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蔚菊
“優質護理服務示范工程”活動在我院心內科開展以來,取得了顯著成效,患者滿意度提高,患者的表揚信增多,護士的責任感明顯提升,患者的投訴率降低,自聘護工比例降低,護理不良事件減少。現報道如下。
1.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
(1)強化服務理念,鑄造創新型團隊
1)制定優質護理服務口號 為了使患者在住院期間享受到優質護理服務,護士長充分發揮每位護士的潛能,匯集集體的智慧和力量,全體人員制定出優質護理服務口號,即:“溫馨護理,優質服務,我盡心,您放心”。
2)制定優質護理服務承諾 實行責任制,落實整體護理,為患者提供連續全程的護理服務。熱情接待患者,“請”字當頭,做到“五主動”:主動起立、接物、問候、自我介紹、入院介紹。病區內盡量無鈴聲,創造安靜、舒適、安全、優美的環境。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加強溝通,做到:想在病人需求之前,做在病人開口之前。用專業化地護理技能為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服務,盡快恢復患者的健康,讓患者安心,其家人放心。耐心解釋做到“四個不”:不直呼床號、對詢問不說不知道、對難辦的事不說不行、對患者有主訴不說沒事。關愛患者,尊重人權,維護患者的尊嚴,保守患者的秘密。定期征求患者的意見,不斷改進服務質量。
(2)改變工作模式,調整人員結構,優化護理小組
1)人員調整,優化分組 心內科護理組實行扁平化,整體化,責任包干制,每個責任護士均負責一定數量患者,最多不超過8人。為患者提供8小時在崗的全程連續服務。共有床位36張,分成6個責任組,每個責任組的組長均為高年資護師。
2)人性化,合理化排班 護士長根據各組內每日護理工作量進行適當調整,也更加注重人性化排班,重視護士個人意愿。通過挑選,選出6名責任組長,包管科室36張床位。配以一對一翻班護士作為責任護士休息時的替補,盡量保持護理病人的連續性與全程性。而科內的主班及輔助班護士作為后臺支持,從而讓責任護士有更多的時間留在病人身邊。
(3)關注細節,保障安全,提供人性化護理
1)提高安全意識,保障病人安全[1]心內科護士對每位入院患者均進行入院前的安全告知,如禁止穿滑底拖鞋入病室或浴室。從細節入手設計了各類醒目的標識。如防跌倒,防導管滑脫,特殊用藥標識等。還在浴室內張貼了溫馨提示“請在家屬的陪同下,穿防滑拖鞋進入浴室!小心地滑”等醒目標識。這樣即提醒了患者,同時也提醒了護士,以防意外事件的發生。
2)關注細節,提供人性化護理 心內科全體護士轉變服務觀念,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從關愛患者的角度出發,發揚團隊精神,將誠心、細心、耐心、愛心和責任心串聯起來,為病人提供特色服務,在住院期間,三餐飯送到病人手中,年老、病重者幫助喂飯,為病人洗頭、洗腳、擦身,幫忙倒便盆、尿壺,口服藥看服到口、讀報給病人聽、與病人聊天做心理護理,為行動不便的病人代購日用品等等。我們還從生活中的點滴做起,為了優質護理做得更到位,我們購買了小餐桌,方便患者床上就餐。在巡視病房時還發現,一些老年患者在做超聲霧化治療時,為了防止霧化器咬嘴脫落影響治療,必須手持霧化器柄端,強行堅持10~15分鐘的治療時間。患者手握時間太久,無法堅持。我們絞盡腦汁,終于研制出改良后一次性使用霧化器,在原來一次性使用霧化器的基礎上,將廢棄的供氧管作為固定帶,套在患者兩耳上以固定牢固。這樣一來,患者無需手持握柄,治療變得更加輕松了。人性化的治療使患者省力了、家屬省心了。
通過實踐,優質護理已經充分融入到心內科的日常工作中,并取得了顯著成效。
1.患者滿意度提高,表揚信增多 示范病區優質護理服務質量滿意率明顯上升至99.5%以上,開展至今共收到錦旗11面,表揚信59封,多次受到患者及其家屬的好評,滿意度始終名列醫院各科前例。醫院影響力得到了提升。
2.護士責任感明顯上升,陪護率明顯下降 優質護理服務開展至今,每班做好床邊交接班,參加醫生查房,每位責任護士了解每位患者病情,根據每位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心理,提出不同的護理問題,并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每天加強病房內的巡視,責任護士時時刻刻在患者身旁,幾乎無需護工陪護。
3.得到醫生、護士的認可,不良事件數量明顯下降開展優質護理示范工程活動后,護士自身的專業價值得到了體現。提高了護士的工作積極性,責任制后患者因小事尋求醫生幫助的明顯減少,護士發現患者有任何不適也能及時報告醫生,使醫護之間的合作更加融洽。各種原因引起的不良事件數量明顯下降。
開展優質護理的前提就是務實基礎護理。基礎護理是專科護理的基礎,其與患者的舒適、安全密切相關,是整體護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士觀察病情的最好途徑,是護士與患者溝通的最好橋梁,是護理服務精神的最直接體現[2]。
1 陳麗莉,肖琴.優質護理服務在心內科的實踐與應用[J].求醫問藥:下半月刊,2011,9(11):362.
2 劉蘇君.基礎護理-護士的專業內涵[J].中華護理雜志,2005,4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