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華王清明崔懷永
(1.青州市東高初級中學;2.青州市廟子初級中學)
賦予“生物”真正的“生命”
◆王清華1王清明2崔懷永1
(1.青州市東高初級中學;2.青州市廟子初級中學)
生物教學 基礎教育 課堂改革
生物學作為新科技時代的熱點學科,其基礎教育更加迫切需要通過重大變革來提高生物教學。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因此要求教師在生物教學中幫助每一個學生進行有效地學習,使每一個學生得到充分發展。
讓學生親自動手,從動手中獲取知識,動手既動腦。訓練手就是訓練腦,“十指連心”手巧才會促進心靈。在課堂上,我們設計許多制作活動,如:細胞模型、人體骨骼模型、耳模型、骨骼肌在運動中的協調作用的模型制作、環境污染課件、手抄報等,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習慣,同時也充分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通過自己親自動手得來的勞動成果,相信對學生來說記憶會更加深刻。
讓學生時刻充滿好奇心是我們生物課堂上必不可少的,培養學生動手實踐,主動探索的精神對生物課堂來說是重中之重。比如在探究魚鰭作用、觀察魚呼吸時,我們沒有完全照搬教材,在實驗材料、教學方法等方面都根據實際作了相應改變。在課堂上,給予學生極大的自由空間,教師只適當介紹實驗內容、目的,實驗器材、提出紀律要求,然后讓學生根據所給材料自己設計方案,自己開展實驗。實驗時,因為當時季節問題,鯽魚比較少,價格較貴,所以我們選用小金魚,實驗時發現金魚比鯽魚靈活很多,在觀察紅墨水從口入從鰓出的時候,按照教材方法將紅墨水滴在魚嘴前方時,整杯水馬上變紅,無法觀察水進出的方向。當時教師做了適當引導:“你們可以抓住魚直接滴在口中觀察,也可以嘗試在不傷害小魚生命情況下采用其他方法”。最后每個小組都找到相應方法觀察到紅墨水從口入從鰓出現象。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了興趣學生就會喜歡,對于自己喜歡的東西,學生就會積極主動的去學習。我們知道對于游戲學生無時無刻不充滿著興趣,利用學生對游戲強烈的興趣,我們把生物課堂活動“改裝”成不同的游戲,游戲活動能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因素,使其思維和情感需求得到和諧發展,在游戲中,學生快樂學習,快樂發展。教學中我們常采用拼圖游戲、競猜游戲、填字游戲、角色扮演游戲等。
除了課本上固定的知識思維,生物課堂活動也需要我們的學生發揮想象力,大膽創新,為此我們開展了生物園設計、寵物條件反射建立設計,新的動物運動方式設計與制作、動物通訊方式探究方案設計、營養食譜設計……此外還有調查、分析討論等。
將我們書本上的知識用于動手實踐,再將實踐的結果大膽創新,這對于我們的學生而言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升華過程,對我們這些生物老師來說也需要長期實踐,反復試驗,才能成為學生完成這個過程更好的引導者。在幫助學生學習的同時,更要幫助其學習和獲得鐫刻在其中的情意、態度和認知能力。教學中通過設計豐富多彩的活動,引導學生積極用眼、用口、用腦,在活動中啟動多種感官去獲得直接經驗,讓學生在實踐和體驗中獨立思考,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活動化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能力,真正減輕了學生學習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