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金秀奇
網絡環境下高校圖書館與系資料室的關系
黑龍江 金秀奇
長期以來,高校圖書館與系資料室共存,它們在不同的范圍內,不同程度地為教學科研服務,均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隨著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及信息時代的到來,兩者還需共存嗎?
關于高校圖書館的性質與職能,國家教委頒發的《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已明文指出:“高等學校圖書館是學校的文獻情報中心,是為教學和科研服務的學術性機構,應履行教育職能和情報職能”。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文獻資源電子化和數字化,特別是中國教育網(CERNET)和校園網的建立,數字圖書館的建設使得圖書館具有文獻資源種類多樣化、信息傳遞網絡化、文獻利用共享化等諸多特點,真正成為重要的信息樞紐,即信息的集散地、知識的加工地。這樣,高校圖書館就能更好地履行情報(信息)及教育職能,現代化圖書館的實現指日可待。
系資料室應該說是以圖書館為中樞的全校文獻信息系統的“末梢”,是專為各系教學、科研服務的文獻信息資源供應機構,它收集保管的文獻信息資源與本學科結合緊密,內容專深,因此,在為本系的教學科研服務中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但它只對本系開放,且開放時間少(雙休日和晚上一般不開放),這大大降低了文獻信息的利用率。
80年代以前,它們的關系可以說是親密無間的,自90年代以后,關系漸漸松懈,甚至各自為政。
高校內部各系資料室的編制屬系,業務歸屬圖書館統一管理,所以行政、組織人事由系領導,而工作人員的業務學習與提高及專業職稱的評定都由圖書館統一管理。當然,這樣雙重管理模式就形成了“兩不管”的真空管理。
以前,各系資料室的書刊由圖書館統一采購再分配到各系資料室,之后,訂刊的經費由圖書館撥到各系資料室自己訂購,之后,圖書館不為各系資料室配置書刊文獻,這主要是各系的經濟形式好,有資金可以自己購置,于是圖書館與系資料室的經濟關系脫節了,其它關系也就松懈了。
電子化與網絡化是科技進步的需要和標志。將科教興國戰略帶來的中國科教網(CERNET)、校園網以及與INTERNET的互聯作為依托條件,使高校圖書館由傳統模式向著自動化、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的現代圖書館轉化,將是必然的趨勢。數字化圖書館和校園網建立后,全校各處都可以在網上檢索到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及網上信息,如果繼續投資建設現代化系資料室,這在人力、財力和物力上都造成了浪費,完全沒有這個必要。同時,圖書館的電子化、數字化和網絡化也反作用于讀者,促使讀者對信息需要有了更高的標準,系資料室如果沒有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就難以滿足讀者需求。
因為某種評估(如教學評估、學位點評估)要求系專業書刊數量達到某指標,那么各系便去加強系資料室建設,使之達到評估指標要求,這種做法是走回頭路,值得質疑。能否將評估指標的內涵作出調整呢?如:藏書點改在圖書館某室或學校有某專業書刊數量。這樣館和系資料室(原有的)的書刊都可算數。另外,在評估指標體系中是否考慮到網絡環境的影響呢?諸如此類問題,都值得有關職能部門研究。高校系(所)資料室曾經在所在的系的教學科研中發揮了一定的作用,有的規模較大,資料較豐富,如果能維持學生課程設計和畢業設計,那么就讓其繼續發揮余熱,不必去裁撤,也不必新增文獻資料,讓其自然地完成它所負有的歷史使命。至于有的學者提出建立分館,筆者認為:要根據學校的規模與地域分布情況考慮建立分館與否,如擴大辦學規模,幾所學校合并為一所學校,那么有幾所校園就辦幾家分館;若在同一個校園內倒不必辦分館,只需辦學科群的專業閱覽室就行了。
圖書館對文獻的采集和管理是規范的、專業化的,書刊的采集、訂購、驗收、分類、編目、排架都是有序的、專業的、科學的。現在圖書館普遍應用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比圖書館的傳統管理在規范化、科學化方面均有了顯著的提高,而且,隨著電子化、數字化、網絡化技術的應用,圖書館將以全新的模式進行工作。
如果在系資料室,圖書不是計算機集成系統管理,圖書的外借期限及數量均難掌握,圖書的歸還只能靠教師的自覺性,甚至由于教師繁忙等多種原因,使得有些書長期滯留在個別教師手里而成為“死書”。同時,各系資料室都只對本系教師和本專業班開放,使得系館文獻資料得不到充分利用,這種服務模式違背了“書是為了用的”原則(阮岡納贊先生“圖書館學定律”)。
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將其服務融入信息網絡的大環境中,實現資源共享,“下載”網絡信息可彌補圖書館館藏的不足,這一點系(所)資料室難以實現。另外,因為學科有交叉,某些書刊幾個系、科專業都需要,于是這幾個系專業資料室就可能同時訂購,對整個學校而言,這就造成了資金的浪費,這些書刊若放在圖書館訂購,就可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
可見,在一個校園內,書刊還是集中在圖書館為好。
館系共建分學科的專業數據庫或專業閱覽室是一種理想的管理模式,這種做法可使讀者有的放矢,針對性很強地進入某室查詢某學科文獻,因而方便了讀者,也為讀者節省了寶貴的時間。
總之,在網絡條件下,高校要集中人力、財力、物力,進一步加強圖書館的文獻資源建設和專業隊伍建設,使高校圖書館真正成為“學校的文獻信息中心”,為教學科研做好學術性服務。
[1]吳艷玲.普通高校系資料室應予裁撤[J].大學圖書館學報,1999(2).
[2]馬克芬,金玉玲.談高校系資料室的前景[J].高校圖書館工作,2000(4).
(作者單位: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編輯 王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