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鵬
(濟南工程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
1.與職業理想的比較
專業理想,是指建立在現實可行性基礎之上,對專業知識和嫻熟技能的追求與向往。
職業理想,是指人們對未來職業表現出來的一種強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們對未來職業生活的構想和規劃。
專業理想和職業理想的區別在于一個是所學專業本身的追求,一個是學以致用的追求。拿法律專業舉例,專業理想是法律條文、內涵理解的準確程度,達到某部門法的熟悉操作能力;而職業理想在于律師、公務員、法律顧問等職業崗位的追求。由此可以看出,專業理想其實是職業理想實現的前提和基礎。雖然專業是職業的基礎保證,但經濟社會發展導致學生專業學習心態失衡,尋求工作崗位急功近利,僅以職業理想作為發展目標,忽視專業理想樹立,從而導致職業無依托,產生學習與就業的矛盾。
2.專業理想的特征
第一,以專業基礎理論準確掌握為根本;無論本專科生,專業素養的基本要求就是基礎知識的準確掌握,這是專業理想樹立的根本所在。
第二,以專業知識的靈活運用為目標;刻板教育已經阻礙青年學生的創新發展,因此,在教學環節、實踐環節均應將靈活運用作為目標,必須有實踐性、操作性的能力積累。
第三,將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有機結合;在不考慮就業的前提下,將知識與實踐有機結合,避免理論的枯燥乏味,也避免理論無用武之地。
第四,能夠在專業某領域取得一定成績;任何一門專業都有其博大精深之處,我們要求在樹立學業目標時,就應該引導學生形成在知識領域精深掌握的目標,不能泛泛了解,無側重既無導向,在就業領域缺失專業地位。
在我國大學中,新生報道通常舉行入學教育,包括專業教育、安全教育、法紀教育,等等。在專業教育過程中,將對專業體系、核心課程、專業技能、就業導向做出全面介紹。然而,諸多高校開課設定的教學進程及理念,無法得到普遍學生的共識,導致學生對專業學習失去興趣,出現“學一行、厭一行”現象,因此,學校必須有明確任務幫助學生樹立新專業理想,以提升廣大學生專業學習興趣。
1.強化專業特色及優勢
大學教育本科、專科差別理應明晰。本科注重綜合知識運用,專科提倡技能化學習,然而,部分學校鑒于歷史原因、師資力量、學科研究領域的側重導致本科專業課知識理論性太強,專科實務缺乏,有的學校甚至本科教育與專科教育無法實質區分,這使得學生在知識積累方面無明確方向,產生消極心理,認為學校學習與就業無關,忽視知識累積的重要性。
因此,大學專業教育的特色性、精深性、多樣性必須加強,雖然復合型人才是社會所需,各方面知識結構都應該具備,但專業造詣較高的學生更容易受到對口企業的關注。
2.圍繞專業,樹立專業理想
中國學生早期教育常以成為“科學家、畫家”等目標作為理想發展方向,然而實踐成功者甚少。現代教育理念,提倡項目驅動教學,如果將教學目標精細化并落實為可行性目標,樹立學生短期理想和長期目標的有效結合,建立創新型專業理想。例如,將會計專業學生分為就業導向和研究導向兩類,對于需要就業的學生,明確告訴學生大一應該具備從業資格、出納的工作能力,并安排相應崗位以供實習;大二應該具備初級會計師的專業能力,并懂得實務;在畢業時學生必須具備企業會計主管級別的業務能力,并能考取相應資質。對于研究型學生而言,大一實現多重性理論知識積累目標;大二將新理論拓展為目標,伴隨國內外優秀專家理論,可結合自身實務需求提出淺顯理論研究成果;畢業時能自成研究報告、開發會計軟件或在國內、省內的專業賽事取得一定成績。由此,實現不同類型學生專業理想的發展需求。
3.專業技能提升
學生技能不能完全進入社會再提升,在校期間就應加強。要明確高精的專業目標,讓學生充分發揮自身潛能,提升專業強化度。近年流行的網游“三國殺”即為某高校學生畢業設計作品,后帶來巨大商業利潤。因此,在校生專業的累積完全有能力創新、發展,這是教育發展的必須途徑。
樹立專業理想,就是要讓每個學生知道在本行業內,應該實現的成績、成就,達到哪一種水平。
1.加強專業教師的有效指導。對于學生專業理想的建立,必須有相關專業老師的潛心指導。首先,要求教師自身專業水平較高,除理論教學外,應不斷更新自身學識,對實務領域也應有所建樹;其實,要求教師依據社會需求、經驗,將適合學生發展的專業技術、技能傳授于學生,包括基礎理論、社會實踐、技能操作、創新思路,等等。
2.提升專業技能的實用性。專業理想建立,除學生有興趣外,還必須學以致用,并得到行業認可。通常學生失去專業興趣,除自身主觀原因外,就業狀況差、層次低是一個客觀因素。對于就業并不理想的專業,除引導學生思想外,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明白專業的精深度對本行業就業的重要性,即便是通常認為層次較低的就業,也有精準的專業需求。這更需要相關的專業老師把握教學的實戰性、技能性,將行業生存的核心能力交給學生,以便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3.推動專業群的知識拓展。入學時許多學生專業選擇存在盲從性,入學后才對某一方面產生興趣,但諸多專業并不孤立存在,可能有學生改變興趣,傾向于其他專業,自學考取其他專業資格證書。例如,建筑工程、工程造價、工程監理、物業管理等專業核心課程并不相同,但是專業又具有一定的關聯性,因此,面對很多對本專業失去興趣的學生,可在專業群或者興趣方向中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技能。
[1]蒙丹.當代大學生理想觀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
[2]楊琴.大學畢業生職業取向與職業興趣、人格的關系研究[D].中南大學,2007.
[3]王斐斐.大學生應對方式與擇業效能感的關系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