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連萍
基于ASP.NET技術的協同互動辦公平臺設計與實現
苗連萍
常見辦公軟件存在不統一性、多樣性以及缺乏互動等弊端。采用微軟新一代開發語言和數據庫構建的基于統一界面、采用以用戶和組為基本單位的協同互動辦公平臺能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辦公效率、極大地促進網絡辦公的發展。
協同互動;辦公平臺;設計與實現
因為具有不統一性和分散性的特點,傳統的以網絡為基礎的辦公平臺在現實生活中就變得非常的復雜。以高校中的辦公平臺為例,他們經常使用著一些辦公軟件,比如說對學籍進行管理的平臺、對師生進行管理的平臺對教職工人事進行管理的平臺、對后勤進行管理的平臺、以及對日常事務進行管理等的多種不同的平臺,而不同的平臺又牽涉到的各種不同的部門。構建這么多的平臺,就需要我們花費非常多的金錢,并且這些平臺在很多時候都沒有被用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使用的往往是一些如消息的查詢、對文件的上傳下載、對電子郵件的收發等常見的功能。而互動平臺依附于日常辦公用到的基本功能,將各個不同的平臺實現完整的有機融合,并且能夠使得各辦公平臺之間實現真正的互動連接,從而使得辦公系統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并且增強辦事的效率。
(一) ASP.NET 技術概述
作為微軟發展過程中最新的體系結構NET的一部分,ASP.NET的全新技術架構能夠使得開發基于網絡的應用變得越來越方便和簡單。ASP.NET技術同時利用服務框架以及CLR為網絡應用程序提供了一個具有可靠性、自動化性以及可擴展性的主機運行環境。與此同時,CLR的集成模塊也使得ASP.NET獲得了很大的好處,從而使得它的應用程序的配置得到很大的簡化。ASP.NET具有良好的可定制性以及良好的可擴展性,在數據處理方面使用了更多的新技術使得ASP.NET技術和原來的Web開發語言相比有非常大的優勢,并且給Web開發人員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使得Web應用程序的開發周期大大縮短。其中,XML技術、分布式計算、及時編譯技術和組件技術等是ASP.NET的核心技術。基于上述原因,我們使用ASP.NET技術對互動辦公平臺進行開發,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系統的性能以及開發效率。
(二)平臺的三層網絡架構
表示層、中間層和數據層是互動辦公平臺的三層架構。表示層可以和用戶進行直接的交互,它的功能是利用瀏覽器給客戶提供應用服務的圖形界面;位于表示層和數據層之間的一層是中間層,它由Web服務器以及應用服務器為系統實現業務邏輯的功能,通過ADO.NET實現訪問數據層的數據的功能,能夠減少耦合度,將顯示、數據、邏輯的功能分開,從而更加靈活多變,易于我們進行相應的維護;三層中的最底層是數據層,它用來實現數據的存儲以及數據的訪問。
(三)平臺的開發環境
協同互動辦公平臺由兩部分組成,其中,前臺是Web端,后臺是服務器端。平臺由ASP.net+SQL Server 2005組合而成,其中,dreabmvaver、photoshop以及flash等均是用來實現界面開發的工具包。Visual Studio.net 2005是主體開發工具軟件;服務器端使用如下的配置:windows server 2003+IIS;客戶端通過WindowsXP以上的操作系統,運用瀏覽器即可進行訪問,方便快捷。
(四)平臺的系統結構設計
組合成員分別是互動辦公平臺的單位。把相對獨立的成員聚集在一起即為組,比如學校中的某個班級或教研室,政府行政部門中的某個科室等。系統在最開始的時候要先進行用戶登錄,從而申請建立組。組長的功能包括對組進行統一的管理,邀請某個成員加入到該組里面,其他的成員也可以通過自己申請的方式加入到組中。其中,對通知進行公告、對消息進行收發、論壇中的留言、網絡硬盤和對電子郵件進行收發等是該平臺互動的主要功能。通知公告是當用戶登陸進協同互動平臺后,即可以查看來自系統和組長發來的通知公告內容;論壇留言是除了公共論壇外,每個組都有自己的論壇留言。通過留言用戶可以把疑難問題發布在網上,每個用戶和組長都可以回答,這方便組內用戶共同探討感興趣的問題;收發消息功能包括:每個組成員可以給自己熟悉的成員發消息,除此之外,還可以收到來自組管理員發來的消息;收發電子郵件可以把用戶在其它服務器上申請的郵箱轉移到該平臺下進行收發,每個成員只需要開始通過簡單設置收發郵件服務器地址和密碼,即可以通過該平臺收發電子郵件;網絡硬盤是平臺給每個登錄注冊到該系統的用戶分配的存儲空間,空間初始大小為500MB,隨著用戶數據的增多,可以申請增大空間,這對經常使用u盤等存儲介質的用戶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文件共享包括兩種共享方式:一是針對每個組的文件共享,在該方式下,只有加入該組的成員才能共享文件;二是所有登錄進平臺的成員都可以使用公共文件。
類和方法驅動是為了實現本平臺而采用的主要的方式,對于每個模塊中公用的部分,我們將其封裝在類中,用方法處理具體的實現。對通知進行公告、對消息進行收發、論壇中的留言、網絡硬盤和對電子郵件進行收發是平臺涉及到的關鍵技術,這些關鍵的技術主要是針對以上大模塊而采用的相應技術,五大模塊主要涉及到以下的關鍵技術:
(一)大量使用存儲過程
實現代碼部分所有的均采用存儲過程對數據實現相應的操作,其中,用戶和數據的隔離可以通過存儲過程來實現,從而可以通過執行存儲過程實現對數據表中添加如OR或者AND等多種操作符,而不必再對任何數據表進行完全的訪問以及更新過程。
(二)將類和方法相結合進行使用
在平臺的五個模塊中,我們全都使用類和方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實現。其中,我們用類實現每個模塊的公用部分,而用方法來實現模塊里面的具體動。
以上實驗均重復三次,數據以平均值±標準差(±sd)來表示,采用Origin 9.5作圖,顯著性分析使用 SPSS18.0軟件的單因素方差分析,Duncan’s multiple range test(p<0.05)。
下面以收發郵件的ASP代碼為例說明類和模塊之間的關系:
Public Sub DisplayMessage()
lblMsgCount.Caption="第"&_
LTrim(Str(MAPIMessages1.MsgIndex 1))&"封郵件,總計"&_
LTrim(Str(MAPIMessages1.MsgCount))&"封郵件"
lblMsgDateReceived.Caption= MAPIMessages1.MsgDateReceived
txtMsgNoteText.Text=MAPIMessages1.MsgNoteText
lblMsgOrigDisplayName.Caption=MAPIMessages1.MsgOrig DisplayName
lblMsgSubject.Caption=MAPIMessages1.MsgSubject
End Sub
(三)數據的訪問和綁定
在asp.net中我們可以很方便的對數據庫進行相應的訪問,其中,我們是通過SQL Managed Provider以及ADO.NET類庫進行訪問的。本文采用ADO.net來訪問SQL Server數據庫。ADO.NET對象模型中有五個主要的組件,分別是Command對象、Connection對象、DataReade#l以及Data Set Command、DataSet。這些組件中負責建立聯機和數據操作的部分稱為Managed Providers,也就是數據操作組件。
在asp.net中,通過asp.net提供的數據綁定控件,很容易實現數據的綁定。在asp.net中,系統提供的數據綁定控件有DamGfid DataList以及Data View等。
(四)平臺中采取的安全措施
由于互動辦公平臺中存在著非常多的用戶的數據文檔,因此,實現組和用戶數據的安全就變得非常的重要。在該平臺中,我們使用下列的方式來確保系統的安全:
首先,用戶必須先完成注冊才能夠進入該系統,用戶登錄的時候需要同時輸入用戶和密碼,并且平臺對用戶和密碼還進行相應的加密處理;
其次,加密組和用戶上傳到服務器上的文檔;
最后,通常情況下,在以asp.net為基礎的應用程序中連接數據庫的字符串都被存放在根目錄下的web.config文件中,這就使得平臺產生出一定的安全隱患。為了避免非法用戶通過非法途徑接觸到該文件,在本系統中,我們用d ll文件把連接數據庫的字符串封裝起來,這樣就能確保連接數據庫的安全。
總之,協同互動辦公平臺是適應Internet迅猛發展的要求而產生的,在同一用戶界面下,用戶可以與多個組進行及時協同互動辦公,把傳統的被動辦公變為主動交互辦公,并能充分利用現有資源,提高辦事效率,真正把網絡辦公理念落到實處。
[1]Effect of viscosity of alkaline/surfactant/polymer(ASP)solution on enhanced oil recovery in heterogeneous reservoirs,Hou,J.R.(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Liu,Z.C.;Dong,M.Z.;Yue,X.A.;Yang,J.Z.Source∶Journal of Canadian Petroleum Technology,v 45,n 11,p 27-33.November 2006.Database∶Compendex.
[2]盧鎮波,李青編.ASP.NET程序設計專家門診[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3]梁麗明.基于.NET的學校辦公自動化系統研究與實現[J].制造業自動化,2011,33(4).
[4]Understanding the service component of 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sion∶An empirical analysis of satisfaction with ASP services,Susarla,Anjana(Department ofMSIS,McCombsSchool ofBusines,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Austin,TX 78712,United States);Barua,Anitesh;Whinston,Andrew B.Source∶MIS Quarterly∶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v 27,n 1,p 91-123,March 2003.
[5]范振鈞,基于ASP.net的三層結構實現方法研究[J].計算機科學,2007,34(4):289—291.
責任編輯:郭一鶴
G61
B
1671-6531(2012)04-0061-02
苗連萍/潞安職業技術學院助理講師(山西長治 04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