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 巴秀麗
企業法律顧問制度,是指企業設置法律顧問機構或配備專職法律工作人員,專門負責處理企業涉及的法律事務和有關法律問題的制度。這里的企業法律顧問,是指企業內部配備的專職從事法律事務工作的人員。法律事務參與企業管理,在我國已經經歷過一段時間的發展。但是由于我國的法制建設進程也是在近代才開始,與西方一些國家相比,在法治建設這一問題上要落后許多,這也就導致了法律參與社會生活在時間上、效率上都相對落后。對于當前我國企業法律事務管理的現狀,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相當一部分企業尚未建立綜合法律服務機構,未設立專門辦公場所;部分企業法律事務由業務部門和下屬單位多頭管理;規章、制度不夠健全,尚未形成規范性和經常性長效工作機制,法律服務機構職能總體不強,對依法維護企業權益重視不夠,規避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法律工作與其他事務性工作混同,無專門法務部門統一把關,預測不到企業行為的法律風險,解決經濟糾紛及法律問題的力度不大,效率不高,常使企業處于不利的法律地位。
法律事務管理是一項專業性極強的工作,人工素質對整個工作的效果有著直接重要的影響。當前許多企業缺少專職法律工作人員,多為兼職的法律工作人員,業務能力相對較弱。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復雜性和風險性成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必須要重視和考慮的問題。沒有專職的法律工作人員,使得企業的法律事務管理效果并不好,服務質量不高,已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由于人員配置不到位,專業素質不強,在法律條文的理解和具體操作上存在不少問題,影響了法律服務工作的廣度和深度,這樣既浪費了企業的人力資源,也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法律除了是企業進行風險規避和預測的依據,同樣也應該是企業進行經營管理的一種重要資源。但是在大部分企業中,法律作為一種資源的特殊地位和價值還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法律的價值并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法律對于企業的融資、投資、經營等一些影響企業發展的重大工作事項都能夠提供有力的參考依據,幫助企業審慎的開展各項工作,切實的保障企業在對外交往中的權利利益,避免企業由于不懂法而造成的利益缺失。
企業法律顧問制度,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得到企業的重視和認可,但是在當前復雜的經濟形勢下,我們加強企業法律顧問制度有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對于企業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的必要性研究,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說明。
經濟全球化,帶來了市場經濟的進一步開發和融合,企業參與國際競爭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潮流。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參與國際經濟競爭,存在著許多先天性的不足。特別是相對于一些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建立較為完整的法律風險規范機制的背景下,我國企業的法律風險意識仍然是相對薄弱,承受的法律風險比擁有成熟風險防范機制的國家要更加嚴峻。在這種情形下,加強我國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建設,對于企業的發展來說,是一種必然的選擇。只有在企業內部建立完善的風險機制,才能減少企業在國際經濟競爭中所處的劣勢地位。
我國的經濟發展一直是穩定增長的趨勢,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我國的經濟發展已經進入成熟穩定的時期,相反,從上個世紀我國進行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發展一直處于轉型時期。與此伴隨的就是整個中國社會也處于轉型期,復雜性、不穩定性是這一時期的重要特征。開放性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雖然已經確立,但是長期計劃經濟體制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并沒有因此消除,各種經濟保護、潛規則仍然存在于我國的經濟發展中。企業在這種復雜經濟局勢下也面臨著不同的風險,這些風險往往會對企業的生存發展產生直接、重要的影響。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社會和企業都迫切地需要構建系統的法律風險防范機制。構建法律顧問制度,具有客觀實踐上的必要性。也正因如此,只有充分了解中國國情和社會現實運行規則,才可能在中國構建科學、實用、有效的法律顧問制度。
企業法律風險的規避,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法律事務和法律問題,它是企業進行長遠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企業管理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常規的經營管理以外,風險評估成為企業戰略規劃制定的重要依據。企業法律顧問制度的制定,是企業進行風險評估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是當代企業管理的一個基本方式。
企業法律風險預防,從本質上來講就是為了企業的交易安全,減少企業由此所受到的經濟損失。經濟利益糾紛是企業面臨的最為普遍性的一種經濟糾紛。在糾紛解決的過程中,必然會涉及到雙方或者多方之間的權利義務分配問題。這些糾紛的出現并非是不可避免的,建立風險防范機制能夠提升企業的前瞻性,使各項糾紛防患于未然。盡一切努力預防法律風險,減少法律風險,預防訴訟,減少訴訟,以切實減少企業的損失。
通過上文的分析,我們已經了解到企業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是一種必要,但是從當前我國企業的現狀來看,法律顧問的建設水平并不理想。為了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和風險預測應對能力,建立顧問制度成為今后企業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如何實現在企業中進行法律顧問制度的構建,在借鑒國際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我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法律顧問在我國并不是一個陌生的職業,在過去一般企業也選擇了法律顧問為企業提供一定的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但是法律顧問作為一個獨立的職業在我國發展的時間不長,制度管理、內容規范上都還有一定的缺陷。特別是當前許多企業的法律顧問都是兼職的性質,只有在企業出現一些糾紛的時候作為訴訟代理人出現,使得法律顧問的工作職責形同虛設,這也是當前企業法律風險防范能力較差的一個重要原因。雖有專業人員的幫助,但是只是在問題出現以后負責糾紛的解決,這種方式不利于企業法律風險防范機制的建立。企業要建立法律風險防范機制,首先必須在企業內部進行法律顧問制度建設,并且轉變對傳統法律顧問的看法,調整法律顧問的工作模式和工作職能。最重要的一點是,法律顧問必須與企業的各項管理工作掛鉤,只有參與管理,了解公司的管理現狀、未來的發展趨勢才能對企業可能面臨的法律風險進行預測。否則,缺乏風險預防的事實基礎和理論依據。除此以外,法律顧問團隊建設,必須重視綜合素質的考察,法律顧問在我國的存在時間不長,一些非專業人員魚目混珠,企業在進行顧問團隊建設時必須充分考核人員的綜合素質,既包括相關的法律業務技能,同時也要考慮其他的素質和能力,因為法律顧問不等同于律師,除了具備法律技能以外,還要參與公司的管理,綜合素質是考核他們的重要標準。
無論是何種法律事務管理工作的展開,都需要在一個正確認識的前提下進行。在企業發展中形成對法律事務管理的正確認識,我們主要從單個方面來進行。首先,在領導階層樹立對法律事務管理的正確認識。領導階層是企業各項戰略發展規劃進行最終確定的階層,領導法律意識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一個企業的法律事務管理的建設效果。我國大多數企業的領導者,在過去并沒有對法律事務管理這一問題給予太多的關注,在經營管理中沒有意識到法律保護的重要性。一個企業要想確立法律事務管理的正確認識,領導者、管理者首先要在自己的觀念中重視起來。其次,提升全體員工的法律意識。員工是企業正常運行最重要的部分,一個企業員工的法律意識代表著這個企業的法律意識,所以除了在領導者、管理者中間形成正確的科學的法律意識外,必須加強全體員工的法律意識。只有具備了一定的法律意識,才能對企業的法律事務管理形成正確的認識。要結合全國普法教育,在企業全面普及法律教育,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進行與市場經濟有關的法律知識培訓,提高他們的法律意識。再次,法律意識的形成還必須依賴于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企業法律事務管理是現代企業管理的組成部分,現代企業制度的確立是我們在企業中推行法律事務管理的前提。我國由于收到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下雖然已經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的發展方向,但是在一些具體的細節問題上,依舊有一些殘余。加強現代企業改革的發展力度,進一步改善企業的經營機制,逐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從而推動企業法律事務管理工作上水平,確保企業持續發展。
企業法律事務管理,不僅僅指對企業潛在的法律風險進行預測,對企業面臨的法律訴訟予以處理解決。這是比較初級的法律事務管理,在現代企業制度中,法律事務管理應該具有全面性,這樣才能推動和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所謂企業法律事務管理的全方位發展,一個最重要的內容就是指企業的法律事務管理應該與企業的日常管理、經營決策緊密的結合起來,不能將法律事務孤立起來,這樣對企業的發展是沒有好處的。法律事務的全方位發展,要求滲透到企業的每一個部門、每一個運行階段,只有對企業的全部運行狀況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夠幫助企業做出最有利的決定。改變傳統的法律顧問“救火式”的工作方式,這種工作方式雖然能夠解決企業面臨的燃眉之急,但是對企業的長遠發展而言,沒有任何的作用。真正的法律事務管理,必須與企業的發展融合起來,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意見和建議,在企業的發展中體現自己的價值,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個良性的發展機制,企業法律事務管理才能夠在企業的發展中長久存在。
[1]甘培忠.企業與公司法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施天濤.公司法論[M].法律出版社,2005.
[3]韓曉鴻.企業法律顧問實務中的問題與對策[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4).
[4]吳蓉.國企全面實行企業法律顧問制度[J].四川化工,2004(04).
[5]趙書峰.淺談法律顧問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重要作用[J].河南科技,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