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軍
(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柳埠一中)
初中思想品德課首先是德育教育,因此應更加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隨這一過程而產生的積極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初中是學生思想品德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時期,既需要正確的價值引導,又需要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親身實踐,才能促進其思想品德的知行統一,將其真正內化。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創設情境,讓課堂貼近生活,學生在情境中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思想認識,運用思想品德課三貼近原則,指導學生生活實際,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通過學生的道德踐行和生活實踐,促進學生思想品德的知行統一,這樣才能讓思想品德課堂生動起來,學生樂于參與其中,更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課堂的實效性,趣味性。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引發學生體驗的愿望與需求,教師可指導學生課前從自身的興趣、愛好出發,搜集資料,進行課前準備,激發其情感,促使他們主動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上課前,進入課前歌聲環節,渲染氣氛,突出主題。
我受魏書生《人生的境界》示范課的啟發,認識到教師總結學科教學規律,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重要意義所在。學生掌握了學科學習的規律,才會自己探究,真正深入到預習過程中去。
例如,魏老師課前開展的亂七八糟的說,實際上鍛煉了學生的作文能力,表達能力和表達的習慣,上課敢于發表自己的意見。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積極性。上課前,教師根據學科的特點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整體感知,魏老師預設學習任務,然后指導學生自主解決,這一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自主探究。預習任務四件事:(1)作者;(2)3個詞;(3)幾種境界怎樣達到;(4)課后練習。這幾件事做完了,教學任務也就完成了。
根據思想品德課的教學規律,從三方面探究問題,即是什么,為什么,怎樣做,形成自己的初步的知識結構。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方法,才能培養自學能力,張揚學生個性,表現自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技能,更好的指導生活。教師巡回指導,及時發現和解決學生在預習中碰到的問題。
如我們在解決《新的起點》一課時,可放手讓學生去探究。
1.本課講的問題是什么,學生經過自主探究很容易發現,主要講了理想,另外,還講到制定計劃的問題。
2.從原因、意義、作用、好處、危害,說明了什么等方面探究為什么的問題,如樹立理想的意義,制定計劃的必要性及應注意的問題。
3.解決怎樣做,可從解決問題的方法,自己受到的啟示,獻計獻策等方面來探究。
這樣,學生掌握了課程規律,預習時的自主探究能力就大大提高了。預習時學生有事可做,發言時有的放矢,更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問題指導點撥。
體驗是通過實踐在情感與認知上所產生的感受和體會,是一種可能轉化為動力并付諸行動的情感過程。當學生對所要從事的活動產生某種愿望與需求后,教師需要設計活動情景,創設一種情景氛圍,讓學生不知不覺地進入這種境界,置身于一定的教育環境中去感受、去體驗、去探索,進而達到自我感知,自我認識,自我教育的內化效果。
在學習《交友的智慧》時,先通過三幅圖片,分別感知本課三個主要內容:善交益友,不交損友,樂交諍友。即明確了本課的主要內容和目標,又初步體驗到友誼的不同,學會慎重選擇朋友。
學生在體驗學習的過程中,會不斷的發現問題,并力圖解決這些問題。這時教師于學生交流指導,學生在解決這些問題中,從而體驗到學習的進步。在學習“交友的智慧”這一內容時,給學生一些資料:故事、圖片、視頻媒體、學生自己參與表演等情境,身臨其境的體驗,如讓學生表演兩個小品:《強者為勝》《哥們義氣》。在《強者為勝》中,通過展現生活中一些同學評價自己某一方面的優越條件,或者是學習好,或是能力強等,不尊重朋友,“以我為中心”要求別人服從自己、聽從自己。在《哥們義氣》種,展現了班級一些同學為朋友“打架”、幫朋友“作弊”等事件。通過同學們自己體驗情景中的角色,討論、分析、評價情景中的角色的行為,明辨是非,懂得交友過程中的一些“誤區”。從而在生活中能慎重對待交友問題,感受到學習的進步與成功感。
通過收獲總結,激起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發展。同時也是對學生學習的反饋,及時評價反饋是促進學生發展的重要方面,青少年是在他人評價與自我評價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建立、發展其自尊感、自信心以及提高自我意識水平的,以利于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利于形成良好的學習交往方式和人際關系。因此,在總結時可有以下一些形式:在知識方面學到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和提高?在能力上學到哪些整合獲取知識的技巧以及討論的技巧?在態度上形成什么態度?在學法上學會哪些方法?哪些知識能指導自己的生活實踐?在本節課中,哪位同學表現最為突出?哪位同學進步最明顯?同時,還采用測驗、談話、問卷、觀察、作品展示、家長評定等方式進行評價。
課外活動目的是為了鼓勵全體學生的參與,通過活動增加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真正達到影響全體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和渠道,表達或表現他們的聰明才智,展示他們的成功收獲,使之體驗成功的快樂。在探究活動中,由于學生的積極參與,學生每參與一項體驗活動,都體現出群體的力量和成功的分享。如《我實踐》要求:從今天起,從自己最容易從眾的行為入手,有意識鍛煉抵擋不合理壓力和外部不良誘惑的能力。
課外活動中,學生有一個良好的心態,感到這樣學習有樂趣,是一種享受。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得到鍛煉,陶冶了情操,培養了品德。
教師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突出學生在思想品德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巧妙運用各種方法和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思想品德課堂生動起來,這樣才能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實效性,實現學生思想品德的知行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