讀和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綜合、比較、歸納、概括歷史事實的能力。要求學生參與歷史學習的過程,形成正確的學習方法,這是新課程目標要求的一個閃光點,也是主要目的。這一步主要通過引進一些材料、圖片、圖表、地圖等資料讓學生精讀細讀,通過與其他同學合作交流,來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本課為了讓學生更深刻理解洋務運動的有關內容主要提出以下問題:
(1)洋務派創辦的軍用工業有何弊端?(結合教材小字內容來分析)
(2)為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通過這兩個問題的探討,讓學生理解洋務運動的實質和不足,為下一步評價洋務運動打下基礎。
民族工業的出現和初步發展先提出問題:(1)中國民族工業的出現與外國資本主義工業的出現一樣嗎?不一樣在哪里?在第一步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生通過討論可以找到答案。然后出示材料和圖片,引導學生分析回答問題。(2)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概括中國民族工業的其他特點?
材料1:19世紀,很多人反對機器生產,其理由是:①汽笛聲太吵鬧;②機器響聲太大;③高煙囪有傷風水;④男女同一工廠有傷風化;⑤工匠操縱機器技藝不純熟容易傷人。
材料2:1895~1898年間,國內新創建的工礦企業,資本在萬元以上的有60多家,其中80%屬于輕工業。
材料3:第一批民族資本主義企業的分布(圖略)
材料4:見教材p54祝大椿讓股份給英國人
材料5:洋商見我工商業競用新法,百計阻抑,勒價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繅絲、紡紗各廠,無不虧折,有歇業者,有抵押與洋商者。——《動華續錄》
材料6:茶葉從漢口運至張家口要經過63個厘金分卡,沿途捐稅達13種之多,稅率高達40%到50%。當時,統兵人員未經政府部門批準私設厘卡抽捐課稅的現象也非常普遍。
提示學生從以下方面考慮回答:對近代機器工業的無知排斥;行業分布;地域分布;列強的壓制;封建勢力的盤剝等。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處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通過對以上材料的分析使學生進一步了解民族工業發展的特點,理解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在夾縫中步履維艱的處境,從而正確看待處在這種環境中民族資產階級的特點,這樣既能培養學生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又能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
學習歷史根本的目的是要以史為鑒,“見解”的要求是獨到、新穎。
這一步要鼓勵學生大膽回答問題。本課主要讓學生探究以下問題:(1)如何評價洋務運動?(2)從洋務派的失敗中得到什么認識?(3)對比中國現實的發展和中國近代工業的艱難起步與發展,你得到什么啟示?由于有了前面的基礎,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理解發表建議和看法。有不全面的地方教師要及時引導點撥。要做好這一步提出問題非常關鍵。在教學中,我主要從以下幾方面來提問題。
1.從所講內容中自然得出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和認識。
2.從古今對比中提出問題。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將來的歷史。我們學習歷史的根本落腳點就是以史為鑒,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如上面在學習民族工業發展的歷史后提出“對比中國現實的發展和中國近代工業的艱難起步與發展,你得到什么啟示?”從對比中讓學生理解民族獨立,政治穩定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從而珍惜今天安定的幸福生活,產生維護和平與穩定的社會責任感。
3.根據課標要求提出問題。如課標要求培養學生“以人為本的人文主義精神和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和健全人格,求真、求實的科學精神和態度”等。
4.結合現實熱點提出問題。
以上是本人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中了解是基礎,理解是關鍵,見解是升華,三者缺一不可,層層遞進,共同完成新課標的目標要求。三步教學法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強調知識與能力并重,通過這樣的設計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同時把學生變成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