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磊
交互設計的發展現狀與趨勢
唐 磊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進一步發展,交互設計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聯系越來越緊密。了解交互設計的發展現狀與趨勢,有助于我們對交互設計的研究。設定典型環境針對典型用戶群體的用戶體驗研究是今后交互設計研究的熱點之一。
交互設計;兒童;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是人工制品、環境和系統的行為,以及傳達這種行為的外形元素的設計與定義。從用戶角度來說,交互設計是一種如何讓產品易用、有效而讓人愉悅的技術,它致力于了解目標用戶和他們的期望,了解用戶在同產品交互時彼此的行為,了解“人”本身的心理和行為特點,同時,還包括了解各種有效的交互方式,并對它們進行增強和擴充。交互設計還涉及到多個學科,以及和多領域多背景人員的溝通。通過對產品的界面和行為進行交互設計,讓產品和它的使用者之間建立一種有機關系,從而可以有效達到使用者的目標,這就是交互設計的目的。交互設計范圍廣泛,早上叫起床的鬧鐘(或提供了鬧鈴功能的手機和電話機)、熱早餐用的微波爐、電腦、網站(不然你也不會看到這篇文章)、各種軟件、手機、空調和電視機(通過遙控器)、數碼相機、隨身聽、銀行服務等均屬于交互設計的范疇。
作為一個從人機工程學獨立出來的學科,交互設計更加強調認知心理學、行為學和設計學等。實際上伴隨著科技飛速發展,特別是Internet的爆炸式發展,交互設計已經成為實際運用多樣復雜的行業。
交互設計主要研究人與機器進行信息交流時的各種行為特征,什么樣的設計能讓操作者(使用者)有正確的理解,便于使用,正確使用。
交互設計概念產生于于20世紀80年代,它由美國人比爾·莫格里奇在1984年一次設計會議上提出[1]。20世紀90年代后期人機交互的研究重點放到了智能化交互,多模態(多通道)-多媒體交互,虛擬交互以及人機協同交互等方面,也就是“以人為中心”的人機交互技術方面。
理論方面,交互設計從人機工程學中獨立出來,更加強調認知心理學以及行為學和社會學等學科的理論指導。實踐范疇方面,從人際界面拓延開來,強調計算機對于人的反饋交互作用?!叭藱C界面”一詞被“人機交互”所取代。HCI中的“I”也由“Interface(界面/接口)”變成了“Interaction(交互)”。實際上國外交互設計理論與實踐發展狀況方興未艾。然而由于交互設計的研究者和實踐者來自不同領域,而且這個領域本身尚在創建階段,因此對某些問題尚未達成共識,甚至對于類似、相同的問題的理解以及解決方法也有著大相徑庭的方案。例如交互設計的基本元素包含內容,至今仍在爭論中。交互設計領域取得的共識包括:交互設計的定義就是設計人和物體(設備)的交流與對話;交互設計的目的包括有用性、易用性、吸引性的設計與提高改善。
國外交互設計已經形成與視覺設計、產品設計等設計領域密切相關的學科領域。在理論研究上已經形成完整的方法和成果。Alan Cooper撰寫的《About Face交互設計精髓》,Jenifer Tidwell撰寫的《Designing Interfaces》,James Kalbach撰寫的《Designing Web Navigation》等書籍,成為交互設計領域的主要成果,主要分為交互產品邏輯設計、交互產品界面設計以及現在吸引眾多研究人員的用戶體驗三個方面。在這些成果的基礎上國外的交互設計實踐不斷探索,使得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各種電子設備如Ipad、智能手機、ATM機以及各種網絡資源都包含著交互設計的成果。實際上產品風靡全球的美國蘋果公司的設計部門中就包含交互設計部門,產品中的各種運用也是交互設計的成果。
在交互設計領域,來自用戶和人機界面的交互過程的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簡稱UE、UX) 成為異常活躍的分支,是一種純主觀的在用戶使用一個產品(服務)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心理感受。因為它是純主觀的,就帶有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個體差異也決定了每個用戶的真實體驗是無法通過其他途徑來完全模擬或再現的。但是對于一個界定明確的用戶群體來講,其用戶體驗的共性是能夠經由良好設計的實驗來認識到?;谝陨险J識,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用戶群體對于各種設備(機)的用戶體驗研究不斷出現,但是針對兒童使用各種多媒體設備或是網絡資源的用戶體驗或是交互設計研究鮮見。Nielsen,Jakob的“Children’s Websites∶Usability Issues in Designing for Kids.”[2]是現在能查閱到的最全面的針對兒童的交互設計特點的研究。這個研究中仔細分析了3-12歲使用網頁時的特點,以及提高網頁設計易用性上可以使用的一些原則。
交互設計研究在國內起步相對較晚,各大高?;蜓芯繖C構幾乎沒有專門的機構進行研究該領域,只有部分高校內設計專業內部分教師進行一些興趣化的研究,成果均不成體系,如廣州美術學院、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數字媒體研究中心等。社會上實力強的IT相關企業相繼設置了交互設計研究的小型或微型機構,其研究成果也不多見,無法與國外研究相抗衡。在實踐方面,由于聯網設備的普及,人機交流成為生活和工作的常規活動,隨之而來的網頁交互設計、手機交互設計等得到大跨步的發展。在中國,經濟發展前沿的廣東和北京、上海相繼成了創新工場、青蛙設計、洛可可、Rigo Design等交互設計機構。2010年廣東省工業設計協會交互設計專業委員會成立,并于2010年、2011年成功舉辦了兩屆“中國交互設計體驗日”。
總的來說國內交互設計理論研究相對落后,相對應的實踐卻方興未艾,隨著交互設計應用領域的進一步拓展,越來越多的交互設計技術被應用到工業設計與產品設計領域,如目前最熱門的平板電腦、智能手機、智能家電等,均把交互設計作為產品差異化戰略的重要組成。
在研究交互設計的領域中,針對兒童的研究相對較少。一些課題研究多媒體交互作品的各種方法和形式,認為先進的技術應用到多媒體作品的交互設計上,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作品的交互功能[3]。沒有充分考慮交互設計尤其是用戶體驗領域,把技術與認知心理學、行為學、設計學分開研究分析,因此就各種類型用戶群體這樣的綜合多學科的交互設計特點研究很少進行。其中,以年齡劃分用戶群體的交互設計研究也不多見,而以兒童為目標人群更是少之又少。在已知的研究中,北京大學軟件與微電子學院與微軟亞洲研究院合作項目中通過分析兒童繪畫過程中的心理過程和行為特點,提出了一種以兒童為中心的情景式人機交互方法,并成功應用到計算機輔助兒童繪畫系統中[4]。這種研究方法偏重于設計符合兒童行為的交互方法和技術,不能為交互設計師提供具體的交互設計原則和方法。另一種研究則純粹從兒童心理學的角度出發,分析各種兒童網頁,總結出符合兒童特點的網頁設計原則,為交互設計提供了很好的理論支撐,但是這種研究沒有邏輯嚴謹的實驗和調查,主觀性強,結論顯然過于寬泛?;诳茖W合理的實驗設計、邏輯嚴密的實驗過程的兒童目標人群的交互設計研究是一個具有實用意義、有趣的交互設計及用戶體驗的方向。國外針對兒童網頁設計易用性研究[2]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果,并能有效指導設計師進行網頁設計。
從國內外交互設計及用戶體驗發展狀況分析可以看出,用戶體驗研究一般分為針對典型用戶群與典型環境情況兩種。①針對典型用戶群,用戶體驗研究在國外已經針對典型目標人群進行了量化的科學研究,而國內至今沒有開展這方面的深入探索。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各種電子設備的不斷普及,市場細分日益明顯,進行特定群體的用戶體驗研究必然成為一個熱點。②典型環境情況,設定某種環境,讓測試者使用設計產品,體驗產品,描述出產品具體細節對使用者的影響。設計師根據這些測試結果進行新的設計或改進。這種方法經常運用于游戲設計與開發。但是這種被稱之為“典型環境”的設定是用戶體驗研究的難點之一。
綜上所述,目前國外針對兒童網頁設計易用性的研究已經取得了積極成果,并能有效指導設計師進行網頁設計。擴大研究的廣度,從網頁到多媒體形式和設備,語言環境擴充為中英文;并且利用科學合理的實驗設計、展開邏輯嚴密的實驗過程,以兒童為目標人群開展交互設計的研究是一個具有實用價值、充滿趣味性的研究方向。
[1]百度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26920.htm
[2]Nielsen,Jakob.“Children’sWebsites∶Usability Issuesin Designing for Kids.”Alertbox.September 13,2010.Retrieved January 8,2011.
[3]張雯,付琳.多媒體交互設計的創新方法研究[J].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0(2).
[4]張曉龍,吳中海,盧云庚,劉宏志.以兒童為中心的情景式人機交互方法[J].計算機應用 ,2009(12).
責任編輯:何 巖
TB47
B
1671-6531(2012)04-0056-02
唐磊/云南財經大學現代設計藝術學院系統分析師,碩士(云南昆明 6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