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松梅
下肢深靜脈形成是指血液在下肢靜脈內不正常凝集,堵塞管腔,導致靜脈回流障礙,若不及時治療,急性期可并發肺栓塞(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后期則因血栓形成綜合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預后。全身主干靜脈均可發病,尤其多發于下肢[1]。2009年來我們對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采取了有效措施。對52例需要臥床病人進行了預防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相關護理,其中顱腦外傷患者20例,胸部腫瘤患者32例。共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1例,(顱腦損傷手術后患者)。取得了滿意的效果。
病因:1946年Irchow提出:血流緩慢,靜脈損傷,血液高凝狀態時造成深靜脈血栓的三大因素[2],現分述如下:
1.靜脈血流緩慢
手術中脊髓麻醉或全身麻醉導致周圍靜脈擴張,靜脈流速減慢;手術中由于麻醉作用致使下肢肌內完全麻痹,失去收縮功能,術后又因切口疼痛和其它原因臥床休息,下肢肌肉處于松弛狀態,致使血流滯緩,誘發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據Borow報道手術持續時間與深靜血栓的發生有關,手術持續時間1~2小時20%發病,2~3小時46.7%,3小時以上62.5%(國外報道的發病率遠較國內高),并發現50%在術后第1天發生,30%在術后第2天發生。Sevitt從臨床上觀察證明血栓常起自靜脈瓣膜袋,靜脈連續處以及比目魚肌等處的靜脈竇。比目魚肌靜脈竇內的血流,是依靠肌肉舒縮作用向心回流,因此它是血栓形成的易發部位。血栓也可發生于無瓣膜,但易發生血栓,可能因被前方的右髂總動脈壓迫所致。約24%髂外靜脈是有瓣膜的,在此瓣膜的近端也有相當高的血栓發生率。
2.靜脈損傷
(1)化學性損傷靜脈內注射各種刺激性溶液和高滲溶液,如各種抗生素、有機碘溶液、高滲葡萄糖溶液等均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靜脈內膜,導致靜脈炎和靜脈血栓形成。
(2)機械性損傷靜脈局部挫傷、撕裂傷或骨折碎片創傷均可產生靜脈血栓形成。股骨頸骨折損傷股總靜脈,骨盆骨折常能損傷髂總靜脈或其分支,均可并發髂股靜脈血栓形成。
(3)感染性損傷化膿性血栓性靜脈炎由靜脈周圍感染灶引起,較為少見,
3.血液高凝狀態
這是引起靜脈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之一。各種大型手術是引起高凝狀血小板粘聚能力增強;術后血清前纖維蛋白溶酶活化劑和纖維蛋白溶酶兩者的抑制劑水平均有升高,從而使纖維蛋白溶解減少。脾切除術后由于血小板驟然增加,可增加血液凝固性,燒傷或嚴重脫水使血液濃縮,也可增加血液凝固性。晚期癌腫如肺癌、胰腺癌,其它如卵巢、前列腺、胃或結腸癌,當癌細胞破壞組織同時,常釋放許多物質,如粘蛋白凝血活素等,某些酶的活性增高,也可使血凝固,可降低抗凝血酶Ⅲ的水平,從而增加血液的凝固度。大劑量應用止血藥物,也可使血液呈高凝狀態。綜合上述靜脈血栓形成的病因,靜脈血流滯緩和血液高凝狀態是兩個主要原因。單一因素尚不能獨立致病,常常是兩個或3個因素的綜合作用造成深靜脈血栓形成。
治療:均采取非手術治療,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確診后行抗凝、溶栓治療。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毫升靜脈滴注,每天一次,葡萄糖250毫升加前列地爾10單位靜脈滴注每天一次,華法林2.5毫克口服每天一次,17天后癥狀緩解
1.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早期要絕對臥床兩周,在床上進行一切活動,并要避免咳嗽,深呼吸,劇烈翻身,用力排便等,使血栓粘附于血管內膜,避免各種用力活動,以防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
2.抬高患肢,高于心臟20到30厘米,以利靜脈回流,減輕患肢腫脹,減輕局部疼痛,膝關節安置于稍屈曲位。
3.指導患者進食高纖維,高蛋白質,高維生素和低膽固醇食物,可降低血壓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維持血管完整性[3]。
4.在應用抗凝藥物期間要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傾向,如:牙齦、皮膚、黏膜、鼻腔有無自發性出血,注意觀察注射部位有無青紫及血腫等。
1.鼓勵患者術后盡早下床,臥床期間對下肢由遠端向近端進行擠壓式按摩。
2.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鼓勵患者多飲水,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食油膩辛辣類食品。嚴格戒煙,因為尼古丁作為香煙煙霧的有害物質之一,在損傷血管內皮方面起重要作用,可以引起內皮細胞功能障礙,促進血栓性疾病的發生及發展。
3.盡量在避免下肢靜脈輸液,尤其是左下肢,因為右髂總動脈和左髂內動脈都在左髂總靜脈前面跨過,左髂總靜脈有兩處同時受壓,左髂總靜脈內都有狹窄或閉塞,使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好發于左側[4]。
避免同一部位反復穿刺,以防止破壞血管內膜,輸液量大或者輸入刺激性藥物時,可行深靜脈置管。
4.對于不能下床或者由于不愿下床的患者指導其在床上做踝泵運動和床上抬臀運動。
(1)踝泵運動就是通過踝關節的運動,起到像泵一樣的作用,促進下肢的血液循環和淋巴回流。方法是:躺在床上或坐在床上,大腿放松,然后緩慢但用力的,在沒有疼痛或只有微微疼痛的限度內,盡最大角度的向上勾腳尖,之后再向下踩,在最大位置保持10秒鐘,如此反復地屈伸踝關節,每兩小時練習五分鐘。能夠預防和幫助小腿傷痛,下肢腫脹,利于手術后功能的恢復,有效的防止下肢靜脈血栓形成。因為活動量小,身體或腿部不用動,只有腳腕在動,所以非常安全,患者易于接受。除了踝關節本身的疾病不能練習外,所有術后臥床的患者都可以在手術麻醉消退后開始練習。
(2)抬臀運動患者平躺在床上,雙腿彎曲支起,利于大腿和臀部的力量抬起下半身,此姿勢保持三秒鐘,然后再放下臀部如此反復
結果:通過有效的治療和護理及預防措施,52例臥床患者中發生1例左下肢深靜脈血栓,且經過保守治療后痊愈。效果滿意。
深靜脈血栓形成是臨床上常見的血管外科疾病,血管壁的改變,血流變化,血液性質的改變是形成深靜脈血栓的三大要素,胸.腦外科患者病情重,臥床時間長,使下肢靜脈血流受阻,加上手術創傷可造成血液的高凝狀態,易并發深靜脈血栓形成,因此我們應加強健康教育,適時講解有關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有關預防知識,尤其對神靜脈血栓形成高危人群要提高警惕性。及時觀察發現并采取干預措施,對于挽救患者生命及改善生命質量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
1 吳在德,吳肇漢.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216.
2 宋春香,朱玉芹.肺栓塞患者的搶救與護理體會[J].護士進修雜志,1998,13(11):48 -49.
3 石堅,王立新,任鉑宇.尼古丁對血管內血栓形成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雜志[J],2011,9(12):1489 -1490.
4 趙軍,董國祥.左髂總靜脈狹窄與急性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J].中華外科雜志,1998,36(1):12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