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虎
(山西省臨汾市隰縣縣委黨校)
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黨中央組織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是推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向深度和廣度發展的重大舉措;是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工作部署;是提升執政黨執政水平,鞏固執政黨執政基礎,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在新形勢下必然的客觀要求。黨校作為培訓黨員領導干部,培養黨員隊伍。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黨校具有獨特的職能定位和職能優勢,對于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加強黨校自身建設,推動黨校整體工作科學發展,從而為基層政權建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黨校作為黨委的專門教育部門,既是國家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織部門,又不同于其他國民教育部門,它所擔負的使命和責任,教育培養的對象和教學內容,同其它教育部門有著重要的區別和獨特的優勢。在我國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的歷史進程中,在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攻堅克難的新時期、新階段中,黨校工作面臨的新課題,新任務更加艱巨繁重。黨校工作要適應國內外形勢的新發展,改革發展穩定的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必須認真貫徹落實,組織開展好創先爭優活動,在認識上要有新思維,在工作上要有新思路,在落實上要有新舉措,總之一句話,要創新。黨中央明確提出建設創新型國家,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沒有創新就沒有出路,沒有創新就沒有活力。對此,每一個黨務工作者必須有著清醒、到位的認識。創新是國家的生命,是民族的靈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勁動力。
組織開展好爭先創優活動,推動黨校整體工作科學發展,關鍵是創新。創新的突破口在哪里?影響制約創新的瓶頸在哪里?在于問題和困難。黨務工作者要樹立發現問題就是能力,克服困難就是水平,解決問題就是政績的新思維,新理念。困難克服了,問題解決了,黨校事業就前進了。在新形勢下,影響基層黨校事業科學發展的因素固然有諸多外部和內部的因素。但是主要是師資力量薄弱單一;教師觀念滯后,教學水平不高;培訓內容與培訓對象和客觀實際脫節,和現實需求不合拍,形成教育培訓“空殼化”現象;經費不足,硬件建設落后等等。各級基層黨校要敢于直面所面臨的問題,抓住開展創先爭優活動,強化黨建工作的機遇,順勢而上,結合自身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主要矛盾,爭取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努力加以解決,以此推動黨校事業的科學發展,使黨校工作上臺階,上水平,適應黨建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
黨校工作是黨的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黨校教育平臺,具有專業性、核心性優勢。基層黨校要充分發揮其教育平臺的優勢作用,不斷提升辦學水平,拓展培訓內容,創新教學模式,提高培訓質量,為加強黨的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提高執政黨的執政能力,鞏固執政黨的執政地位,發揮基層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廣大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廣大人民群眾建設富裕文明和諧的新生活,促進地域經濟社會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
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全黨,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既是黨校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又是黨校教育的核心內容和必修課程。基層黨校必須緊圍繞這一主題,有計劃有步驟的實施授課。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模式,分期分批多層次,對黨員領導干部和全體黨員進行輪訓,深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科學發展觀的系統性教育。這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性任務。通過堅持不懈的系統性理論教育,使全黨特別是黨員領導干部牢固地樹立起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堅持社會主義不動搖,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堅持強國富民目標不動搖的堅定信念,有效地抵制各種社會思潮對黨組織和黨員的腐蝕侵擾。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科學發展成為全黨的靈魂,全社會的共識,成為統領指導改革開放偉大事業的指導思想,引領推動社會經濟事業的全面發展。
基層黨校要牢固樹立,服務大局,服從全局的工作意識和思想觀念。黨校教育必須緊緊圍繞著黨的中心工作,黨的階段性重心工作展開,根據當地黨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主動坦言直諫、承擔責任,舉辦各種類型,不同內容的專題講座。例如黨的宗旨教育、反腐倡廉教育、黨風黨紀教育、理想信念、法律法規教育等。在專題教育活動中,堅持正例教育與反例教育相結合,課堂教育與現場教育相結合,普通教育與典型教育相結合。要充分挖掘利用當地教育資源,創新教育思路,改進教學方法,使教育活動更加形式多樣,生動活潑,體現有趣性、針對性、實效性,通過經常性的專題教育活動,在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思想上構筑起一道警笛長鳴、警鐘常敲的防腐防線,進一步保持黨組織的純潔性、先進性,提高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為當地黨委政府工作提供強有力的輿論思想支持,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努力得到“組織創先進,黨員爭優秀,群眾得實惠,民生有改善”的實際效果。
當前我國政法經濟建設,社會文化建設以及法制和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進程全面加速。但是,應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的基本國情仍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全球仍處于第三世界發展中國家,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會生產力仍是當前的主要社會矛盾。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各種社會深層次矛盾日趨凸顯,人民群眾利益訴求呈現多樣化、復雜化。執政黨面臨著新的課題和嚴峻挑戰。
基層黨校,每一個黨務工作者,要深刻認識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和重大責任,從堅持黨的領導,維護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戰略高度出發,主動承擔責任,為當地黨委政府分憂解難。要以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中出現的新的思潮和新的問題,以及社會各階層群眾中熱議的難點、焦點問題為課題,組織教師、學員和有關部門的專業人士。深入實際,調查研究,體察民意,開展新課題專項教育講座,從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高度,從世界各國社會經濟和我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歷史實踐,實事求是地解決當前社會、政治、經濟和民生方面存在的各種突出性、尖銳性、潛在性矛盾,回答人民群眾最關注、最不滿意的熱點,焦點問題。通過新課題專題教育講座,變消極為積極因素,變潛在阻力為內在動力,增強人民群眾對黨委政府各項決策的認同感和公信力,化解社會矛盾,解除群眾疑惑,促進社會和諧,進一步凝聚黨心民心,使全黨全國人民緊緊地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黨中央周圍,顧全大局,團結一心,頑強拼搏,勇于奉獻,努力克服前進道路遇到的各種艱難險阻,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各項事業,把創先爭優活動開展的有聲有色,有實效。體現在黨的建設上、團結穩定上、社會發展上和民生改善上。
開展好任何一項工作都離不開調查研究,就像打仗一樣,戰前必須先得偵查。調查研究是各級領導干部必備的基本功。目前,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善于進行調查研究,大興調查研究之風,形成調查研究的濃厚氛圍,是加強黨校教育、管理,提升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薄弱環節。在開展創先爭優活動中,黨校工作應當在這方面有所作為。
在鄉、鎮、村黨委支部和工、礦企業建立長期的聯系點,時時刻刻掌握基層黨組織和黨員隊伍的活動情況和思想狀態,通過黨員隊伍,充分地掌握政情、社情和民意,帶著課題調研,在調研中創新課題,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工作。
使調研工作的觸角社會的各個層面、各個單位、各個企業,形成校內校外,里外配合互動的調研機制。
定期開展調研工作情況綜合,情勢分析和成果評判,及時向黨委、政府作出專項和專題報告,提出情勢的研究意見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方案,充分發揮黨校的定位職能作用,為各級領導科學決策提供有益的情勢咨詢服務,爭取黨委、政府對黨校工作的最大支持。努力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黨校教育培訓工作的新要求,永葆基層黨校干部教育培訓的活力,為實現“十二五”規劃,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