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 然
多媒體環境下高職英語課堂生生互動的探索與實踐
卓 然
將多媒體環境和生生互動有機結合,對于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自主性學習,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從多媒體環境下生生互動的意義入手,探討幾種教學效果顯著的生生互動模式,有助于分析重新定位后的多元化的教師角色以及實踐的具體效果。
高職英語;課堂教學;生生互動;多媒體
如今,在高職院校的大學英語課堂上,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已成為主流模式。然而在實際應用過程中,課堂依舊頗為沉悶、乏味,課堂教學仍是教師的“一言堂”,缺乏有效互動。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課件時,經常采用“放映式”,學生盯著屏幕,在課堂上忙于做筆記,被動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各種信息和重點難點。而教師由于受多媒體設備的限制,對現成的課件依賴性過強,很少板書或不再板書,教師與學生之間缺乏情感交流,生動活潑的多媒體課堂教學成為通過多媒體進行簡單的信息灌輸。
顯然,這種新瓶裝舊酒的教學模式仍然嚴重忽略了學生的主體性,難以改善課堂教學效果。學生只是被動地學到一些語言知識,而在實際中使用語言交際的能力卻很低。在傳統的多媒體教學日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后,筆者發現問題的癥結在于課堂互動性的欠缺。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不是完全沒有互動,而是缺乏有效的具有實際意義的互動。大多數互動以師生互動為主,采用教師提問,學生回答或展開討論的模式,而高職學生由于英語基礎薄弱,學習興趣不高,也缺乏自信,不敢大膽開口,有限的課堂互動通常只圍繞少數英語學習成績好的同學或課堂活躍分子,大多數學生參與課堂互動的機會較少。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中,最大限度的利用課堂教學資源,挖掘學生學習潛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的成就感,是每個大學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必須不斷思考的問題。
在長期的大學英語教學實踐中,筆者一直在不斷努力探索并嘗試一些新的教學方法,發現在多媒體環境下的師生互動效果不佳之后,筆者注意到了生生互動這種較為新穎的互動模式。英語課堂教學中的生生互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為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而在共同構建知識和發展能力的過程中所進行的雙向或多向的有意義的交流活動。生生互動活動是一個富有創造性的探索過程,有助于全面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內在素質,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開展生生互動活動的目的不僅僅是給學生一個提高聽說能力的機會,還在于使課上和課下形成互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生生互動活動的內容可以涉及到聽、說、讀、寫、譯全方位的語言技能。而生生互動的模式也可以是多樣化的,如學生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互動,學生個人與小組之間的互動,學生個人與全班之間的互動等。
多媒體技術為英語教學提供了直觀,生動的語境,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教學活動,讓學生在交際和實踐中,獲取并體驗豐富的語言內涵。因此,多媒體是營造外語教學環境的重要手段,是進行生生互動的良好保障。同時,在教學實踐中,要強調多媒體的優勢,為生生互動的實施奠定內容基礎。將多媒體環境和生生互動有機結合,對于改變傳統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和自主性學習,從真正意義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通過幾個學期的生生互動的課堂教學實踐,筆者總結出以下幾種典型的、卓有成效的、深受學生歡迎的生生互動的模式,結合多媒體環境,教學效果非常顯著,學生進步頗為明顯。
(一)學生講座:FunLearning
Funlearning,顧名思義,快樂學習,形式類似英文講座。這一環節由筆者自己策劃設計,在每節課都要進行,涉及到每個學生。每堂課的開始利用15到20分鐘左右時間,讓一個學生做funlearning,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擔任一次教師的角色。內容形式都由學生自己確定,在課前準備好,需結合多媒體,做成PPT的文件,在課堂上可以放映出來。要求是:整個funlearning必須都用英語來做,必須與臺下的學生展開有效互動,并且要讓在座學生能從中學到知識,獲取信息,得到樂趣。
學生確定的主題,可以是自己的興趣喜好,也可以是一切天馬行空有趣的題材?,F在的高職學生思維非?;钴S,興趣廣泛,主題包羅萬象,極為多姿多彩,既有節日、家鄉、運動、電影、動物、偶像、動漫、飲食、朋友、英語學習等較常見的主題,也有世界末日、宅男、星座、外星人、花卉、環保、母愛等各種獨具特色,極富創意或意義深刻的主題。講座形式也非常豐富多彩,話題討論,游戲,有獎競猜,翻譯練習,說笑話,諺語學習,歌曲欣賞,視頻欣賞等多種形式均可結合在一起。講的學生或興高采烈、或鎮定自若、或津津樂道,聽的學生興致勃勃,大家其樂融融,積極的互相配合,參與互動,一起完成各種環節。大家在學中互動,在互動中學,也收獲了各種知識感受和能力。FunLearning的優勢甚多,也非常明顯,既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鍛煉其公開講演的勇氣,課堂活動的組織能力和應變能力,也能提供學生之間傳授知識的機會,使學生相互受益,學到語言文化等各種知識和信息,同時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現自我興趣和風采的機會,鍛煉了學生的創造力,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查找資料和制作PPT的能力,也為課堂營造了活躍輕松的氣氛,有助于學生積極參與接下去的課堂活動。
(二)學生小組辯論
在每周初給學生一個富有爭議的話題,可以是時下的社會熱點,或是與課文相關的主題,讓學生在課后以小組為單位通過網絡或圖書館查閱相關資料,按不同的組別各自準備不同的觀點和論據。然后隔周的課堂上抽出時間就這一話題進行小組討論、辯論。在小組討論結束后,每組派出一個學生用英語來陳述、總結本組的觀點,如果各小組觀點分歧很大,持相同觀點的小組結成大組,再由每一大組派出3位學生通過英語進行辯論,最后,由教師用英語進行點評和評分。
(三)學生負責課文導入部分
這一環節仍需將學生分組完成。把學生分成四個人一組的小組,每個組輪流負責課文的導入部分。學生在課前通過協商討論,根據課文背景,設計導入部分的內容和形式,然后對任務進行分工,分別負責相應的部分,查資料,做PPT課件或擔任講解的任務。通過充分的準備,由一個學生代表整組同學上臺講演,結合PPT,借助多媒體手段,通過提問、組織討論、背景介紹、圖片展示、相關視頻歌曲的播放等多種生動活潑的形式,完成課文的導入部分,真正實現生生互動。
多媒體環境下的生生互動與傳統的教學模式差異很大,教師需對自己進行重新定位。教師角色有了很大的轉變,這也是生生互動能順利完成的關鍵。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與學生互相隔離,教師掌控整個教學活動,成為教學的主體,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在生生互動這種新穎的教學模式中,學生的地位得到提升,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而教師的地位并未削弱,仍然非常重要,只是教師的角色也相應的變得多元化,更加豐富。
首先,教師應成為教學活動的策劃者和組織者,在課前做好充分準備,策劃設計好每項生生互動的教學活動,尋找準備相關資料。根據每個班級的差異,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引導學生獨立自主的進行思考和學習,組織好每一次互動教學。并且教師在課前要檢查多媒體設備,保證學生在課堂上能正常順利使用各種多媒體設備。
其次,在生生互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擔任監督者、協助者、評價者等角色。在學生進行互動環節時,教師要積極調動其知識儲備,根據任務的不同性質和特點,扮演問題的發現者、探討者和解決者。
再次,教師應是學生學習的鼓勵者和評價者。在學生完成互動環節后,教師需及時的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和鼓勵,評價包括口頭與書面評分。教師既要對學生的出色表現進行及時的表揚與充分的鼓勵,使學生獲得極大的信心與動力,增強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也要及時糾正學生在互動環節中的各種錯誤,指出其不足之處和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對活動內容與學生的表現進行總結。
最后,教師應是學生知識能力培養的指導者。教師要系統地向學生傳授學習策略和方法,并在生生互動新模式實施的初期在課堂上示范學習策略和方法。向學生推薦適合于課后自主學習的網站,網絡學習軟件,輔導用書,英語工具書,英語讀物和報刊等。教師對活動的總結,不應只是知識的歸納,而是要提高到對學生英語技能的培養層面。
經過實踐證明,多媒體環境下生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在改善英語課堂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語言技能和各方面的素質等方面,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生生互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生運用多媒體和制作PPT課件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團隊合作精神。在實踐環節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得到了鍛煉,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尤其是聽說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高。通過生生互動,課堂變得更自由開放,更富有情景性,教學氛圍變得輕松活躍,更利于學生的主動參與和知識的獲得。同時,借助多媒體手段,教學內容更為豐富,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都得到了提升。
然而,與本科生相比,高職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弱,語言的實際應用能力相對較差。因此,一小部分學生在做funlearning或小組討論中由于缺乏自信、膽小而表現得不夠積極,或由于口語表達能力較弱而表現得不盡人意。此時,教師應對學生經常進行鼓勵,增強他們的信心,讓學生明白英語學習是一個不斷犯錯和逐步糾正、提高的過程,以便學生能正確的看待自己的缺失,包容別人的錯誤,用動態的眼光來看待問題。
多媒體技術與生生互動教學模式的結合,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在多媒體的環境下,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活潑有趣的互動活動相互溝通、激勵和啟發,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語言知識,提高各項英語技能。而教師需調整好自己的角色,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創造各種生生互動的機會,及時給予各種指導和幫助,將“授之以魚”真正轉變“授之以漁”。
[1]張華.多媒體和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探索[J].外語電化教學,2003,(4).
[2]謝洪,劉海量.對“以學生為中心”課堂交互活動的思考[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3,(3).
[3]王麗萍.外語教學如何進入交際互動課堂[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10).
[4]董明.大學英語課堂“生生互動”模式初探[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5).
[5]韋玉芳,蔡玲.多媒體網絡環境下大學英語綜合課程研究性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9,(11).
責任編輯:郭一鶴
G650
B
1671-6531(2012)04-0135-02
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2010年度院級教學改革重點項目JG10106
卓然/浙江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國際貿易系講師,浙江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浙江杭州 310018)。