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職業學院 朱俊麗 楊麗香
目前,我國物流人才存在市場需求“熱”與人才供應“冷”的不協調局面,不僅影響了社會的整體進步,還制約了物流人員的個人發展。因此,有必要對現代物流人才及崗位能力需求進行分析,以探討協調物流人才供需關系的有效措施。
現代物流具有很強的綜合性特征,涉及管理、運輸、經濟、社會、計算機等多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術,要求物流人員能夠有效解決物流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運輸、信息、法律、外語等多方面問題。因此,現代物流人才需要較為全面的掌握多學科知識,具備團隊合作精神和嚴謹、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組織協調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突發情況應變能力和吃苦耐勞等品質,才能適應物流行業發展的需要。
目前,現代物流人才不僅有企業物流人才,還有規劃、咨詢物流人才和國際物流人才、科研教學物流人才等類別。從層次角度看,物流人才可以分為基層操作人才、初級、中層和高層管理人才。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各個層次的物流人才都有一定的需求缺口,尤其是高級管理人才極為稀少。
本文對中國物流人才網和前程無憂網、中華英才網等人才招聘網站以及高校就業網、招聘會信息進行收集與整理,信息來源遍布北京、深圳、廣州、上海、西安、重慶、長春等地,行業涉及物流、汽車、服務、電子等領域,統計了2011年8月到11月期間物流人才招聘方面的五百余家企業和兩千余個就業崗位的招聘信息,并對五十家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和電話或面對面訪談,對企業招聘計劃、招聘要求和物流人員資歷水平、薪資狀況等進行了了解。
目前,我國物流人才的需求突出表現在人員的管理能力方面,不僅要求物流人員具備較廣的知識面,還要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市場不僅急缺倉儲、配送等物流人才,更缺少掌握電子商務、連鎖經營、物流成本控制知識的物流人才。
從物流人才的層次角度看,高級管理人才的招聘比例在9%左右,企業要求這類人才具備豐富的管理經驗和英語運用能力;中層管理人才的招聘比例在47%左右,企業通常要求應聘者學歷在大專以上,熟練掌握物流相關知識,具備較豐富的實踐經驗;初級人才與基層操作人才的招聘比例在44%左右,企業對應聘者的學歷、經驗等方面要求不高。目前較為緊缺的主要是中層和高層管理人才,初級人才與基層操作人才基本不缺乏。從崗位類別上看,儲運方面、操作人員、外貿人才、供應鏈人才、規劃與設計人才的市場需求量較大。
目前,我國的物流產業正以30%的年增長速度快速發展,物流人才的缺口高達六百萬,僅高層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就以每年近四萬的速度劇增。2011年,我國專業物流人才的需求量將近四十萬,在職人員培訓需求將近兩百萬。
物流人才可以細分為研究型、規劃咨詢型、企業型和物流企業型人才,其中企業型物流人才又因為企業所處行業的不同而有許多類別,例如醫藥行業的物流人才、食品行業的物流人才、工業企業的物流人才等等。由于物流人才所處行業領域的不同,無法有效制定崗位標準,從實際調研結果來看,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崗位設置存在很大的差異,實際情況如下:
總的來講,市場需要復合型的物流人才,青睞那些實踐經驗豐富、職業素養水平高的人才。具體來講,市場對物流經理等中層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較大,通常要求應聘者具備大專以上學歷和三年以上工作經驗;對倉庫管理員、配送人員等操作型人才的需求量較大,通常要求應聘者具備高中或初中以上學歷,個別企業要求應聘者具備大專以上學歷,對工作經驗沒有明確要求,薪資通常是1500元左右,順豐快遞等企業在2000員左右;人才招聘方式主要是網絡招聘和招聘會,只有少數企業到各高校進行招聘;人員招聘后需要對新進人員進行內部培訓,培訓結束后才能正式上崗。
以物流企業的崗位職業能力需求為例,通過整理分析典型物流企業的工作內容和業務流程,將具體的工作崗位分為起步崗位和拓展崗位,具體的職業能力需求如下:
第一,物流營銷人員,該類人員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市場調查、商務談判、填寫單據、簽訂合同等,工作能力要求為崗位人員需具備較強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交流能力,能夠與客戶進行良好的溝通并簽訂、履行合同;第二,倉管員,這類人員的工作內容主要是驗收、包裝、補貨、復核、入庫、整倉等,工作能力要求為崗位人員需掌握物流對象基本和獨特屬性,熟練掌握物料領用、養護、發放等流程和VMI管理系統;第三,運輸調度員,這類人員的工作內容主要是安排運輸車輛、行程路程、貨物配載等,工作能力要求為崗位人員需準確掌握車輛信息、行車路線、具體地形,能夠合理調度運輸并熟練掌握TMS;第四,運輸業務員,這類人員的工作內容主要是處理各種運輸業務和商務談判,工作能力要求為崗位人員需合理處理運輸業務和相應的單據,能夠與客戶良好的溝通;第五,貨運代理員,這類人員的工作內容主要是掌握貨運市場情況,進行商務談判,安排貨運,進行貨品驗收等,工作能力要求為崗位人員需具備調查市場的有效技巧,了解行業情況,能夠與客戶良好溝通,熟悉貨品驗收工作和貨運工作;第六,配送人員,這類人員的工作內容主要是路線安排和貨品上車、驗收以及退貨點收、交單回報等,工作能力要求為崗位人員需熟悉庫房物料情況和配送線路,了解如何搬運物料,并具備突發事故的應變處理能力;第七,客服人員,這類人員的工作內容主要是有效處理客戶糾紛,促進客戶與企業之間的關系,工作能力要求為崗位人員需具備良好的表達能力、協調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以及突發事件應變處理能力,并了解物流運作流程;第八,信息錄入員,這類人員的工作內容主要是接單、回單、打印出料單、查單、盤點等,工作能力要求為崗位人員需熟悉數據輸入和整理,能夠運用MRP管理等。以上八種崗位都屬于起步崗位,均重視實踐操作能力。
拓展崗位包括倉儲配送業務主管、運輸車隊隊長、物流信息管理員、倉儲配送業務部經理、物流運輸部經理、國際物流部經理和信息管理部經理等崗位,主要工作內容是部門工作管理、新人培訓、安全管理、消防管理、崗位協調、5S現場管理、工作分配和績效考核等,工作能力要求為掌握并能熟練運用組織管理方法,組織協調與學習能力以及執行能力、溝通能力和應變能力較強等。
在職業素養方面,企業對物流人才的要求主要表現在積極的工作態度、誠實的個人品質和敬業精神、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合作精神、心理素質以及健康的身體等方面,其中吃苦耐勞、合作精神是企業最為重視的兩項品質。
在職業技能方面,企業對物流人才的要求主要表現在物流專業知識、動手能力、實踐經驗、英語能力、計算機能力等方面。
現代物流的趨勢是不斷向物流系統化、信息化、成本最低化、國際化、網絡化和供應鏈一體化發展,這對物流人才提出了以下要求:
第一,物流管理人才需要能夠優化企業物流流程,重新配置資源,創新物流方案,提高物流服務水平;第二,物流規劃人才需要熟練運用規劃設計方法和物流工程理論,對物流工程項目進行合理規劃和有效管理;第三,國際型物流人才需要掌握國際物流規則與流程,精通供應鏈管理、進出口貿易、國際法、海關業務等知識;第四,各個行業領域的物流人才都需要進一步加強對本行業的了解,有效結合物流管理與本行業、企業的經營特點。
根據調查分析結果,我們可以了解到我國物流人才極為缺乏,尤其是缺乏高水平、高層次的物流人才。雖然國內各院校紛紛開設物流專業,培養專業的物流人才,但仍然無法滿足市場的巨大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國物流企業為物流人員提供的工作條件較差,且待遇較低,而國內各院校培養的物流人才與企業的實際需要存在一定的差距。針對這種狀況,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來加強我國物流人才的培養:
各層次人才培養機構都需要針對市場需要進行人才培養,例如高職院校應重視物流技能與實踐,本科院校應重視學生素質和物流基礎與知識面,研究生教育則需要突出理論研究。各院校還可以針對區域經濟特點,培養符合區域經濟發展需要的物流人才,例如制造業發達的地區應重視運輸、倉儲、物流信息等物流人才的培養,而沿海港口城市應重視國際物流人才的培養。
國內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的不足之處便在于缺乏實踐指導,因此應注重與企業的合作,依靠學校的教育優勢和企業的實踐經驗提高物流人才的培養水平。例如高校可能沒有實力購買大型吊機等設備,即使購買這類設備也無法有效利用,從而造成資源浪費。加強與企業的交流、合作能夠解決這類問題,學生可以在企業積累第一線工作經驗,從而使理論聯系實踐,得到更快的成長。通過校企合作,學校還可以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從而有效提高物流人才供需之間的匹配度。
在企業方面,需要加大力度改善工作條件,并合理設置物流人才薪酬,只有企業全面改善工作待遇,營造良好的企業文化,輔助員工進行職業規劃指導,才能留住員工,并有效激發員工的激情。這不僅有利于員工的個人成長,還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物流專業學生應結合市場需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學習,加強以下幾方面的能力:
第一,考取“助理物流師”,多數企業都較為重視職業資格認證,學生需要在求學期間盡量通過該項資格認證;第二,提高辦公自動化能力,大多數企業都較為重視員工計算機能力,學生需要注重這方面的提高;第三,提高外語能力,掌握英語、日語等外語能夠大幅度提高自身“含金量”;第四,加強實踐操作、表達等能力,大學生畢業后必須從基層做起,沒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和表達能力將制約自身的進一步發展;第五,培養自身的自學能力,大學生參加工作后也需要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技術,才能得到持續的發展。
綜上所述,現代物流人才必須具備專業知識、法律、經濟等多方面的知識和實踐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吃苦耐勞品質等能力和素養。只有實現物流人才培養的市場化,加強高校與企業的合作,提高物流人員的待遇,物流人才注重自身素質能力的提高,才能促進我國物流人才的供需平衡。
[1]余紹軍,吳向東,劉靈犀.我國物流人才需求現狀調查與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0(10).
[2]陳御釵.珠江三角洲現代物流人才需求調查與分析[J].江蘇商論,2010,(05).
[3]鄒穎.基于社會需求的高校物流人才培養體系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管理研究),2011(04).
[4]朱美虹.物流教育如何接軌當前企業物流人才需求[J].浙江水利水電專科學校學報, 2010(01).
[5]范文晶,李大穎.物流人才就業市場“熱”與“冷”[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