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經管系 顧惠芳
企業財務風險是指財務活動的實際結果與預期相偏離的一種可能,從數學上來講它是一種統計學里面的概率問題,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講,它是一種微觀的經濟風險。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以及經濟全球一體化的發展趨勢促進了大批的中小企業的產生與發展,它們逐漸發展壯大成為國內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同時更是在國內社會及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使世界經濟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也對中國經濟和企業發展造成了相當大的影響。企業只要經營就會產生財務風險,此次美國金融危機就是通過影響財務風險的起因加大了企業的財務風險。中小企業自身存在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規模小、技術力量薄弱等問題都會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凸顯出來,因此在金融危機的背景下更應該認識到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性,加強中小企業財務與風險管理,保障中小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企業財務風險主要包括客觀性、復雜性、損益性和不確定性的特征。
首先,企業財務風險的客觀性是指它并不是隨著企業管理者的主觀意志而出現的,它的存在是無法避免的、是客觀存在的,企業只可以通過控制手段將財務風險發生的概率降低,但是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財務風險。企業財務風險會隨著企業的投資活動 、籌資活動及生產經營活動而出現。
其次,企業財務風險的復雜性是指財務風險的原因有很多來源,包括經營者內部的因素、市場外部環境的因素、不可預測的因素、能夠預測的因素、間接因素、直接因素等等,這些因素一起制約著企業的財務風險,因此其復雜性也給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帶來了較大的難度。
再次,企業財務風險的損益性是指企業的收益往往與風險成正相關的數學關系。風險和收益總是同時存在的,所以企業要得到好的收益就必須要面對一定的風險,收益越大,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也就越大;收益越小,企業所面臨的風險也就相對較小。企業承擔風險的能力與企業的綜合實力相關,同時也與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控制相關聯。
最后,企業財務風險的不確定性是指企業財務風險發生的時間、類型、影響大小以及產生的原因都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具有隨機性,是不確定的。
企業財務風險類型的劃分有多個標準,本研究按照常用的劃分方法: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與分配風險。
(1)籌資風險。籌資風險是指由于籌資活動而造成的到期不能償付本息和收益不確定性的風險,主要包括:應收賬款變現風險、存貨變現風險、匯率風險及利率風險。它的關鍵在于是否可以及時償還資金本息。
(2)投資風險。投資風險是指因為中小企業投資發展速度不適宜而形成的影響企業盈利水平和償債能力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投資機會風險、投資過程風險以及投資環境變化引起的風險。
(3)收益分配風險。收益分配風險是指因為收益分配而形成的影響企業的后續經營和管理的財務風險。收益分配包括留存收益和分配股息兩方面,兩者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因此需要協調兩者關系,進而加強財務風險的管理。
企業財務風險的復雜性決定了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形成原因有很多因素,本文主要從中小企業內外部因素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很多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者缺乏風險意識,他們關于財務風險的客觀性認識不足,普遍認為管理好企業的資金就可以防止企業的財務風險,這種思想是錯誤的,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甚至是致命的,因為中小企業本身財力不夠雄厚,一旦出現財務風險,就難以起死回生。所以,財務風險意識薄弱是造成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首要因素之一。
企業的資本結構是指企業資金中負債資金和權益資金的比例關系。中小企業的資本結構大多存在不合理的情況,這就導致企業往往需要負擔沉重的負債,直接影響了中小企業資金的流動性。企業資金的流動性是企業正常運作的根本,一旦企業資金的流動性出現了問題,就會直接導致企業財務危機。因此,我國中小企業資產結構的不合理(主要是負債資產占據較大比重)的問題是其財務風險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中小企業內部財務關系隨著企業財務活動的多元化而呈現復雜化的發展趨勢。企業的財務活動包括資金來源、資金結構、資金用途、收益分配等等眾多的企業經濟活動,隨著中小企業的發展壯大,大部分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越來越復雜化了。其次,中小企業內部財務管理混亂,在企業資金使用、管理及分配的財務活動中,企業管理者、財務管理者及各個部門管理者都存在管理混亂、權責不明的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資金的使用效率以及資金投資的安全性。
企業的財務管理環境主要是指能夠對企業財務活動造成影響的外部條件的總和,主要包括市場環境、法律環境、經濟環境、資源環境以及社會文化環境等因素,它們都對企業的財務管理起著深遠的影響作用。財務管理環境復雜多變會給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帶來巨大的挑戰,這就要求中小企業財務管理者要能夠洞悉外部環境的變化,時刻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進行適當的調整,以適應該種變化,從而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當前,我國中小企業在金融危機下的體現的財務風險現狀包括下述幾個方面:
首先是籌資渠道受限制引發財務風險。民間借貸、自身資本積累以及商業信用獲取資金是當前國內企業資金籌措的主要方式;發行債券、股票以及向銀行借貸是當前國內企業資金籌措的主要手段。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由于其商業信用不可能和國有企業或者大型的民營企業相比,所以其發行的債券難以找到大規模的投資者,也就是說靠發行債券是不能成為中小企業資金籌集的方式;另外,大部分中小企業根本無法滿足股票上市的要求,所以靠發行股票也是不能成為中小企業資金籌集的方式。因此,中小企業籌集資金的主要措施就是依靠銀行借貸了,可是中小企業既缺乏可以抵押的不動產,同時經營風險較大,這就導致中小企業難以從銀行獲取貸款。綜上述知,中小企業的籌資渠道嚴重遭到限制,基本上只能通過自身原始積累來實現,這是當前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首要現狀。
其次是籌資風險不受重視。籌資風險往往會演變成為企業的財務風險。中小企業由于上述的籌集資金的各種困難導致它們在選擇其他的一些資金籌集方式的時候出現籌資方式不合理、、資產負債率較高、資本結構不合理和融資額度不當等問題,這樣過高的籌資風險在順利的經濟環境下一般也不是大的問題,可是一旦中小企業遇到經營上面的難題,就會引起連串的財務問題,所以是很大的財務風險隱患。
最后是投資風險逐漸變大。中小企業的投資風險是指在他們投資某個項目以后,所投資遭到損失、不可以達到預期經濟效益的風險。中小企業的投資上面的風險會對企業帶來較大的損失,嚴重的時候會危及到中小企業的發展及生存。當前,中小企業在投資方面主要存在下面幾個問題:(1)企業內、外部投資效率較低,回報小;(2)企業的產業結構不合理,極易造成資源配置的損失;(3)企業的利潤分配不合理、不規范,造成利潤不當;(4)企業的可行性預測不規范,通常忽視了長期的效益最大化,僅僅只是考慮了年度的最大化收益。
結合上述有關我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存在的現狀問題,本文認為主要從下述幾個方面進行風險管理,可以適當降低中小企業財務風險。
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并不是僅僅只有財務部門相關系,它也受到企業整體的組織架構以及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相關聯,所以需要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首先,需要重點對企業內部條件(包括資金、技術、物資、設備、經營管理等)和企業外部環境(包括市場條件、市場環境、經濟環境及金融政策等)進行系統深入的調研,采用科學的分析方法,形成合理的分析調研報告,這對于指導中小企業資金投資具有重要的意義。然后,需要根據調研分析報告完善企業的組織架構,根據需要劃分好各個職能崗位,并且切實落實各個職能部門的關鍵控制方法。
中小企業的流動資金有限,因此建立科學的財務決策機制,保證企業發展投資的正確性,進而降低投資的風險性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構建科學合理的決策程序問題和決策機制是中小企業構建科學的財務決策體制的核心。這就要求中小企業積極組建由管理者、技術人員、財務管理人員、經濟學專家、行業發展專家以及企業代表職工組成的決策機構,并且要明確每一個人員的具體職責,只有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決斷,保證投資的穩健性。另外,決策機構的組成人員還應該充分了解和掌握市場行業動態,提高財務風險意識。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直接與財務人員的素質相關聯。財務人員的聘用要任人唯賢。正所謂疑人勿用用人勿疑,所以為了達到企業財務管理的最佳效果,企業管理者要敢于將企業財務職能權利下放,以防止出現由于中小企業大部分的管理者都身兼財務管理的工作而過多的出現主觀判斷超過專業判斷的情況。中小企業還應該加強企業財會人員的培訓,除了專業技能培訓以外,更應該較強他們對于財務風險的判斷能力。
從長遠的發展來看,中小企業有必要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以保證企業的良好盈利能力。企業長期財務預警系統主要是針對企業負債、盈利而制定的系統,可以時刻提醒中小企業要加強財務風險管理,正確做好每一個投資計劃,最大限度地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中小企業在國內的經濟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與作用,但是其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在經營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尤其是在金融危機下體現的更為明顯。財務風險除了給企業帶來直接經濟損失以外,嚴重的時候甚至會影響到中小企業的生存,因此,中小企業要積極地加強財務與風險管理,以此保證中小企業的長遠發展及競爭力。
[1]徐從山,李武杰.中小企業集團財務風險管理的策略[J].中小企業天地,2006.
[2]邱宇光.試論中小企業財務集團管理[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
[3]王樹生.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控制的對策探討[J].華章,2010.
[4]廖長香,謝衛新,雷慶東.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及其防范對策[J].市場論壇,2008.
[5]夏濤.以風險控制為視角看中小企業財務管理[J].現代商業,2010.
[6]張龍,陳文湘.論我國中小企業財務危機控制對策[J].商場現代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